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亚低温
  • 2篇局部亚低温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神经元
  • 1篇血清神经元特...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 1篇乳酸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烯醇化...
  • 1篇尿激酶
  • 1篇尿激酶治疗
  • 1篇烯醇化酶
  • 1篇疗法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王德生
  • 2篇刘彬
  • 1篇辛晓敏
  • 1篇冯磊光
  • 1篇丰宏林
  • 1篇张艳
  • 1篇石冬梅
  • 1篇汤颖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贴敷式局部亚低温并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配对对照的临床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尿激酶100万U溶栓治疗,低温组在尿激酶100万U溶栓治疗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失状态.结果发病3h内给予溶栓治疗的低温组患者在溶栓后7d始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发病3~6h给予溶栓治疗的低温组患者在溶栓后24h始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局部亚低温并用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溶栓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
王德生汤颖王文忠刘彬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血栓溶解疗法脑梗死尿激酶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乳酸检测对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评价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乳酸检测对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评价的意义。方法 将 4 0例脑出血患者按 1∶1配对分为治疗组 ( 2 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 ,观察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差异 ,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NSE和乳酸水平差异。结果 入院时两组之间欧洲卒中评分、血清NSE和乳酸检测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 1周、2周时欧洲卒中评分治疗组为6 2 1± 10 8分和 70 3± 10 7分 ,对照组为 5 2 8± 10 9分和 6 0 5± 10 9分 (P <0 0 5 ) ;治疗 3、7d时血清NSE治疗组为 19 5± 3 8μg/L和 11 9± 3 4 μg/L ,对照组为 2 3 6± 3 7μg/L和 18 8± 5 5 μg/L(P <0 0 5 ) ;治疗 3、7d时两组之间血清乳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NSE检测对评价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丰宏林石冬梅王德生张艳辛晓敏冯磊光刘彬
关键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