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涯雯
- 作品数:41 被引量:246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BIS值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BIS条件下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BM、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12月,收集相关不同麻醉深度对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影响的文献,仔细阅读获取的文献摘要和全文,并对其参考文献进行追踪,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521例患者。有4篇文献(255例患者)比较了深麻醉状态(BIS 30~40)与常规麻醉状态(BIS 40~60)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深麻醉状态可降低POCD发生率(OR=0.40,95%CI 0.22~0.73,P=0.002)。有3篇文献(216例患者)比较了常规麻醉状态下BIS 40~50与BIS 50~60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BIS 40~50并不明显降低POCD发生率(OR=1.11,95%CI 0.24~5.24,P=0.9)。结论 深麻醉状态比常规麻醉状态下POCD发生率低,但由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及质量不足,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大样本及严谨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 岳芳吴涯雯张双全谭秀华陈戟陈友权
- 关键词:麻醉深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META分析
- 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XM)在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分为两组:DXM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麻醉诱导前10min开始使用DXM或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T1)、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及插管后1min(T4)、3min(T5)、5min(T6)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T2时最低,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MAP在T2、T4、T5、T6时升高(P<0.05);HR在T2、T3、T4、T5、T6时则降低(P<0.05)。结论 DXM能明显稳定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
- 黄玉玲吴涯雯陈友权陈士岭谭秀华李步龙
-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拟行外科矫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各25例。Ⅰ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Ⅱ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Ⅲ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Ⅳ组采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镇痛。比较四组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带气管导管时间、拔管后0.5 h血气分析值及乳酸(LAC),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组1、6、12、24、48 h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带气管导管时间、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Ⅰ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分别为(2.34±0.47)、(2.31±0.37)、(2.12±0.36)分,Ⅱ组分别为(3.79±0.49)、(3.61±0.51)、(3.37±0.47)分,Ⅲ组分别为(3.84±0.48)、(3.80±0.44)、(3.79±0.45)分,Ⅳ组分别为(4.96±0.81)、(4.87±0.84)、(4.79±0.72)分;术后第1~3天Ⅰ组FLACC评分均低于Ⅱ、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Ⅰ组Ramsay评分均高于Ⅱ、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的基本原则为既可术后早期迅速拔管,又可确保血流动力学平稳,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其中术后镇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镇痛镇静有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彭粤吴涯雯
- 关键词:术后镇痛舒芬太尼
- 基于网络平台的麻醉学PBL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1
- 2011年
- 麻醉学是一门高风险学科,麻醉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将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因此,麻醉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电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为PBL教学模式网络化提供了基础。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麻醉学教学实践的探讨,为麻醉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 曾静贤吴涯雯
- 关键词:麻醉学网络PBL教学模式
- 46例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特点,探寻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分析,并做如下处理:充分给氧;对于血压、心率平稳的患者,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02~0.025mg/kg,同时复合静脉注射异丙酚0.4~0.5mg/kg;对于低血压、心率极不平稳的患者,静注咪唑安定0.05~0.10mg/kg并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推注芬太尼2μg/kg。结果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基本恢复安静;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无过敏性皮疹、低血压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氟哌利多可用于控制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但使用时剂量不宜过大。另外,部分患者可试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或异丙酚,但应注意两者均可加重呼吸抑制。
- 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郡兴陈浩文苏志源
- 关键词: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谵妄
- 瑞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方法: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异氟烷麻醉,治疗组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形成后血压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较为有效。
- 何知广吴涯雯
- 关键词:瑞芬太尼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
- 小剂量异丙酚对不同温度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麻醉深度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异丙酚在浅低温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浅低温组(I组)和中低温组(Ⅱ组)各20例。患者入室后行心电、有创血压、Narcotrend监测。两组患者在锯胸骨前间断推注芬太尼30~50μg/kg,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并丙酚0.2mg/(kg·h)静脉持续输注。I组采用浅低温,鼻温控制在33—35℃;1I组采用中低温,鼻温控制在29~31℃,维持平均动脉压(MAP)40~60mmHg(1mEHg=0.133kPa),控制血细胞比容(Hct)在30%~35%之间。记录CPB前5min(To)、CPB开始后5min(T1)、CPB开始后30min(T2)、停CPB时(T3)、停CPB后15min(T4)共5个时间点的Narcotrend NI指数、鼻咽温度(T)、MAP和Hct值。结果组内比较:I组患者的NI、T、Hct和MAP在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NI在T0和T4时要高于T1、T2和T3(P〈0.05),在T2时低于T0、T1、T3和T4(P〈0.05)。组间比较:T2时点的NI在I组比Ⅱ组高(P〈0.05)。两组患者T、Hct和MAP在各时间点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低温相比,浅低温冠状动脉搭桥期间的麻醉深度变化不大。
- 曾静贤李珏吴涯雯
- 关键词:麻醉深度冠状动脉搭桥术
- Narcotrend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Narcotrend监测不同麻醉深度下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OVID、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收集研究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仔细阅读文献摘和全文,并对其参考文献进行追踪,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有纳入8篇文献,共包括7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深麻醉状态(NTS E0~E1)术后第1天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状态(NTS D0~D1)(OR=0.21,95%CI0.13~0.35,P<0.000 01);(2)深麻醉状态(NTS E1)术后7天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状态(NTSD0)(OR=0.45,95%CI 0.23~0.91,P=0.03);(3)常规麻醉状态中NTS D2术后7 d 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NTS D0(OR=0.42,95%CI 0.24~0.71,P=0.001)。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深麻醉状态比常规麻醉状态对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低。
- 梁少玲吴涯雯丁瑞文谭秀华卫晓丰李步龙
- 关键词:麻醉深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META分析
- 注射用血凝酶对硬膜外穿刺出血的疗效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对硬膜外穿刺及置管中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发现硬膜外腔出血的患者,无明显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血凝酶,对照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观察止血效果及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止血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能有效地终止硬膜外穿刺及置管引起的硬膜外腔出血。
- 陈浩文吴涯雯詹鸿陈友权林定
- 关键词:出血穿刺术血凝酶硬膜外腔
- 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被引量:3
- 2011年
-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致残或其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还会增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等。医院麻醉工作关系到广大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为此,作者就"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这一问题做一初步讨论。
- 吴涯雯曾静贤陈友权张双全陈郡兴谭秀华
- 关键词:麻醉学风险管理风险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