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英语
  • 5篇英译
  • 5篇阅微草堂笔记
  • 5篇《阅微草堂笔...
  • 5篇笔记
  • 5篇草堂
  • 3篇教学
  • 3篇翻译
  • 2篇英语教学
  • 2篇志怪
  • 2篇文本
  • 2篇立德
  • 2篇教学模式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蝶恋花
  • 1篇虚构
  • 1篇续写
  • 1篇亚系
  • 1篇意蕴

机构

  • 16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匹兹堡大学

作者

  • 16篇刘颖
  • 2篇马璟
  • 1篇钟杰

传媒

  • 3篇中国民航飞行...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海外英语
  • 1篇芒种(下半月...
  • 1篇天津市经理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多元感知法”促进英语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2023年
本文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测试对象,以读后续写与读后模仿的两种模式考查“多元感知法”如何有效促进细节描写。通过分析词汇变化性、词汇的复杂度和词频分布,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采访,讨论他们对细节描写的认知和学习效果。
刘颖
关键词:细节描写续写模仿
《阅微草堂笔记》百年英译述评:1895-2014被引量:2
2020年
由于国内外译者的共同努力,《阅微草堂笔记》目前已经历至少20次英译。自19世纪末以来,《阅微草堂笔记》的各种零散译文及节译本呈现出从简单到深入的趋势。从提取故事的宗教寓意、聚焦志怪以满足读者的狐鬼幻想,再到展现故事背后的社会风貌,译者的解读逐渐靠近纪昀著书的本意,翻译的方式也从改写情节迁就本国读者逐渐变为呈现文本的原有风格。其中金大逸和卜立德的译本对拓宽《阅微草堂笔记》的接受起着重要作用。西方汉学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史料价值,对它的英译和研究从未停止,促进了笔记这一独特文学体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刘颖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英译志怪劝惩本意
文献型翻译视角下金大逸《阅微草堂笔记》的英译策略
2020年
文献型翻译强调源语文化的纪实,其手段主要是逐词对应翻译、直译、注释型翻译和异化翻译。《阅微草堂笔记》有“无人能夺其席”的文学价值,对清后期笔记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金大逸(David Keenan)翻译的《阅微草堂笔记》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主要表现在文化词、专有名词、典故及诗歌意象的英译中广泛地使用了文献型翻译。对比他博士论文中相应的英译,发现其在后来出版的译本中有多次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金大逸极力再现汉语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陌生化”会滞后读者的理解,但并非将其无限放大。该译本保留了大量中国文化词汇的原有风貌,并且其注释内容对原文语义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汉学界的清代文化研究有文献参考价值。
刘颖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英译策略
翻转教学模式在飞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
2017年
翻转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授课、课下作业"教学模式的翻转,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在课堂深化微课中的知识,在老师帮助下讨论并解决存在的疑惑。基于我校飞行基础英语的教学成果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在针对飞行基础英语的初步案例分析中体现了其适用性,能减轻大班上课、知识传授传递以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脱节的问题,能较好地实现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自主性。
刘颖
关键词:知识内化基础英语
《阅微草堂笔记》复译的难题与对策——以卜立德英译本为例
2021年
典籍的复译要求译者具有创造性,尤其是冷门经典的复译,对译者追求新颖性和扬长弃短的能力有极大的挑战。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已有多种外译本,但在国内尚未引起较多的关注。卜立德的英译本以"志怪揭史"为突破,力图为读者展示真实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机智局限并存的作者纪昀。译者秉着对读者处处友善的原则,选取可读性强的篇目,尽量避开异化翻译,并通过搭建文化预设、利用互文、寻找对应词以满足读者在猎奇异域文化时的阅读享受。卜立德译本对《笔记》的新阐释赋予其复译的价值。
刘颖钟杰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复译历史眼光
汉英习语中“黄”颜色文化意蕴辨析
2010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联想意义。本文通过对汉英习语中"黄"颜色的意蕴辨析,以探讨揭示积淀于"黄"颜色习语中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变迁。
刘颖马璟
关键词:文化意蕴汉语习语英语习语
英译《蝶恋花》中文本模糊性的处理
2014年
拟女性口吻抒写的宋词,作者用意常常饱受争议,但对于译者而言,首先要明晰文本字面意思。汉语注重意合,在宋词中表现为景物、时空和情感的描写具有跳跃性,句子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语句的联系不明显。这就造成译者的理解差异,再加上主语的省略,导致译者在处理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刘颖
关键词:《蝶恋花》文本英译字面意思译者
中国典籍在美国大学东亚系的教学与接受——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2020年
美国大学东亚系是海外中国典籍研究的重地,不少汉学者同时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文本细读和大量阅读为依托,重视文本的艺术价值。倪豪士和韩瑞亚两名教授把自己研究的特长和方式贯穿到教学中,兼顾中西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在教学中重视师生互动和学生的接受效果,学生对典籍适量的“误读”反而激发了教学的活力。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开放的教研素养成功地促进了文学典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刘颖秦璎
关键词:文本细读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Between “The Story of an Hour” and “The Unicorn in the Garden”
2020年
Flash fiction is a kind of mini-sized story that contains no more than 1,000 words.This kind of fiction emerged alo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Due to its short length,simple plot and limited words,it focuses on shaping the personality ofcharacters.Both the two flash fictions,"The Story of an Hour"and"The Unicorn in the Garden",express a similar theme of mar-riage,but they employ different ways to create characters.With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be-tween the two works,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shaping characters from point of view,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and language description.
刘颖张丽芳
关键词:FICTIONCHARACTERIZATIONPSYCHOLOGICALDESCRIPTIONDESCRIPTION
卜立德英译《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性关怀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受西方女性主义和鲁迅兄弟女性观的影响,英国汉学家卜立德发掘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女性题材的价值。他的英译重现了女性的声音、行为和处境,表达了译者对下层妇女的同情与赞赏,对她们有限反抗能力的支持,对封建社会性别歧视的不满。由于受到传统男权意识的影响,译者在部分译文中加深了女性为男性付出的主动性,削弱女性对男权的抵御,甚至替换了她们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译者的女性关怀。
刘颖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女性关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