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节

作品数:43 被引量:184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肿瘤
  • 15篇蛋白
  • 13篇免疫
  • 11篇细胞
  • 8篇克隆
  • 7篇免疫组化
  • 7篇P53蛋白
  • 7篇病毒
  • 6篇食管
  • 6篇基因
  • 5篇乙肝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受体
  • 5篇转录
  • 5篇转录体
  • 5篇肝炎
  • 4篇乙肝免疫
  • 4篇乙肝免疫球蛋...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39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8...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43篇刘节
  • 25篇苏勤
  • 20篇张伟
  • 11篇杨淑杰
  • 6篇王淑芳
  • 5篇刘彦仿
  • 5篇王清图
  • 5篇修霞
  • 5篇郭永
  • 4篇巩丽
  • 4篇刁小莉
  • 4篇张遂祥
  • 3篇朱少君
  • 3篇王爱婷
  • 3篇赵建业
  • 3篇冯英明
  • 3篇陈素兰
  • 3篇刘茜
  • 3篇齐峰
  • 2篇牟莹莹

传媒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癌症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肝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癌症研究...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分析(英文)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根据女性细胞中两条 X染色体上甘油磷酸激酶 (PGK)基因多态性 ,建立克隆性分析技术 ,并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 .方法 从新鲜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 Hpa II消化样品后 ,PCR扩增 ,产物再经 Bst XI内切酶消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结果 .结果 在扩增成功的 32例标本中 ,10例 (31% )具有 Bst X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 .其中 1例 X染色体失活发生了严重的偏移 ,不适合作克隆性分析 .对其中 7例标本、15个肿瘤结节进行了克隆性分析 .结果显示 ,7例中 15个肿瘤结节全部为单克隆性起源 ,其中 2例 (分别有 2个肌瘤 )的肿瘤结节起源于不同的克隆 ,1例中相邻的 6个肌瘤结节具有相同的酶切带型 ,提示不同肿瘤结节起源于同一克隆 .结论  1运用 PGK克隆性分析技术有助于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性质的确定 ;2子宫平滑肌瘤是单克隆细胞群体 ;多发性平滑肌瘤中 ,多数病例不同肿瘤结节相互独立 。
王淑芳刘茜张伟刘节苏勤
关键词:克隆子宫平滑肌瘤
大肠癌中C-erbB-2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和C-erbB-2癌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对93例大肠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在68例大肠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为61.8%。其中高分化腺癌组C-erbB-2阳性表达为40%;中分化腺癌组阳性表达为50%。低分化腺癌组阳性表达为81.2%;粘液细胞癌组阳性表达为85.7%。粘液细胞癌组和低分化癌组C-erB-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1)。在已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为76.2%(32/42)。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为38.5%(10/26)。二者比较,C-erbB-2癌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为6.7%。10例慢性炎症和10例正常肠粘膜C-erbB-2则均为阴性。以上这些结果提示:C-erbB-2癌基因产物不仅可视为肿瘤的一种标志,而且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这证明C-erbB-2癌基因的检测对大肠癌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刘节赵建业
关键词:大肠肿瘤C-ERBB-2癌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病毒转录体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建立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全长型(fRNA)和顿挫型转录体(trRNA)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患者血清中提取病毒核酸,经PCR及PRT-PCR进行扩增,琼脂糖电泳显示产物,Southern印迹验证反应的特异性.取代表性产物克隆,测序.结果:在HBV慢性携带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了在上述不同poly(A)位点成熟的病毒RNA.血清中fRNA的检出与e抗原阳性和较强的病毒DNA信号相对应,与转氨酶活性呈正相关,这一血清学指标反映了病毒复制;而trRNA的检出与e抗原阳性和转氨酶活性无关,不象fRNA那样依赖于血清中病毒DNA的量.二者检出率随年龄有不同变化,前者随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减低乃至转阴;而后者在10-20岁期间检出率升至80%,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某些表面抗原阴性血清中,也能检测到trRNA和不在上述两个位点成熟的病毒RNA.这些转录体在某些隐源性肝硬变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存在.结论:病毒转录体的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确定目前尚不认识的HBV感染期,可用来更准确地区分复制期和非复制期以及检出隐匿性HBV感染.
苏勤张伟刘节王淑芳Kunio TakegoshiClaus H Schrder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血清乙型肝炎
食管鳞状细胞癌 p53 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应用p53单克隆抗体对64例食管鳞癌病例进行了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阳性染色物质核浆中均存在。64例鳞癌标本在肿瘤区、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区”组织中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1%(41/64)、20.3%(13/64)和4.7%(3/64)。按病理Ⅰ、Ⅱ、Ⅲ分级分类,其阳性率分别为41.7%、61.1%和90.9%,三级标本比较,p53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按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分类,其阳性分别为83.3%和47.1%,二组比较,p53蛋白表达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上这些结果提示,(1)p53基因变异,失活以及基因产物的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密切相关,而且p53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可能说明这些细胞已进入了异常增生的恶性转化阶段,故p53蛋白可能是食管鳞癌的早期转化指标。(2)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成为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预后的判断的有效手段。
刘节张玲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P53蛋白
bcl-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1年
刘节张伟陈素兰
关键词:BCL-2蛋白P53蛋白食管鳞癌基因表达
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位点克隆性分析技术对于确定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的克隆组成的意义 ,以及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及多发性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10 3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新鲜组织DNA ,HpaⅡ消化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GK基因 ,产物经BstⅪ消化后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结果。结果  10 3例组织标本中 ,32例 (31% )具有BstⅪ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对其中 2 9例共 89个瘤结节进行了检测 ,显示所有瘤结节均为单克隆性 ;1例多结节的平滑肌肉瘤中 ,检查过的 7个瘤结节均为同一PGK等位基因被灭活 ;而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较复杂 ,其酶切带型可以完全相同 (8/15 )或大部分相同 (2 /15 ) ,也可以完全不同 (5 /15 )。这种差别与瘤组织核分裂象指数无关。结论 PGK克隆性分析技术可用于确定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的克隆组成 ;子宫平滑肌瘤是单克隆起源 ;多结节的子宫平滑肌瘤可能有各自独立型、局部侵袭型以及二者的混合型三种。
王淑芳苏勤朱少君刘节胡灵芝李东红
关键词:克隆性
同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肝衰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移植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与肝细胞悬液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体外培养3d的肝细胞2×107;Ⅱ组:经脾内移植预孵育8h的肝细胞悬液2×107;Ⅲ组:经脾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观察受体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Ⅰ组、Ⅱ组大鼠存活率(78%,71%)与Ⅲ组大鼠存活率(2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而Ⅰ,Ⅱ组大鼠的存活率、肝功能改变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经HE和PAS染色证实,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脾内结构和功能保持较好.结论:经脾内移植的培养肝细胞和肝细胞悬液均能提高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存活率、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而培养肝细胞与细胞悬液相比,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结果显示培养肝细胞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滕光菊白雪帆黄长形孙永涛徐哲聂青和刘节顾炳权
关键词:原代肝细胞肝细胞悬液药物性肝衰竭生物学特性
Neuron specific enolase,p53蛋白和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999年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表达,与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按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肺癌标本中NSE,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在小细胞性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中,NSE阳性表达者,PCNA标记指数(LabellingIndex,LI)高于NSE阴性者,而p53蛋白的表达与NSE的表达无关.在非小细胞性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r,non-SCLC)中,p53蛋白的表达和PCNALI均与NSE的表达无关.结论:在SCL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能起了部分作用.而p53抑癌基因在SCLC的发生中并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茜苏勤刘节
关键词:肺肿瘤NSEP53蛋白PCNA
BMP在48例骨及软组织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1993年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单克隆抗体ABC法,对36例骨肿瘤、12例软组织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软组织肿瘤阴性(纤维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7例),骨肿瘤阳性占89%(除外1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和2例间叶性软骨肉瘤)。认为:①BMP-McAb可用于区分肿瘤是否起源于成骨性结缔组织;②鉴于许多骨肿瘤皆有BMP,但生物学检测只有骨肉瘤、软骨肉瘤和骨样骨瘤有骨生成反应,提出可能和BMP含量有关,并认为免疫组化法优于生物学检测。
张遂祥李德芳刘节杨连甲金岩
关键词:BMP软组织肿瘤骨肿瘤免疫组化
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结节X染色体失活类型的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 112例子宫平滑肌瘤和 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新鲜组织DNA ,用甲基化敏感的HhaⅠ或HpaⅡ消化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雄激素受体 (AR)以及磷酸甘油酸酯激酶 (PGK)基因。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 ;PGK基因产物经BstⅪ消化后 ,琼脂糖电泳显示结果。结果  112例子宫平滑肌瘤和 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标本 ,AR和PGK位点的多态性发生率分别为 89%和 30 %。对适合于检测的 77例共 32 1个瘤结节进行了检测 ,所有瘤结节均表现为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丢失 ,是单克隆性的 ;对 5 7例多发性肌瘤共 2 95个瘤结节的观察表明 ,30例标本中所有瘤结节以及 7例中大部分瘤结节带有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 ,2 0例标本中不同瘤结节失活X染色体完全不同 ;这种差别与核分裂指数以及核怪异和肿瘤退变的出现无关 ;上述两个位点的数据在所有检测过的标本 (10例 )均一致 ;1例多发性病例中不同瘤结节带有完全相同的AR位点杂合性丢失和缺失突变。结论 此研究证实了我们以前的假设 ,即多结节的子宫平滑肌瘤有多中心型、同源型以及二者的混合型三种 。
刁小莉苏勤王淑芳张伟巩丽刘节冯英明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X染色体聚合酶链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