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颖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巨细胞病毒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UL136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 ,探讨其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不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8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UL136全序列PCR扩增 ,对于扩增阳性的 12株PCR产物进行UL136基因全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结果 4 8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36PCR扩增 ,12株阳性 ,阳性率 2 5 % ,以HCMVToledo株作为参考株 ,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 ,12株临床分离株UL136开放阅读框架 (openreadingframe,ORF)长度均与Toledo株相同 ,为 72 3bp ,编码2 4 1个氨基酸的蛋白。DNA序列变异均为碱基替换 ,不同临床分离株UL136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在核苷酸水平为 97.7%~ 99.3% ,氨基酸水平为 96 .6 %~ 99.1%。UL136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变异率为 0 .83%~ 3.3%。二级结构预测分为两种构象。大多数HCMVUL136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 ,仅几个位点在一些分离株中存在缺失或新增。Toledo株及 12株临床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4 5J最接近Toledo株。结论 12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UL136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 ,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未发现不同临床?
- 阮强卢颖何蓉吉耀华齐莹刘庆陈淑荣马艳萍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态性先天性感染
- 人巨细胞病毒UL138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UL1 38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HCMV先天感染不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0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1 38全序列PCR扩增 ,对 1 6株进行HCMV UL1 38基因全序列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 :30株临床分离株中有 2 0株UL1 38基因PCR扩增阳性。 1 6株临床分离株HCMV UL1 38开放阅读框架及编码蛋白的重要功能基团均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 :除 2 0M外 ,先天性巨结肠株只存在于 2a型 ,而小头畸形株仅存在于 2b型。结论 :HCMVUL1 38基因高度保守 ,但存在一定的多态性。
- 马艳萍阮强齐莹何蓉卢颖吉耀华刘庆陈淑荣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态性
- 人巨细胞病毒DNA序列多态性及其意义
- 2004年
- 卢颖阮强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DNA病毒HCMVDNA序列疱疹病毒亚科
- 人巨细胞病毒UL138~142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 ,HCMV)UL138~UL14 2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HCMV先天感染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UL138~UL14 2基因全序列PCR扩增 ,对扩增阳性的标本进行全序列的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 HCMV临床分离株的UL138、UL14 2ORF(openreadingframe)高度保守 ;UL139ORF呈现高度多态性 ,可被明确划分为 3个基因型 ,且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序列的 5′端 ;所有临床分离株的UL14 0ORF在Toledo株第 174位核苷酸处插入 1个胞嘧啶核苷酸 ,其ORF较Toledo株增加了 2 31个核苷酸 ;所有临床分离株的UL14 1ORF在Toledo株第 2 2 7位核苷酸处缺失了 1个胸腺嘧啶核苷酸 ,故形成UL14 1a及UL14 1b 2个新的ORF。HCMV临床分离株的UL14 0蛋白较Toledo株新增了ScAMP磷酸化和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 ,其它基因编码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域相对保守。结论 HCMV临床分离株UL139ORF的 5′端呈现高度多态性 ,而且被明确地分成 3个基因型 ,故其可能在HCMV先天感染的致病性差异方面起一定作用 ;尚未发现UL138~UL14
- 齐莹卢颖马艳萍阮强何蓉吉耀华刘庆陈淑荣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基因多态性先天感染聚合酶链反应
- 人巨细胞病毒UL139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研究
-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39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HCMV先天感染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DNA为阳...
- 齐莹阮强何蓉卢颖吉耀华马艳萍刘庆陈淑荣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内毒素休克小鼠一氧化氮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小鼠一氧化氮(n itric oxide,NO)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5个实验组(5个时间点,n=6)。实验组应用LPS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并分别于LPS给药后0.5h,2h,6h,12h,24h测定肝组织匀浆NO水平,并取肝细胞分离纯化,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肝组织匀浆NO水平从0.5h到6h逐渐升高,6h达高峰(P<0.01),6h到24h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正常对照组凋亡率为2.33%,LPS五个时间组凋亡率平均分别为10.34%,21.65%,26.12%,30.12%,36.51%,LPS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在LPS注射2小时开始升高,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结论NO的大量产生早于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凋亡,可能在内毒素休克早期诱导肝细胞凋亡和肝损伤。
- 卢颖李会李淑华金艳书李宏伟吴学敏王欣煜
-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细胞凋亡一氧化氮
- 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5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被引量:4
- 2003年
- 卢颖阮强何蓉齐莹吉耀华刘庆陈淑荣刘兰青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人类巨细胞病毒临床低传代分离株
- 玉竹提取物A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一氧化氮水平影响的量效依赖性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的醇提取物玉竹提取物A对内毒素血症小鼠72h存活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1/03在锦州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选用6~8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150只。1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2组:Ⅰ组100只,Ⅱ组50只。②将Ⅰ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潘兴瑜教授提供)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5只。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玉竹提取物A0.5,1,2g/kg,1次/d,连续7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h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组应用内毒素腹腔注射(10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记录小鼠72h存活率。③Ⅱ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干预措施同Ⅰ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内毒素给药后6h采血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化学比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④组间显著性检验应用单向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选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DunnetT3法。结果:昆明种小鼠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72h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间72h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呈量效依赖性(P<0.01),玉竹提取物A中、高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玉竹提取物A低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玉竹提取物A能够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72h存活率;玉竹提取物A可明显�
- 卢颖李会金艳书李淑华李宏伟
- 关键词:玉竹内毒素类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玉竹提取物A
- 人巨细胞病毒UL139基因序列多态性
- 本文对人巨细胞病毒UL139基因序列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CMV-UL139基因序列呈现较高的多态性,而且被明确的分成三个基因型,故其可能在HCMV先天感染的致病上起一定作用。
- 齐莹阮强何蓉卢颖吉耀华马艳萍刘庆陈淑荣
- 关键词:基因测序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人巨细胞病毒UL142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2基因在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不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27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阳性的低传代分离株进行UL142全序列PCR扩增,阳性13株PCR产物进行UL142基因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27株分离株UL142PCR扩增,13株阳性,阳性率48.2%,以Toledo株为参考株序列比较表明,13株UL142可读框长度均与Toledo株相同,为921bp,编码307个氨基酸的蛋白。DNA序列变异均为核苷酸替换,不同临床分离株UL142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核苷酸水平为94.4%-95.9%,氨基酸水平为89.9%-99.6%。二级结构预测分为三种构象。大多数HCMV UL142蛋白重要功能基团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仅四个位点在一些分离株中存在缺失或新增。系统进化树分析:除Toledo株外,13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可分为3个基因组。结论13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142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未发现不同临床分离株UL142基因多态性与HCMV先天性感染不同疾病表现的关系。
- 卢颖阮强何蓉齐莹马艳萍吉耀华刘庆陈淑荣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多态现象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