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明

作品数:121 被引量:44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电气工程
  • 2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1篇风电
  • 55篇电机
  • 43篇风电机
  • 43篇风电机组
  • 28篇发电
  • 28篇储能
  • 24篇风电场
  • 22篇风力
  • 22篇风力发电
  • 21篇功率
  • 15篇发电机
  • 13篇风力发电机
  • 11篇变桨
  • 9篇调频
  • 9篇桨距
  • 9篇发电机组
  • 8篇载荷
  • 8篇双馈
  • 7篇飞轮储能
  • 7篇变速

机构

  • 120篇沈阳工业大学
  • 11篇沈阳工程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沈阳华创风能...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辽宁省人民政...
  • 1篇中国质量认证...
  • 1篇新疆金风科技...
  • 1篇浙江运达风电...
  • 1篇华电电力科学...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江苏中车电机...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中车株洲电机...

作者

  • 121篇刘颖明
  • 99篇王晓东
  • 30篇姚兴佳
  • 19篇王士荣
  • 12篇李科
  • 12篇马铁强
  • 9篇王超
  • 8篇李丽霞
  • 5篇邢作霞
  • 5篇孙传宗
  • 4篇单光坤
  • 4篇李怀卿
  • 4篇刘玥
  • 4篇王维
  • 4篇郑帅
  • 3篇郭庆鼎
  • 3篇高兴
  • 2篇侯世旭
  • 2篇鲍洁秋
  • 2篇潘建

传媒

  • 27篇太阳能学报
  • 12篇可再生能源
  • 10篇电器与能效管...
  • 4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电网技术
  • 2篇组合机床与自...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电源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太阳能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气技术
  • 1篇上海电力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电力设备管理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年份

  • 19篇2023
  • 14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4
  • 1篇1999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塔架主动阻尼控制的风电机组变速控制参数优化策略研究
2023年
考虑风电机组控制参数相互耦合,为解决控制参数不精确以及控制目标难以兼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塔架主动阻尼控制的自适应变速控制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转矩-转速系统和塔架侧向主动阻尼控制完成数学和动力学建模,并计算主动阻尼增益初始值。其次,为便于整定PI控制参数和分析计算,针对惯性较大的转矩-转速系统采用Routh法将其辨识为低阶惯性系统,进而采用时间加权绝对误差积分准则整定变速系统PI控制参数初始值。最后,为保持最优控制状态,基于灾变遗传算法优化各风速点变速系统PI控制参数和主动阻尼增益,并将其分别与风速拟合构建自适应控制。算例分析通过比较频域特性、控制精度、塔架振动和载荷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刘颖明张书源王晓东
关键词:风电机组变速控制阻尼参数优化灾变遗传算法
基于遗传粒子群算法风电机组变速与变桨系统PI控制器设计
2023年
为了提升风电机组的控制精度并降低关键承载部件的载荷情况,通过遗传粒子群方法研究了变速与变桨系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的设计。首先,采用泰勒级数将风电机组线性化展开为状态空间方程。然后,通过提取输入、输出和平衡点分别构建变速与变桨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分别采用Routh法和最小二乘法将变速与变桨系统辨识为低阶惯性系统和惯性时延系统。然后分别基于时间加权绝对误差积分准则和Chien-Hrones-Reswick法整定变速与变桨系统PI控制参数。最后,采用帕累托方法分配控制目标的权重关系并基于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变速与变桨系统PI控制参数,进而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其分别与风速和桨距角拟合构建自适应PI控制。结果表明:在变速控制中能够有效提升输出功率并抑制塔架顶部侧向振动;在变桨控制中能够有效平抑输出功率和发电机转速波动并降低叶片根部载荷情况。可见通过遗传粒子群方法设计的变速与变桨系统PI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刘颖明张书源王晓东柏文超
关键词:风电机组PI控制变速控制变桨控制
带冗余储能的风电能量转换系统及其应用模式与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带冗余储能的风电能量转换系统及其应用模式与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轮毂、变桨系统、叶片、底座、发电机、变流器、冗余储能电池、偏航系统、塔架,其特征在于:三支叶片安装于轮毂之上,变桨系统安装于轮毂之内并与叶片连接;...
姚兴佳王晓东刘颖明王士荣谢洪放马铁强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双时间尺度净负荷预测的储能调峰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双时间尺度净负荷预测的储能调峰控制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基于日前净负荷预测结果,经目标函数优化得到储能系统的SOC序列和调峰后联络线功率,完成储能能量流优化;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得到的调峰后联络线功率扩展为...
王晓东张一龙刘颖明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优化设计被引量:9
2008年
风力发电机组是复杂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干扰等特点.目前国内应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变桨变速恒频系统,具有风能利用系数高、安全可靠、改善整机受力等优点,然而依然面临载荷过大、功率波动大和变桨过于频繁等问题,因此,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系统中,选择最适合控制策略的控制器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提出基于模糊性能评估器的控制方法,建立非线性控制模型并设计模糊控制器,介绍了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步骤,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姚兴佳谢赐戬刘颖明邵冬
关键词:风力发电变速恒频模糊控制
基于无模型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
2015年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强外部扰动和无法准确建模等问题,提出无模型自适应(MFA)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控制器设计充分考虑机组模型的非线性问题,通过优化内部参数使系统克服时变及非线性,满足系统动态和稳态要求。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通过调节发电机转矩维持额定功率输出稳定,通过调节桨距角实现减载,以3 MW风电机组为实验对象,基于Blade软件对该控制策略和传统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策略可有效稳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和降低机组载荷。
刘颖明朱江生姚兴佳马奎超王晓东王士荣郭庆鼎
关键词:无模型控制
基于蚁狮算法的风电集群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法被引量:24
2021年
随着风电渗透率提高,风电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更加显著。风电配备储能可有效改善风电出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可调度性。该文建立以风电集群联合储能系统售电收益最高为优化目标的模型,采用蚁狮算法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风电集群功率备用、储能功率和容量最优配置方案,对比蚁狮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分析储能电池单位成本和寿命对优化结果影响。最后以中国东北某风电集群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与模型的有效性。
刘颖明王瑛玮王晓东韩云飞
关键词:电池储能调频
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电机组最优桨距角辨识方法
2022年
针对因叶片安装误差、外界运行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机组运行最优桨距角与理论桨距角不一致而造成发电量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数据驱动的最优桨距角辨识方法。首先,根据风电机组发电机转速、功率和桨距角等运行数据进行工况识别,通过改进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方法剔除离群数据。然后,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风速–功率–桨距角”模型特性曲面,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特性曲面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辨识出不同平均风速下最优桨距角。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风电机组最优桨距角辨识方法能够找到各平均风速下最优桨距角。
柏文超刘颖明王晓东高兴张书源
关键词:风电机组DBSCAN算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数据驱动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匝间和退磁故障早期检测
2022年
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发电效率、可靠性、电网友好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逐渐成为5 MW及以上容量的风电机组的主流选择。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和绕组匝间短路2种常见故障的特点和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2种故障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分量和故障指示量的方法,可实现匝间短路早期轻微故障检测及故障相的判断;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退磁故障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可准确辨识永磁体磁链,具有辨识精度高和速度快的特点。仿真结果验证了2种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优势。
刘颖明张天琦王晓东高兴谢洪放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失磁故障零序电压
考虑机组疲劳载荷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分配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风电场集群有功分配方法粗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SVM风速预测信息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风电集群三层有功分配方法。其中集群层利用风电场风速预测信息计算可发功率,按可发功率比例分配集群有功参考值以实现各风电场公平分配;风电场层根据机组低速轴扭矩和塔筒弯矩产生的疲劳载荷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风电机组分类,并采用优先排序法分配各类机组功率参考值;机组层以各类机组不同疲劳载荷最小为目标,使用二次规划算法实时计算机组功率参考值,以实现最小化机组整体疲劳载荷。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刘颖明赵哲王晓东王瑛玮
关键词:风电功率预测疲劳载荷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