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旭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药物
  • 2篇鸦胆子
  • 2篇鸦胆子油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安全性
  • 2篇包衣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丹参酮IIA
  • 1篇冻干
  • 1篇冻干粉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剂学
  • 1篇药物制剂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评价
  • 1篇脂质纳米粒
  • 1篇脂质体
  • 1篇制剂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刘晓旭
  • 2篇刘建平
  • 1篇倪睿
  • 1篇陈志强
  • 1篇张文丽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其药效学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制备鸦胆子油脂质体及其冻干粉,对其理化性质、安全性和药效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包封率,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兔血管刺激性试验考察安全性,对其在体内、体外抗肿瘤效果及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与市售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脂质体冻干粉复溶后粒径在110 nm左右,包封率达90%以上,Zeta电位为-57.0 mV;鸦胆子油脂质体的LD50>12.70 g/kg(未测出),显著高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LD50为7.351 g/kg);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鸦胆子油脂质体后,注射部位肉眼和镜检均无明显病变;鸦胆子油脂质体体内外抑制癌细胞的能力均优于市售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论:制备的鸦胆子油脂质体及其冻干粉的包封率高,粒径小;与市售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相比,鸦胆子油脂质体抑制癌细胞的能力有所提高,毒性降低。
刘晓旭倪睿刘建平
关键词: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安全性药效学
鸦胆子油固体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刘晓旭
关键词:鸦胆子油药物动力学
隐形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poloxamer 188包衣对体外吞噬以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以普罗沙姆188为修饰剂制备了隐形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TA-SSLNs),并对其体外吞噬特性和体内药动学进行了评价。采用溶剂乳化蒸发法制备了纳米粒;对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zeta电位,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将TA-SSLNs和普通的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TA-NSLNs)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来考察两种纳米粒的体外细胞吞噬特性;以丹参酮IIA溶液剂(TA-SOL)为对照,考察了TA-NSLNs和TA-SSLN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所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1.3±3.4)nm,zeta电位为(-19.7±1.6)mV,载药量为(4.7±0.5)%,包封率为(92.5±2.1)%;吞噬试验结果表明,poloxamer188的修饰可以显著降低TA-SSLNs的吞噬量;体内试验表明,TA-SSLNs,TA-NSLNs和TA-SOL的血药浓度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与TA-SOL相比,TA-SSLNs和TA-NSLNs的AUC分别增加了3.70和1.28倍,它们的MRT分别是5.286,3.051和0.820h。使用poloxamer188可以降低微粒被血浆蛋白调理的作用,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吞噬,并改变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增加AUC,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
张文丽刘建平刘晓旭陈志强
关键词:纳米粒药物动力学
药物制剂非溶剂包衣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综述国外近年来报道的非溶剂包衣法在药剂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几种具代表性的非溶剂包衣方法,包括干粉包衣、热融包衣、静电包衣、压制包衣、光熟化包衣和超临界流体包衣等,及其在速释和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为设计更加安全、便利和高效的包衣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商业参考。
颜圣刘晓旭
关键词:药剂学口服固体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