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福全

作品数:77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10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重离子
  • 11篇细胞
  • 11篇辐照
  • 10篇质粒
  • 10篇质粒DNA
  • 8篇DNA损伤
  • 7篇质子
  • 7篇中子
  • 6篇射线
  • 6篇束流
  • 6篇重离子辐照
  • 6篇离子辐照
  • 6篇均匀性
  • 6篇Γ射线
  • 5篇单粒子
  • 5篇玉米
  • 5篇生物学
  • 5篇双链
  • 5篇双链断裂
  • 5篇探测器

机构

  • 64篇中国原子能科...
  • 10篇河北工业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5篇孔福全
  • 48篇隋丽
  • 30篇赵葵
  • 24篇刘建成
  • 22篇王潇
  • 22篇倪嵋楠
  • 13篇杨明建
  • 10篇蔡明辉
  • 10篇郭继宇
  • 10篇郭刚
  • 8篇沈东军
  • 6篇罗红兵
  • 6篇路秀琴
  • 6篇杨磊
  • 6篇张小玲
  • 4篇史晓佩
  • 4篇刘录祥
  • 4篇周平坤
  • 4篇展永
  • 4篇史淑廷

传媒

  • 8篇原子核物理评...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激光生物学报
  • 3篇核技术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第三届生物物...
  • 2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载人航天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多重示踪技术研究正常鼠和肿瘤鼠的微量元素代谢(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25 MeV/u40Ar +Se中能重离子核反应,制备包含24种元素在内的多重示踪剂,通过对元素γ谱的分析,研究了正常鼠和肿瘤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及代谢。Mg,Sr, Ga, As,Sc, V, Cr, Mo, Co,Fe, Y,Zr, Nb和Ru等元素在肿瘤鼠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排泄时间与正常鼠不同。肿瘤鼠与正常鼠相比,Na, Mn,Fe和Co的排泄变化较大,肿瘤鼠的排泄率较正常鼠高;而Ca, Y,Zr和Mo的排泄率肿瘤鼠则较正常鼠低;在正常鼠脏器、组织和血液样品中测出了Na,Rb,Ga,Sc, As,Zn, V,Cr, Mn,Co,Fe、Y,Zr, Tc, Ru, Ag和In等17种元素,肿瘤鼠检测出了除Zn和As之外的其它15种元素。几乎所有的元素在正常鼠中的吸收均比肿瘤鼠高。大部分元素分布在肝、肾和毛皮以及实体瘤中,而Fe和Na在肿瘤组织则没有检测到。
王潇张翔秦芝孔福全赵葵
关键词:微量元素代谢
胶质瘤细胞系摄取BPA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BPA(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isphenol A)浓度和温度对胶质瘤细胞系摄取和析出10B的影响。方法:将C6和U251两种胶质瘤细胞系,及大鼠正常脑胶质细胞培养在含不同浓度BPA(10B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μg/mL)的培养基中24 h后,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细胞内硼的含量;将C6细胞培养在含不同浓度BPA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更换为不含10B培养基,在不同温度条件(4、25、37℃)下继续培养,并分别于换液后的1、2、3 h,用ICP-AES方法检测细胞内的硼含量。结果:细胞内硼浓度随培养基中BPA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胶质瘤细胞内10B浓度约为正常胶质细胞的2.2倍;温度越高,细胞内硼析出速度越快。结论:BPA对胶质瘤细胞系具有一定亲和力;细胞对10B的析出速率具有温度依赖性。
杨磊王潇隋丽孔福全郝小娟郑洁莹马南茹崔素珍刘权卫赵葵
关键词:硼中子俘获疗法BPA胶质瘤细胞系
快中子诱发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
2012年
目的:以14 MeV快中子照射体外培养的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研究快中子诱发U251的相关生物效应;方法:快中子照射U251细胞,吸收剂量分别为1、3、5、7 Gy,辐照后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生长曲线以及周期变化等相关指标;结果: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上升,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24 h,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照射后48 h,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变缓;结论:快中子为高LET射线,与相关文献报道的γ射线相比,快中子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效应。
杨磊王潇孔福全隋丽崔素珍郑洁莹马南茹赵葵
关键词:快中子U251细胞生物效应
重离子所致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γH2AX焦点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DNA双链断裂(DSB)是电离辐射所致基因组DNA的主要和最严重的损伤类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能比较特异地在DSB处形成焦点,是DSB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比较了重离子~7Li、^(12)C与γ射线辐照小鼠MEF细胞诱发γH2AX焦点的规律特征。结果显示,诱发形成的平均每个细胞的γH2AX焦点数目与照后时间相关,表达峰值出现在照后2 h,但不同类型辐射高表达的持续时间不同。在相同剂量下,致焦点形成率与辐射的LET值相关,LET值越高,形成率越大。γ射线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照后时间无明显变化,高LET重离子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时间变化先增加后减小;与低LET的γ射线相比,高LET辐射诱发的焦点平均尺寸明显变大,LET越高焦点尺寸越大且保持时间越长。
隋丽王豫关华孔福全周平坤
关键词:基因组稳定性DNA双链断裂DNA修复重离子
带电粒子致细胞失活的理论模型(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经辐射损伤后细胞失活或存活的理论模型及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工作。重点考虑了径迹结构和能量沉积特点的新的细胞失活模型。在径迹结构模拟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DNA损伤谱,同时把径迹结构得到的损伤谱与细胞存活联系起来,初步在分子水平上理解了细胞失活或存活的机制。
曹天光马云志孔福全杨明建卓益忠
关键词:存活率DNA损伤
不同LET辐射诱导的DNA集簇性损伤研究
集簇性损伤是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含双链断裂(DSB)的损伤即是集簇性损伤的一种,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损伤.在细胞修复的过程中,非双链断裂(non-DSB)的簇损伤位点,若未能完全修复则可能形成附加的DSB...
隋丽孔福全周平坤王豫
γ射线诱导DNA损伤中DNA浓度和剂量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在进行辐射致DNA损伤中,DNA浓度和剂量率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利用γ射线在不同的剂量率下对不同浓度的质粒DNApUC19水溶液进行了辐照,利用凝胶电泳对辐照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剂量下被辐照的DNA样品,随浓度的降低DNA损伤越来越严重;通过分析软件和理论公式得到的每个DNA上的双链断裂数随着DNA浓度的变化呈现为非线性趋势。
孔福全王潇倪嵋楠隋丽杨明建赵葵
关键词:Γ射线DNA损伤剂量率
重离子辐射中直接和间接作用致DNA损伤研究
<正>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大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电离辐射致生物学效应的最重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水辐解产生自由基)可引起DNA多种类型的损伤,如碱基损伤、糖基损伤、单链...
隋丽赵葵郭继宇孔福全蔡明辉杨明建
文献传递
充分提取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分提取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方法,其包括将贴壁细胞进行超声裂解,其中,所述超声裂解的时间为2分30秒‑3分30秒,功率为30W‑60W,频率为15KHz‑30KHz,振幅为25‑40μm,超声开1‑5秒关4‑8秒,...
马立秋隋丽孔福全刘建成龚毅豪王巧娟
文献传递
质子诱导AHH-1细胞PIG3基因的mRNA表达和细胞周期改变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利用串列加速器加速的21MeV的质子束流对人正常淋巴细胞AHH-1进行辐照,研究了质子诱导AHH-1细胞PIG3基因的mRNA表达量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显示,质子辐照后,PIG3基因mRNA的表达量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很好的剂量相关性。在不同的剂量点下,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大致相似,峰值出现的时间点除8Gy剂量点出现在12h外,其他剂量点均在照后6h达到。理论拟合曲线和实验数据也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在每个剂量点下,G2/M期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PIG3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生物剂量计的应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孔福全马南茹隋丽王潇刘晓丹张小玲刘建成周平坤
关键词:质子生物剂量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