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蔷蔷 作品数:26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学前儿童主动学习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2017年 作为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学习对个体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奠基作用。为了帮助幼儿园教师观察、识别和支架学前儿童主动学习品质的发展,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并置和比对建构了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关键发展指标体系,包含5个基本维度,11个关键发展指标和33个针对关键发展指标的发展阶段描述。其中5个基本维度分别是: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往和主动合作;11个关键发展指标是:适应融入、计划选择、善于观察、喜欢提问、敢于尝试、问题解决、目标坚持、乐于接触、互动表达、冲突解决和分工协作。 霍力岩 孙蔷蔷 陈雅川西方经典学前教育模式解读系列十一 光谱方案的形成动因和基本理念 被引量:1 2017年 光谱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改进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以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塔夫茨大学费尔德曼教授的非普遍性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课程和评估方案。它随着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而发展,是在实践中落实多元智力理论价值的结果。在批判传统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评估方式的同时,光谱方案旨在了解儿童的多种智力表现和多种学习方式,从多种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倡在了解并评估每一个儿童的智力、风格和倾向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活动材料,支持儿童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光谱方案 形成动因 多元智力理论 个性化学习 美国学前教育项目质量评价:内容、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8 2016年 学前教育项目质量评价作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高宽课程的质量评价工具,包含对幼儿园的班级评价和机构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内容,体现了引导教育质量提升的目的观、鼓励评价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的主体观、强调过程质量改进的路径观、重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观等特点。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启示在于:开发以改进质量为目标的全国性评价工具;鼓励教师、家长等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评价;设计以过程性质量为主的综合性评价内容;运用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法。 霍力岩 房阳洋 孙蔷蔷高宽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被引量:1 2017年 一、高宽课程模式的特点
1.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作为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核心要义,也是高宽课程的核心发展目标。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就提出“迈向学习型社会”,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课程质量 儿童发展 活动环境 学前儿童 教育指导纲要 早期教育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被引量:1 2017年 一、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1.课程内容:依据三个适宜性的知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全美幼教协会)所提出的发展适宜性指导方针指出要构建既关注教育内容又关注教育方法的适宜性课程。因此,在设计真实有效的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时,必须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知识:"关于幼儿在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中如何进行学习的知识。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课程模式 适宜性 教育协会 课程内容 教育内容 教育方案 西方经典学前教育模式解读系列十二 光谱方案的特点和实践应用 2017年 一、光谱方案的特点
从光谱方案的内容来看,光谱方案的特点主要有四:其一是,模糊课程与评价界限,课程与评估相结合;其二是,在课程结构上,体现了教与学的结合,是对学术型课程和建构型课程的过渡与综合;其三是,将主题课程与活动区课程相结合;其四是,提供以强项带动弱项的教育新视角。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光谱方案 课程结构 学术型 活动区 教育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将中国与其他15个发展中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入园率、公立幼儿园比例、学前教育投入和师幼比四项指标上中国皆均处于中等水平。中国应继续通过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增加公共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及全面提高师幼比等措施,为提供公平且普惠的学前教育创造条件。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学前教育 入园率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理念、目标和内容 2017年 “发展适宜性实践”由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全美幼教协会)提出,是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出现较为严重小学化倾向的背景下提倡的在尊重儿童基础上促进儿童发展的一套价值理念。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教育实践都遵循同样的模式,而是试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对不同特点的儿童,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适宜的教育实践也是不同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实施方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基于此,发展适宜性实践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学前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今日学前教育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适宜性 形成动因 课程模式 教育协会 儿童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本研究对中国与其他3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毛入园率、公立机构在园幼儿数、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数量、待遇等指标上,虽然中国近年来显著提升,但仍处于中等或落后水平。中国应继续通过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增加公共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及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等措施,为提供公平且普惠的学前教育创造条件。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一带一路 学前教育 入园率 高宽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和基本理念 被引量:1 2017年 高宽课程模式在我国曾被译为“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展开了著名的“向贫困宣战”运动,高宽课程模式是其中学前教育项目中的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构、解构与重构,高宽课程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优秀幼儿园课程模式,它的长效教育结果推进了我们对学前教育高效、长期和综合价值的认识,对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霍力岩 孙蔷蔷关键词:课程模式 形成动因 幼儿园课程 教育项目 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