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益民

作品数:58 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卡托普利
  • 11篇缓释
  • 8篇药物
  • 7篇药理
  • 7篇阿司匹林
  • 6篇微球
  • 5篇血管
  • 5篇生物粘附
  • 5篇缓释微球
  • 5篇降解性
  • 5篇合用
  • 5篇阿斯匹林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血管疾病
  • 4篇血管疾病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性
  • 4篇药理学
  • 4篇内皮
  • 4篇壳聚糖

机构

  • 28篇青岛科技大学
  • 18篇潍坊医学院
  • 15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包头医学院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淄博职业学院
  • 1篇昌邑市人民医...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58篇宋益民
  • 15篇周莉
  • 10篇高尔
  • 7篇张学成
  • 6篇李学坤
  • 6篇唐学玺
  • 5篇刘成圣
  • 5篇王有森
  • 5篇许兰芝
  • 5篇于乐军
  • 5篇范鸣浩
  • 5篇陈西广
  • 5篇孟祥红
  • 4篇吕欣然
  • 4篇石山
  • 4篇李媛媛
  • 3篇李增晞
  • 3篇康白
  • 3篇李江
  • 3篇戴功

传媒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巯甲丙脯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检测大鼠灌胃巯甲丙脯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CBSRCs)后巯甲丙脯酸(Cap)的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组,分别单剂量灌胃CBSRCs和巯甲丙脯酸普通片(COT)各5mg·kg-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度,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用t检验比较数据。结果:Cap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2.5~800μg·L-1(r=0.9987),最低检测限12.5μg·L-1,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8.60%。灌服CBSRCs和COT后tmax分别为(3.12±0.67)、(1.53±0.27)h,Cmax(722.97±133.68)、(1114.47±208.36)μg·L-1,t1/2α(1.88±0.38)、(1.15±0.21)h,t1/2β(3.76±0.75)、(2.87±0.59)h,CL(2.87±0.51)、(3.43±0.67)L·h-1,Vd(10.98±1.90)、(13.21±2.57)L,AUC0~t(4856.03±835.46)、(4616.29±915.49)μg·h·L-1,MRT(5.53±1.03)、(3.71±0.66)h,各参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Cap浓度的方法稳定,结果准确可靠;与普通制剂比较,CBSRCs具有缓释和长效性。
宋益民范鸣浩张丽张学成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缓释胶囊血药浓度药动学
阿司匹林、卡托普利单用和合用对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静脉内给予NS或Asp1.25,或Cap0.5mg·kg^-1对兔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加大剂量,静脉内单用Asp2.5,5mp·kg~-1或单用Cap1,2mg·kg~-1或Asp与Cap二者合用1.25+0.5,2.5+1mg·kg~-130min后,BV,PV,HCT及Fib明显降低,EEM明显提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且AsP与Cap合用呈协同效应。Asp,Cap降低BV可能与PV,HCT,Fib下降及EEM提高有关。
宋益民张义军王秀美刘之俊王锡岭王有森
关键词:阿司匹林卡托普利联合用药
茶色素对豚鼠离体心肌氧自由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观察茶色素(Tea Pigment,TP)对离休豚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将豚鼠右室前乳头肌,置于Tyrode液恒温浴槽中,通O_2(95%)和CO_2(5%)混合气体。实验组加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X-XOD)产生氧自由基诱发乳头肌氧化损伤;另一组在加X-XOD之前5min先加入TP25mg·L^(-1)。分别观察各组心室乳头肌的生理特性变化,最后测定各标本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TP能显著对抗氧自由基损伤诱导的心肌生理特性的变化,对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及MDA含量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由此推论TP对豚鼠离体心肌氧自由基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李宁韩慧蓉王尊哲宋益民唐可欣
关键词:茶色素药理学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种卡托普利复合几丁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一种卡托普利复合几丁聚糖缓释微球的制作方法,采用几丁聚糖衍生物和胶原衍生物为辅料,先分别溶解得到几丁聚糖衍生物的溶液和胶原衍生物的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胶原衍生物溶液和几丁聚糖衍生物溶液混合,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卡托普利粉,...
陈西广宋益民唐学玺刘成圣孟祥红于乐军
文献传递
阿斯匹林与钙拮抗剂联合应用的实验药理研究
宋益民
卡托普利及与阿斯匹林合用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及阿斯匹林(aspirin,Asp)皆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我室在研究中发现Cap及Asp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二者合用作用增强,呈协同效应〔1〕。本实验旨在观察Cap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以...
宋益民高尔周莉周莉
关键词:卡托普利阿斯匹林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网络多聚物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壳聚糖、明胶为载体材料,乳化交联法制备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网络多聚物缓释微球(Cap/CGNPMs), 以部分因子设计试验优化微球的制备处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700 000 Da)、药物与载体材料投料比(1∶4)、交联剂组成(甲醛+三聚磷酸钠)、交联度 (1∶0.75)、添加0.75%微晶纤维素为制备Cap/CGNPMs的较理想条件.按较理想处方和工艺制得的Cap/CGNPMs粒径分布范围为220~280 μm,包封率46.23±4.51%,载药量9.95±0.77% , 方法重现性好,体外释药试验证明,Cap/CGNPMs具有良好的缓释延效作用.
宋益民陈西广唐学玺刘成圣孟祥红于乐军
关键词: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乳化
药理学选修课考核方法初探
2003年
康白王金红高尔许兰芝张义军宋益民戴功冷萍
关键词:药理学医学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
蝎毒活性肽对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蝎毒活性肽对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及其蛋白质组学机制。方法用二向电泳、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达量有显著改变的蛋白质,Western blot测定血管内皮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网钙蛋白1前体和钙网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同型半胱氨酸组发现有11个蛋白点下调及1个蛋白点上调。与同型半胱氨酸组比,同型半胱氨酸+蝎毒活性肽组上调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网钙蛋白1前体,下调钙网蛋白前体的蛋白表达。结论靶蛋白的发现说明蝎毒活性肽可抵抗由高同型半胱氨酸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周莉宋益民唐学玺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质组学
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综述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骨架片""渗透泵片""纳米技术""缓控释制剂"等为关键词,在Elsevier期刊、清华大学镜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源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9-2014年口服缓控释系统的释药机制、剂型及制备技术等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51 055篇,其中有效文献237篇。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主要有扩散、溶蚀、溶出、渗透泵和离子交换等,常用剂型有骨架片、渗透泵片、胃滞留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定时脉冲胶囊等,最新的制备技术有纳米制剂技术、靶向制剂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半固体制剂技术等。结论: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仍需进一步研究。
齐晓丹马志鹏宋益民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骨架片渗透泵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