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会仁

作品数:164 被引量:705H指数:15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5篇皮瓣
  • 46篇缺损
  • 37篇外科
  • 31篇组织缺损
  • 27篇手术
  • 26篇软组织
  • 24篇动脉
  • 24篇软组织缺损
  • 22篇骨折
  • 20篇显微外科
  • 17篇前外
  • 17篇股前外侧
  • 15篇外科手术
  • 15篇拇指
  • 14篇皮瓣修复
  • 14篇外科皮瓣
  • 14篇小腿
  • 13篇逆行
  • 12篇再植
  • 12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147篇唐山市第二医...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8篇华北理工大学
  • 7篇唐山市骨科医...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作者

  • 162篇刘会仁
  • 61篇张艳茂
  • 55篇于占勇
  • 39篇王岩
  • 39篇李瑞国
  • 39篇刘志旺
  • 38篇曹磊
  • 36篇吴学强
  • 32篇王立新
  • 28篇高顺红
  • 25篇刘德群
  • 24篇王国强
  • 24篇李国华
  • 20篇刘家寅
  • 19篇项力源
  • 19篇孙汝涛
  • 14篇侯金玲
  • 12篇马铁鹏
  • 12篇陈玉刚
  • 10篇张文惠

传媒

  • 25篇中华手外科杂...
  • 24篇中华显微外科...
  • 10篇河北医药
  • 10篇中国修复重建...
  • 10篇实用手外科杂...
  • 7篇中国临床解剖...
  • 7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压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指深屈肌腱撕脱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1997年日本学者Ishiguro等[1]报告克氏针阻挡技术以来,这一技术一直用于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并且日后得到了很多改进,治疗效果不断改善[2-4].基于加压固定的理念,受克氏针阻挡技术的启发,我们设计了加压克氏针阻挡技术用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治疗[5].2010年至2013年,我们又将改进的这一技术应用于治疗指深屈肌腱撕脱骨折,使远指间关节获得了解剖复位和满意的无痛活动范围.
李国华李春江刘会仁刘德群刘志旺
关键词:指深屈肌腱撕脱骨折末节指骨解剖复位
对高位皮动脉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认识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从临床角度认识高位皮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关系及股前外侧皮瓣的血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6年12月152例股前外侧穿支(肌)皮瓣,其中切取降支皮瓣99例,切取外侧支皮瓣43例,切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外侧支联合分叶(肌)皮瓣8例,切取高位直接皮支皮瓣2例,用于修复肢体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147例,坏死3例,部分坏死2例。外侧支出现率为33.5%。降支和外侧支均为血管神经束支配股外侧肌,或单独或同时发出穿支支配股前外侧皮肤。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包含外侧支,均为血管神经束,靶向支配股外侧肌,再发出穿支支配股前外侧皮肤,构成完整的"解剖功能单位" ,高位皮动脉只是其众多穿支之一,起点位置较高,多发自外侧支。
刘会仁张艳茂马铁鹏王岩于占勇吴学强孙汝涛王力高硕刘建华刘家寅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
腕不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Chareot关节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20岁,因右腕部机器绞伤疼痛、出血,手指苍白2h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右腕近似环形伤口,仅桡背侧宽约2.5cm皮肤完整,掌横纹水平自拇指掌指纹尺侧一横行伤口,并在手尺背侧与环形伤口相邻,两伤口间皮条向桡侧、远端剥脱掀起,手背侧散在压伤痕,皮肤逆行剥脱至掌骨头水平。
孙汝涛刘会仁刘家寅吴学强张艳茂于占勇马铁鹏王岩刘建华王力高烁闫丽伟
关键词:右腕部术后并发离断再植关节手背侧急诊入院
腓肠肌内侧头肌筋膜蒂皮瓣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腓肠肌内侧头肌筋膜蒂皮瓣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12月间对21例膝部外伤所致膝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面积最大6.0 cm&#21...
于占勇刘会仁曹磊王立新张艳茂
关键词:腓肠肌肌皮瓣软组织缺损
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损伤适应证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李瑞国刘会仁王国强侯金玲王岩刘志旺
关键词:拇指损伤适应证示指背侧皮瓣手部功能
末节断指再植与分型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末节手指断指再植术与分型方法。方法对末节断指再植67例86指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断指平面、损伤类型,分为五区、三级,即Ⅰ区:中节指骨远1/3至远指间关节囊近侧缘;Ⅱ区:远指间关节平面(关节囊内);Ⅲ区:远指间关节囊远侧至甲后襞游离缘;Ⅳ区:后甲襞游离缘至甲1/2;Ⅴ区:甲1/2以远。A级:指体无挫伤,断面整齐;B级:指体明显挫伤,断面不整齐、缺损,但可以靠短缩指骨克服血管缺损;C级:指体严重挫伤或撕脱伤,软组织缺损需要组织移植或移位。最终以“区-级”组合成15型。结果本组涉及10型,总成活率95.3%。成活率与分区无关,而A级﹥B级﹥C级。功能受分区和分级的共同影响,总体Ⅳ、Ⅴ区功能最好。结论此分类方法,有利于在具有可比性下统计成活率,衡量断指再植水平、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项力源刘会仁李瑞国
关键词:末节手指断指再植手术分型
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2017年
目的 探讨应用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拇指背侧单蒂旋转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桡背侧岛状皮瓣37例,尺背侧岛状皮瓣12例.结果 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5 min.49例皮瓣均成活.2例术后1~2 d皮瓣颜色发紫、出现水泡,部分拆线后好转,水泡表皮形成干痂皮,去除痂皮后皮瓣血运良好,皮肤颜色正常.49例经3~24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皮肤弹性良好,外形满意,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未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拇指功能、外观恢复满意,恢复捏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外观无影响.结论 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不损伤主要神经及动脉,血管蒂长,旋转弧度大,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疗效满意,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张艳茂刘会仁于占勇张瑞红陈玉刚孙汝涛刘建华吴学强王岩王力
关键词:手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乳腺癌术中静脉淋巴管吻合预防上肢水肿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术中静脉淋巴管吻合在预防患者上肢水肿的效果。方法:总结目前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治疗手段并评价其优缺点。介绍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原理、发展历程、吻合方法和疗效。结果:静脉淋巴管吻合有明确的的近期疗效,且疗效肯定。结论:要提高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成功率,需选择较正常的淋巴管,对于管壁很厚、管腔窄小的淋巴管则不宜采用。
李亮侍朋举刘会仁赵燕会朱鹏飞蔡海峰赵刚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水肿
组织移植治疗四肢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刘会仁孟钊张艳茂吴学强孙汝涛刘家寅王立新李瑞国于占勇马铁鹏
主要技术内容:肢体创伤所致复合组织缺损复杂多样,常伴有感染和畸形,致残率极高,治疗非常棘手。任何单一修复方法都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并且需多次手术、成功率低等问题突出,甚至不能修复而截肢。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历经10年,按照...
关键词:
周围神经侧侧缝合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张少成许硕贵沈洪兴刘会仁郑旭东修先伦张雪松石志才马玉海王家林
该项目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修复方法。是指在解剖关系上邻近的两条神经干适当松解后并拢,切开相邻面的神经外、束膜及部分神经纤维后,进行侧侧缝合。因周围神经具有侧方发芽的能力,正常神经与损伤神经吻合后其新生纤维可自动通过趋化性到...
关键词:
关键词:周围神经侧侧吻合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