刘世森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激光治疗儿童患者口腔内乳头状瘤:1例病例报道
- 2008年
-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由复层鳞状上皮良性增生而来,典型表现为〈1cm的外向生长性病损。外表多变,可为菜花样,也可呈指状,基底部有蒂或无蒂。本文所述患者为一名11岁女孩,其上颔左侧第一恒磨牙远中有一乳突状瘤样白色病损,无症状。该病损用Er,Cr:YSGG激光手术切除,术后未用止痛药物,伤口愈合良好而迅速,口腔病理报告肯定了术前的临床诊断。激光牙科学这门现代化技术为口腔医师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用之替代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这类口腔疾病。
- Juan R, Boj, DDS, PhDMiguel Hernandez, DDS, PhDEnrique Espasa, DDS, PhDClervie Poirier, DDS, PhD刘世森刘洪臣(审)
- 关键词:儿童牙科
-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中下颌牙槽骨的改变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模型并观察下颌骨的改变。方法:20只雌性新西兰兔平均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摘除双侧卵巢,对照组行假手术。检测术前及术后3m、6m血清OC与TRAP水平、股骨与腰椎BMD。术后6m处死实验用兔,下颌骨脱矿后行组织学染色观察颏孔附近骨组织形态变化,测量下颌中切牙内侧骨层厚度及其下方内侧骨面积比。结果:手术组术后3m、6m的OC与TRAP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股骨、腰椎BMD术后3m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m手术组低于假手术组。术后6m手术组松质骨内骨小梁变细,排列稀疏甚至消失。下颌中切牙内侧骨层厚度手术组为0.52mm±0.16mm,假手术组为0.85mm±0.14mm,两者差异显著(P<0.01);中切牙内下方骨面积比为51.7±11.6%,假手术组为82.6±9.2%,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成熟可靠,下颌牙槽骨表现出明显的骨质疏松样改变。
- 刘世森苏方刘洪臣王东胜鄂玲玲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卵巢摘除术下颌骨
- 骨保护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1997年Simonet等发现的一种能阻止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的关键因子。骨保护素及其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
- 苏方刘世森刘洪臣
- 关键词:骨保护素牙周膜细胞
- 窄直径种植体在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中的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窄直径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中切牙缺失治疗的1年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选取45例上颌中切牙缺失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窄直径种植体修复治疗方案。另选择同期常规直径种植体修复方案治疗的,上颌中切牙缺失患者41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修复后12个月时,种植体留存率和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修复治疗的美观满意度及舒适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种植体的留存率和成功率分别为95. 83%和93. 75%,对照组均为97. 8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修复后12个月回访时,两组患者对种植修复效果的美观满意度及舒适满意度均较高,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窄直径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中切牙缺失时,与常规直径种植体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史连瑞刘世森黄飞杨瑞华袁丽王峰
- 外周血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性。方法:密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冲洗收集长骨内骨髓,将两者在体外进行培养。检测两种来源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物及成脂、成骨能力差异。结果:骨髓原代培养细胞集落形成早,细胞形态均一。传代后CD29阳性,CD34阴性;成脂诱导时脂滴出现早且多;成骨诱导时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表达早,矿化结节数量多且体积大。外周血原代培养细胞集落形成晚,形态不一,种类多。传代后CD29阳性,CD34弱阳性;成脂诱导时脂滴出现晚且少;成骨诱导时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表达较晚,有散在的矿化结节和管样结构形成。结论:外周血内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等多种干细胞,可以作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来源,但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法。
- 刘世森苏方刘洪臣鄂玲玲王东胜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骨髓外周血血管化
- 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复合犬骨髓基质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壳聚糖水凝胶(Chitosan,CS)-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物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探讨其作为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犬BMSCs,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合成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以5×106/mL的终细胞密度悬浮BMSCs,将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观测骨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BMSCs/CS复合物于裸鼠皮下形成质地较硬的结节,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有骨样结构形成,单纯CS凝胶无骨样结构形成。结论:BMSCs与CS水凝胶可以分别作为种子细胞和支架载体构建可注射的骨组织。
- 韩雪刘洪臣刘世森王东胜苏方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壳聚糖
- 兔牙周膜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 <正>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兔牙周膜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牙周膜细胞克隆筛选,获得单细胞克隆来源的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取第5代细胞鉴定其来源及干细胞表面标志并向成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结果...
- 苏方刘世森刘洪臣
- 文献传递
- 抗菌多肽Histatin-5对老年吸烟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比较Histatin-5应用于老年吸烟牙周炎患者不同深度牙周袋患牙辅助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58名吸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龈下刮治后牙周袋内应用Histatin-5(RISE-AP12R,锐瑟生物)和碘甘油,1次/周,连续4次。各组患牙刮治前及刮治后3个月复诊时使用Florida探针探诊,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探诊出血(BOP);根据牙周袋深度对患牙进行分组:浅牙周袋(37mm);取龈沟液检测牙周相关炎症因子(IL-6、IFN-γ、IL-10)表达水平。对比H istatin-5在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T3)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PD,CAL,BOP,以及IL-6、IL-10表达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AL变化程度比较变化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D与BOP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浅、中牙周袋数量无明显差异,深牙周袋(PD>7mm)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istatin-5对吸烟牙周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并且对深牙周袋作用效果更显著。
- 于建楠刘世森孙津龙惠秀丽王峰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吸烟抗菌肽
- 雷尼酸锶对正畸致大鼠牙根吸收抑制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建立大鼠牙根吸收模型,研究雷尼酸锶对大鼠正畸致牙根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单纯加力组(B)、加力合并用药组(C)3组。其中A组不加力用于空白对照,B、C两组分别在每只大鼠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与切牙间安装拉簧,初始力值50g,加力21d;期间,C组各大鼠每天用雷尼酸锶于左上第一磨牙颊侧注射(30mg/kg/d),A、B两组大鼠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21d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剥离出上颌第一磨牙,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表面的吸收状态;同时测量并计算各牙的牙根吸收指数。结果:C组的牙根吸收指数(12.3±3.8%),显著低于B组的牙根吸收指数(2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酸锶对正畸致牙根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刘志锋陆怀秀刘世森王峰
- 关键词:雷尼酸锶牙根吸收正畸
- 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部位骨量不足的临床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种植部位骨量不足是临床上种植牙治疗常遇到的不利因素。骨组织工程作为一项日渐成熟的技术,在解决种植部位骨量不足这一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回顾有关临床应用的文献,对用于修复种植部位骨量不足的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式及其修复效果进行了总结。
- 刘世森苏方刘洪臣
- 关键词:种植牙骨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