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通事
  • 8篇交通事故
  • 4篇后下部防护装...
  • 4篇防护装置
  • 3篇道路交通
  • 3篇道路交通事故
  • 3篇有限元
  • 3篇碰撞
  • 3篇仿真
  • 3篇车辆
  • 3篇车速
  • 2篇司法
  • 2篇斜支撑
  • 1篇行人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有限元法
  • 1篇运输工程
  • 1篇载荷
  • 1篇制动

机构

  • 10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西华大学
  • 3篇四川西华机动...
  • 2篇河南交通职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张志勇
  • 5篇潘少猷
  • 5篇冯浩
  • 3篇陈建国
  • 3篇张泽枫
  • 2篇叶新娜
  • 2篇黄海波
  • 2篇李丽莉
  • 1篇方建新
  • 1篇李平飞
  • 1篇张培锋
  • 1篇董大伟
  • 1篇张诗波
  • 1篇杨建军
  • 1篇王顺利
  • 1篇杨明
  • 1篇廖文俊

传媒

  • 10篇中国司法鉴定
  • 1篇拖拉机与农用...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发展概述被引量:17
2015年
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利用法医学、痕迹物证学、交通工程学、道路工程学、车辆工程学等专业知识,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交通要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检验、鉴定内容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可以基本分为以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物学等为基础的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类鉴定,以痕迹物证学、车辆工程学、交通工程学和计算机声像技术等为基础的道路交通事故技术类鉴定,以及综合利用以上两种鉴定类别的道路交通事故综合类鉴定,其鉴定项目主要包括交通参与者的驾乘关系鉴定、两轮车当事人骑行或推行状态鉴定、伤残和死亡与事故之间的关系鉴定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已经成为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重要手段,为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处理和审理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技术依据。
冯浩陈建国张志勇潘少猷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技术
交通事故中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及典型案例车速计算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针对导致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就车辆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方法对进行车辆技术状况检验的着手方面、要点做了相关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举例分析,对造成事故中的关键因素车速的计算及计算方法做了简要讨论。结果总结了进行整车配置、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灯光与信号系统与轮胎检验时需注意的要点。根据车速计算方法,得出一起追尾事故中某货车在事发时未达到高速公路最低限速的鉴定结论。结论进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时,需注意相关要点,以尽量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张志勇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速计算
有限元法在分析制动盘损坏原因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介绍有限元法在一起制动盘损坏原因鉴定中的实际应用,为同类型鉴定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在有限元软件中,对事故车辆损坏的制动盘进行建模。并依照实际情况设定两种边界条件,分别仿真计算出应力分布图。将应力分布图与制动盘的破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定制动盘的损坏原因。结果仿真计算得到两种不同的应力分布情况,其中一种与制动盘在事故中损坏的状况基本一致。由此确定,制动盘是在车体侧向碰撞固定物时损坏的。结论有限元法对交通事故鉴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潘少猷冯浩张志勇陈建国
关键词:有限元交通事故制动盘应力分析
基于两轴式车辆分析载荷对制动印痕产生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确定车辆载荷情况对制动印痕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根据接地印痕内的垂向载荷特性,利用汽车动力学原理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液压制动系统中无制动辅助装置的两轴式车辆进行分析。结果两轴式车辆的后轴比前轴更易产生制动印痕,满载时比空载时更易产生制动印痕。结论车辆在不同载荷状况下,各轴产生制动印痕的条件不同,事故分析、鉴定中需考虑事发时事故车的实际载荷情况。
潘少猷张志勇张泽枫冯浩
关键词:车辆载荷计算机仿真附着力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不同截面横梁在碰撞中的吸能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高速公路上轿车追尾大型车辆的事故时有发生,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横梁(以下简称横梁)缓冲吸能特性的好坏对减少后车人员伤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利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四种常见典型截面形状的后横梁建立碰撞仿真模型,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11567.2-2001)标准要求的碰撞试验条件下,进行碰撞仿真研究。结果应用此法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对常见的四种横截面横梁建立缓冲吸能性的科学评价依据。结论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圆形横截面横梁的缓冲吸能性能最好。
张志勇
关键词:缓冲吸能
利用车辆动力性原理计算事故车车速误差的探究
2010年
目的高速公路上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事故责任判定常要求鉴定被追尾车的车速,尤其对超载货车的车速鉴定。方法本文利用车辆动力性与车速的关系对发生追尾事故的事故车车速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应用此法明确了功率平衡方程中主要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最终车速计算误差的不同影响程度。结论研究表明,滚动阻力系数与坡度两者的取值误差对车速计算结果影响明显,应予高度重视。
张志勇黄海波
关键词: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系数坡度
改进后的后防护装置(移动壁障50%偏置)碰撞分析
2015年
依据国标GB 11567.2中对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了50%偏置碰撞的仿真分析。通过对碰撞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位移变化、碰撞速度、碰撞减速度以及吸能情况的分析,表明后防护装置与移动壁障进行50%偏置碰撞时,移动壁障不发生钻入碰撞的后防护支臂和斜支撑构件最小壁厚为2 mm。
叶新娜王顺利张志勇
关键词:后下部防护装置有限元斜支撑仿真
交通事故轮胎鉴定概述被引量:3
2013年
轮胎鉴定是指涉及事故车辆的轮胎相关的鉴定项目,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一般可分为轮胎痕迹鉴定和轮胎损坏情况及其与事故关系鉴定两种。本文着重论述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上述两种轮胎鉴定的定义、鉴定步骤、鉴定方法,并通过典型案例来全面解读轮胎鉴定的具体鉴定过程。
李丽莉张培锋张志勇张泽枫
关键词:交通事故轮胎
基于ANSYS//LS-DYNA的车辆后防护装置碰撞仿真与优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被动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改善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对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汽车碰撞事...
张志勇
文献传递
交通事故鉴定中痕迹的特征性探究被引量:14
2017年
道路交通事故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痕迹,明确痕迹的方向性、形态特征对事故的重建起着关键作用。在因痕迹的方向、形态特征不能明确而无法确定事故发生时车辆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及位置关系(比如前后关系、是否存在超车、变道等行为)。通过从痕迹的形成机理着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方向性、形态特征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判断事故中车辆间接触痕迹的方向性、形态特征,对事故场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还原再现,从而帮助案件的司法调查。
张志勇冯浩李丽莉潘少猷
关键词: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司法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