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继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429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降雨
  • 11篇水土
  • 11篇土壤
  • 10篇坡面
  • 9篇水土流失
  • 6篇模拟降雨
  • 5篇土壤侵蚀
  • 5篇产沙
  • 4篇生态
  • 4篇水土流失综合...
  • 4篇细沟
  • 4篇黄土坡面
  • 3篇雨强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风蚀
  • 3篇泥沙
  • 3篇农牧
  • 3篇农牧交错区
  • 3篇片蚀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市水利规...
  • 2篇北京市水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北京市水土保...

作者

  • 41篇和继军
  • 30篇蔡强国
  • 12篇孙莉英
  • 8篇方海燕
  • 6篇王学强
  • 3篇余新晓
  • 3篇王硕
  • 3篇李小娟
  • 3篇贾国栋
  • 3篇宫辉力
  • 3篇张端
  • 2篇刘松波
  • 2篇唐泽军
  • 1篇李杨
  • 1篇郭琳
  • 1篇徐振剑
  • 1篇曹温庆
  • 1篇张可
  • 1篇陈蓓蓓
  • 1篇朱琳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怀柔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环境效应分析
2008年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市怀柔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怀柔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构、功能以及水土保护效益。分析结果认为,降雨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外营力,怀柔区近几年的降雨特征表明,该区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性大,但降雨侵蚀力基本上呈现从中南部向南北部递减的趋势。2005—2006年监测数据表明,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污染物流失强度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重点治理区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相对于重点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仍然偏大,说明这个区域的水土保持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强。该区2006年的降雨量小于2005年的降雨量,而不同区域的径流强度却大于2005年径流强度,说明水土保持三道防线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泥沙,实现清水出沟的效果。
蔡强国和继军王学强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雨强度降雨侵蚀力环境效应
极缓坡黄土坡面片状侵蚀及其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2023年
随着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极缓坡耕地成为当地受生产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区域,其土壤侵蚀规律应得到关注。基于此,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在90 mm/h雨强、两种坡度(2.5°和5°)和两种坡长(5 m和10 m)情况下,对两种土壤(安塞土和绥德土)的片状侵蚀特征及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安塞土相比,绥德土的产流和径流增加速度快,有较高径流率和含沙量,且易发生细沟。安塞土在径流稳定前的平均径流率和含沙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6~8.61 L/min和0.80~9.26 g/L,径流稳定后两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6~11.69 L/min和0.46~2.88 g/L;绥德土径流稳定前后平均径流率和含沙量的范围分别为3.94~12.75 L/min、2.13~10.64 g/L和4.51~15.02 L/min、1.20~4.51 g/L。两种土壤的含沙量与径流率的关系可以用线性递减函数和含沙量作为常数两种线性关系进行表征。雷诺数和径流功率与径流率呈明显稳定的线性递增函数关系;径流流速和弗劳德数随径流率增加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但波动性较大;径流剪切力随径流率变化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总体上对于片蚀,雷诺数和径流功率是最能用以表征土壤侵蚀的水动力学参数,其次是径流流速和弗劳德数,再者是径流剪切力。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土壤侵蚀模型参数提供理论参考。
刘松波孙莉英和继军和继军蔡强国蔡强国
关键词:片蚀黄土高原水动力学参数模拟降雨
张家口地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配置效应评价被引量:14
2009年
该文以张家口各个地貌类型区水土流失监测站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配置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地貌类型区,总体的趋势是坡耕地组中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最好,蓄水拦沙效益均达到90%以上,其次是经济林,再者是人工种草;荒坡地组中植被措施结合水平沟、鱼鳞坑整地形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基本在75%以上,自然封禁和人工种草的水土保持效益次之,且空间和年际之间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降雨条件的差异影响到植被生长的质量,其次是土壤本身的特征的差异。因此,采取封禁措施治理的初期不能简单依靠生态自身的修复,必须辅助以工程措施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
和继军蔡强国方海燕陈晓安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泥沙
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4
2010年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暴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舟曲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对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认为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是灾害发生的潜在原因,突发性强降雨是诱发灾害的动力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加剧了灾情的损失和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地质灾害基础研究,强化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施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网等防治舟曲及类似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方海燕蔡强国李秋艳孙莉英和继军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
次降雨条件下坡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62
2012年
以野外径流小区的次降雨产流产沙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随坡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性质的差异对坡面产流随坡度而变化的影响较小,在研究区的6场次降雨中,坡面产流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坡面径流量均随坡度增大而增大,但坡面径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较弱,这主要由降雨量与入渗量之间的转化程度所决定;次降雨性质对不同坡度的坡面产沙规律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存在临界侵蚀坡度,但临界坡度不是唯一值,而是随着降雨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临界侵蚀坡度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临界坡度较大时,坡面产沙量随坡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也往往较大.
和继军蔡强国刘松波
关键词:次降雨土壤侵蚀
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坡面处理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适的坡面措施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坏境。论文通过对石匣小流域不同处理的径流试验小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坡面综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坡耕地、开荒地相比,梯田和水平条可以有效地拦蓄地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沙率可达64.83%-91.81%,并且阴坡上的水平条的蓄水保土作用好于阳坡,有土埂的大水平条的减水拦沙效率好于无土埂的水平条;综合水保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更高,对径流量的拦蓄率高达96.21%-99.38%,并且进行综合措施处理的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都小于水利部发布的北方土石山区允许土壤流失量200 t/km^2.a;对坡面的自然封禁能够有效地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同时由于综合水保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不明显。
和继军蔡强国路炳军王学强
关键词:侵蚀模数水保效益密云水库
语言与生态的辨证统一
2020年
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语言学家发现一些与语言相关的因素正促使生态不可持续。探讨语言与生态之间的联系和辨证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审视生态问题,能为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提供新的思路:保护语言多样性和拯救濒危语言或将成为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和语言规划可以防止生态不利话语的传播;建立以生态为中心的生态哲学观,从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层面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
李杨和继军张端
关键词:语言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土壤风蚀及PAM防治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壤风蚀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研究土壤风蚀及其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研究采用室内风洞实验,实验用土有两种,均取自内蒙古农牧交错区...
和继军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土壤风蚀风洞试验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坡面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21年
降雨强度、坡长、坡度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重要因素。为定量分析降雨强度、坡长、坡度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黄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2个坡长(5、10 m)、3个坡度(5°、10°、15°)、2个降雨强度(60、90 mm·h^(-1))下安塞黄土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坡长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减小,与60 mm·h^(-1)相比,90 mm·h^(-1)下缩短5.7~18 min;10°坡度上的径流起始时间最快。随降雨历时延长,产流率先快速增加,最终逐渐稳定在某一产流率值上下波动;产沙率在产流初期短时间内突然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再逐渐达到稳定。产流率和产沙率随坡长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坡度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降雨强度、坡长和坡度的增加,总产沙量相应增加。在降雨强度90 mm·h^(-1)时,坡长和坡度分别为10 m和15°的坡面产生了细沟,导致总侵蚀量最大(11885.66 g)。降雨强度为60 mm·h^(-1)时,随着坡长增加单位面积侵蚀量减小,在5~10 m坡段存在临界侵蚀坡长。坡长、坡度和降雨强度对坡面径流过程均有促进作用,降雨强度、坡长和两者之间交互作用对产流率和总侵蚀量的贡献率较大,其中,对产流率贡献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降雨强度,贡献率为49.8%;坡长对总侵蚀的贡献率最大,为37.8%。
刘冉余新晓蔡强国孙莉英孙莉英方海燕和继军
关键词:黄土坡面影响因素模拟降雨贡献率
红壤丘陵区水保措施在不同坡度坡耕地上优化配置的探讨被引量:23
2007年
红壤丘陵区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比较严重的,选择适当的治理措施,对于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研究了耕作措施、梯田措施、植物篱措施在坡耕地不同坡度上的蓄水保土效益。得出以下结论:坡度对3种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随着坡度的增大,不同措施的效益会随之减小。耕作措施一般在0°~5°能够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梯田措施能够在0°~15°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而植物篱措施只要在〈250的坡耕地都能够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从而建立了在0°~5°、5°~15°、15°~25°3个坡度级别的坡耕地上分别采用以耕作措施、梯田措施、植物篱措施为主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在〉25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的红壤地区的坡耕地的治理优化配置方案,可以达到既防止水土流失又节约资源的效果。
王学强蔡强国和继军
关键词:坡度坡耕地耕作措施植物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