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120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克隆
  • 8篇克隆性
  • 5篇克隆性分析
  • 4篇染色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受体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瘤
  • 3篇染色体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平滑肌
  • 3篇子宫平滑肌瘤
  • 3篇基因
  • 3篇肌瘤
  • 3篇激素
  • 3篇激素受体
  • 3篇X染色体
  • 2篇蛋白
  • 2篇雄激素

机构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王淑芳
  • 10篇苏勤
  • 7篇张伟
  • 6篇刘节
  • 5篇朱少君
  • 5篇巩丽
  • 4篇冯英明
  • 3篇李东红
  • 3篇刁小莉
  • 2篇姚元庆
  • 2篇尹国武
  • 2篇李爱宁
  • 2篇姜锋
  • 2篇刘茜
  • 2篇孙飞
  • 1篇王耀程
  • 1篇段云友
  • 1篇王文勇
  • 1篇赵建业
  • 1篇郭鹞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位点克隆性分析技术对于确定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的克隆组成的意义 ,以及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及多发性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10 3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新鲜组织DNA ,HpaⅡ消化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GK基因 ,产物经BstⅪ消化后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结果。结果  10 3例组织标本中 ,32例 (31% )具有BstⅪ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对其中 2 9例共 89个瘤结节进行了检测 ,显示所有瘤结节均为单克隆性 ;1例多结节的平滑肌肉瘤中 ,检查过的 7个瘤结节均为同一PGK等位基因被灭活 ;而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较复杂 ,其酶切带型可以完全相同 (8/15 )或大部分相同 (2 /15 ) ,也可以完全不同 (5 /15 )。这种差别与瘤组织核分裂象指数无关。结论 PGK克隆性分析技术可用于确定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的克隆组成 ;子宫平滑肌瘤是单克隆起源 ;多结节的子宫平滑肌瘤可能有各自独立型、局部侵袭型以及二者的混合型三种。
王淑芳苏勤朱少君刘节胡灵芝李东红
关键词:克隆性
脂肪干细胞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
背景 肿瘤患者化疗面临不孕不育以及卵巢早衰的问题.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成为热点.已有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脐带干细胞等可以减少卵巢结构及功能损伤,而脂肪干细胞对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尚不清楚.脂肪干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来源...
孙敏王淑芳姚元庆
组织微阵列技术分析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 1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α ,HIF 1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胎盘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妊高征患者和健康孕妇胎盘组织中HIF 1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胎盘组织相比 ,妊高征胎盘组织中HIF 1α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结论 :HIF 1α可能在蛋白水平上参与了妊高征发病及病理生理过程 .
孙飞李东红尹国武姜锋王淑芳
关键词:组织芯片
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分析(英文)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根据女性细胞中两条 X染色体上甘油磷酸激酶 (PGK)基因多态性 ,建立克隆性分析技术 ,并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 .方法 从新鲜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 Hpa II消化样品后 ,PCR扩增 ,产物再经 Bst XI内切酶消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结果 .结果 在扩增成功的 32例标本中 ,10例 (31% )具有 Bst X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 .其中 1例 X染色体失活发生了严重的偏移 ,不适合作克隆性分析 .对其中 7例标本、15个肿瘤结节进行了克隆性分析 .结果显示 ,7例中 15个肿瘤结节全部为单克隆性起源 ,其中 2例 (分别有 2个肌瘤 )的肿瘤结节起源于不同的克隆 ,1例中相邻的 6个肌瘤结节具有相同的酶切带型 ,提示不同肿瘤结节起源于同一克隆 .结论  1运用 PGK克隆性分析技术有助于局灶性或结节性病变性质的确定 ;2子宫平滑肌瘤是单克隆细胞群体 ;多发性平滑肌瘤中 ,多数病例不同肿瘤结节相互独立 。
王淑芳刘茜张伟刘节苏勤
关键词:克隆子宫平滑肌瘤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病毒转录体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建立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全长型(fRNA)和顿挫型转录体(trRNA)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患者血清中提取病毒核酸,经PCR及PRT-PCR进行扩增,琼脂糖电泳显示产物,Southern印迹验证反应的特异性.取代表性产物克隆,测序.结果:在HBV慢性携带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了在上述不同poly(A)位点成熟的病毒RNA.血清中fRNA的检出与e抗原阳性和较强的病毒DNA信号相对应,与转氨酶活性呈正相关,这一血清学指标反映了病毒复制;而trRNA的检出与e抗原阳性和转氨酶活性无关,不象fRNA那样依赖于血清中病毒DNA的量.二者检出率随年龄有不同变化,前者随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减低乃至转阴;而后者在10-20岁期间检出率升至80%,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某些表面抗原阴性血清中,也能检测到trRNA和不在上述两个位点成熟的病毒RNA.这些转录体在某些隐源性肝硬变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存在.结论:病毒转录体的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确定目前尚不认识的HBV感染期,可用来更准确地区分复制期和非复制期以及检出隐匿性HBV感染.
苏勤张伟刘节王淑芳Kunio TakegoshiClaus H Schrder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血清乙型肝炎
基于X染色体基因多态性的克隆性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38
2002年
苏勤刘茜王淑芳
关键词:X染色体基因多态性肿瘤
非放标AR基因多态性分析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性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根据女性体细胞中两条 X染色体上雄激素受体 (AR)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非放标克隆性检测 ,以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克隆组成 .方法 自新鲜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 DNA,经 H ha 消化后 ,PCR扩增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显示单股 DNA片段长度 .结果 在检测的 5 4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中 ,32例(5 9.3% )具有这种 AR位点的多态性 ;其中 3例标本 X染色体失活发生了严重偏移 ,不适用于这种克隆性分析 .对 2 9例共 6 8个平滑肌瘤结节的分析均显示 AR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 ,提示全部为单克隆细胞组成 .其中 8例结节个数≥ 3个的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中 ,6例标本的不同瘤结节均具有相同的 X染色体灭活带型 ;另外 ,发现 1例具有 X染色体失活偏移的标本其肿瘤组织中有额外条带出现 ,而且两个瘤结节具有相同改变 .结论 此研究为在国内开展非放标 AR克隆性检测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证实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 。
刁小莉苏勤王淑芳冯英明刘节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克隆性分析雄激素受体
电磁脉冲对大鼠视交叉上核及松果体中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电磁脉冲 (EMP)照射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 )与松果体 (PG)中 Fos蛋白表达情况 ,探讨 EMP对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 EMP照射后大鼠 SCN与 PG中 F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检测 .结果 光照早期照射组 ,大鼠 SCN与 PG组织中 Fos阳性细胞率及染色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 ;黑暗早期照射组 SCN的 Fos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增高 ,染色灰度值减低 (P<0 .0 5 ) ;而 PG Fos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减低 ,染色灰度值增加 (P<0 .0 5 ) .结论  EMP照射对 SCN及 PG组织中 Fos蛋白表达有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与大鼠昼夜节律活动有关 .
曲润江郭鹞王淑芳郑振兴
关键词:电磁脉冲视交叉上核松果体FOS蛋白免疫组化
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结节X染色体失活类型的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瘤结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 112例子宫平滑肌瘤和 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新鲜组织DNA ,用甲基化敏感的HhaⅠ或HpaⅡ消化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雄激素受体 (AR)以及磷酸甘油酸酯激酶 (PGK)基因。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 ;PGK基因产物经BstⅪ消化后 ,琼脂糖电泳显示结果。结果  112例子宫平滑肌瘤和 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标本 ,AR和PGK位点的多态性发生率分别为 89%和 30 %。对适合于检测的 77例共 32 1个瘤结节进行了检测 ,所有瘤结节均表现为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丢失 ,是单克隆性的 ;对 5 7例多发性肌瘤共 2 95个瘤结节的观察表明 ,30例标本中所有瘤结节以及 7例中大部分瘤结节带有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 ,2 0例标本中不同瘤结节失活X染色体完全不同 ;这种差别与核分裂指数以及核怪异和肿瘤退变的出现无关 ;上述两个位点的数据在所有检测过的标本 (10例 )均一致 ;1例多发性病例中不同瘤结节带有完全相同的AR位点杂合性丢失和缺失突变。结论 此研究证实了我们以前的假设 ,即多结节的子宫平滑肌瘤有多中心型、同源型以及二者的混合型三种 。
刁小莉苏勤王淑芳张伟巩丽刘节冯英明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X染色体聚合酶链反应
原发性肝细胞癌p53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gp、p53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19例非肝癌肝组织中p53蛋白与P-gp的表达。结果3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gp及p53蛋白的表达率为81.08%和64.86%,19例非肝癌肝组织P-gp及p53蛋白的表达率为42.10%和36.84%,相对应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gp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内转移以及肿瘤的Edmondson分级相关(P<0.05),而且P-gp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P-gp及p53蛋白的表达,对于临床上认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理的化疗用药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闵婕李刚宋扬张贺龙姬统理张伟王淑芳冯英明
关键词:肝细胞P53糖蛋白多药耐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