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丽

作品数:91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生物学
  • 16篇理学
  • 15篇医药卫生
  • 7篇核科学技术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1篇重离子
  • 17篇质粒
  • 16篇质粒DNA
  • 14篇细胞
  • 11篇质子
  • 10篇双链
  • 10篇双链断裂
  • 10篇DNA损伤
  • 9篇原子力显微镜
  • 9篇射线
  • 9篇加速器
  • 9篇辐照
  • 8篇Γ射线
  • 7篇中子
  • 7篇串列加速器
  • 6篇重离子辐照
  • 6篇离子辐照
  • 6篇均匀性
  • 6篇DNA双链断...
  • 5篇束流

机构

  • 82篇中国原子能科...
  • 11篇河北工业大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83篇隋丽
  • 48篇孔福全
  • 42篇赵葵
  • 33篇倪嵋楠
  • 32篇刘建成
  • 21篇郭继宇
  • 20篇王潇
  • 13篇梅俊平
  • 13篇郭刚
  • 12篇杨明建
  • 10篇路秀琴
  • 10篇蔡明辉
  • 9篇周平
  • 8篇罗红兵
  • 6篇周平坤
  • 6篇展永
  • 6篇吴秀坤
  • 6篇杨磊
  • 6篇张小玲
  • 4篇史晓佩

传媒

  • 9篇原子能科学技...
  • 7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核技术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9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随机断裂模型对^(7)Li离子致DNA链断裂碎片长度分布的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用随机断裂模型分析了重离子电离辐射致质粒DNA双链断裂(dsb)的片段长度分布,随机断裂模型中的u为平均每个DNA上的双链断裂数,并可直接由实验得到.分析表明在低剂量时,随机断裂模型都不能描述DNA的碎片分布.在较高剂量时,随机断裂模型可以较好地符合实验结果,说明了在较大剂量情况下,重离子诱发的DNA碎片的长度分布具有随机统计性质.
孔福全赵葵展永曹天光倪嵋楠隋丽蔡明辉卓益忠
关键词:DNA链断裂DNA双链断裂电离辐射统计性质重离子高剂量
不同能量中子致AHH-1细胞PIG3表达和周期改变研究
p53是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下游的基因PIG3是DNA损伤诱导基因,在P53蛋白的转录调控机制以及许多生理与细胞病理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老化等,一些研究表明PIG3有望成为新的生物剂量计...
隋丽张小玲孔福全
关键词:细胞周期改变生物剂量计
低能带电粒子引出的隔离窗结构及装置
一种低能带电粒子引出的隔离窗结构及装置,上述隔离窗结构包括:用于与真空腔室连接的密封件、密封薄膜以及网格状的内衬结构。密封件设置有开口,密封件的外侧为大气环境,密封件的内侧用于形成真空环境。密封薄膜固定于密封件上并遮挡于...
隋丽郭刚孔福全刘建成龚毅豪
文献传递
重离子所致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γH2AX焦点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DNA双链断裂(DSB)是电离辐射所致基因组DNA的主要和最严重的损伤类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能比较特异地在DSB处形成焦点,是DSB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比较了重离子~7Li、^(12)C与γ射线辐照小鼠MEF细胞诱发γH2AX焦点的规律特征。结果显示,诱发形成的平均每个细胞的γH2AX焦点数目与照后时间相关,表达峰值出现在照后2 h,但不同类型辐射高表达的持续时间不同。在相同剂量下,致焦点形成率与辐射的LET值相关,LET值越高,形成率越大。γ射线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照后时间无明显变化,高LET重离子诱发的γH2AX焦点尺寸随时间变化先增加后减小;与低LET的γ射线相比,高LET辐射诱发的焦点平均尺寸明显变大,LET越高焦点尺寸越大且保持时间越长。
隋丽王豫关华孔福全周平坤
关键词:基因组稳定性DNA双链断裂DNA修复重离子
生物样本辐照用7Li离子束流特性诊断研究
Li离子属于高LET辐射,是辐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使用的重离子射线之一,它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与低LET辐射相比,高LET辐射通过直接作用于生物的靶分子DNA,而诱发更为复杂、严重、不易修复的DNA损伤...
张小玲隋丽孔福全
关键词:辐射生物学
不同LET辐射致DNA集簇性损伤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辐照质粒DNA构象变化的分子模型,以DNA糖苷酶Fpg和AP核酸内切酶EndoIII识别并切割辐射所致DNA碱基损伤,将其转换为DNA断裂损伤,通过电泳分析DNA分子构象变化,研究比较γ射线、质子和7Li离子诱发DNA集簇性损伤。50Gy以上高剂量γ辐射对质粒DNA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单链断裂(SSB)和很少比例的双链断裂(DSB),并能产生一定水平的集簇性损伤。相比之下,高能质子束和高LET的7Li离子直接所致DNA的断裂损伤以及所产生的集簇性碱基损伤比γ射线的要严重,质子10Gy照射就可诱发明显的集簇损伤。
徐辉辉隋丽刘晓丹汪黎王潇王豫徐勤枝周平坤
关键词:重离子质子Γ射线
不同能量中子致AHH-1细胞PIG3表达和周期改变研究
p53是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下游的基因PIG3是DNA损伤诱导基因,在P53蛋白的转录调控机制以及许多生理与细胞病理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老化等,一些研究表明PIG3有望成为新的生物剂量计...
隋丽张小玲孔福全
关键词:细胞周期改变生物剂量计
文献传递
HI-13串列加速器生物样品辐照用新终端~7Li离子束流监测诊断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7Li离子属于高LET辐射,是辐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常用的重离子射线之一,它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在辐射诱变育种等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实验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R20支线生物用新终端上进行,对43 MeV^7Li离子束照射野大小、均匀性和监测注量的准确性进行测量和评估,结果表明:5.0 cm×5.0 cm范围内照射野均匀性达到91.2%;4.2×10~4~1.5×10~5particles/cm^2/s注量率范围内,两种不同探测器测得的注量率变化呈线性关系,闪烁体探测器监测的注量与CR39探测器测得的绝对注量的误差小于10%。这些束流特性能够基本满足辐射生物学实验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与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或辐射诱变育种中~7Li离子的辐射生物学相关研究。
隋丽张小玲孔福全沈东军刘建成
AFM的DNA样品制备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AFM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无疑是样品的制备。本文介绍DNA样品制备的几种主要方法,通过实验发展了两种适合对DNA及其碎片进行长度测量和做统计分析的制样方法,它们分别采用APS-云母和纯云母为衬底。这两种方法不仅丰富了DNA样品制备方法,对推广AFM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蔡明辉赵葵展永倪嵋楠隋丽孔福全杨明建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质粒DNA云母
微重力和7Li离子辐射致Hela细胞的协同损伤效应研究
<正>在长期载人航天中,除失重外,空间辐射对人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其中空间辐射危害,需考虑的关键粒子是质子和重离子。深入了解空间辐射环境特点及危害程度,对保
王潇孔福全张雪峰史晓佩隋丽倪嵋楠赵葵
关键词:微重力重离子辐照HELA细胞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