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智雄

作品数:240 被引量:1,81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152篇文化科学
  • 8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电子电信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电气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图书
  • 31篇图书馆
  • 27篇数字图
  • 27篇数字图书馆
  • 23篇情报
  • 22篇抽取
  • 19篇网络
  • 11篇知识
  • 10篇语义
  • 10篇知识抽取
  • 9篇开源
  • 9篇本体
  • 8篇印本
  • 8篇预印本
  • 7篇知识服务
  • 7篇人工智能
  • 7篇自动化
  • 7篇开源软件
  • 6篇索引
  • 6篇文献情报

机构

  • 133篇中国科学院文...
  • 83篇中国科学院
  • 5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0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7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国家图书馆
  • 4篇深圳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江西交通职业...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当代中国研究...
  • 2篇中国化工信息...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35篇张智雄
  • 25篇吴振新
  • 20篇钱力
  • 20篇刘建华
  • 15篇邹益民
  • 11篇郭红梅
  • 11篇王颖
  • 11篇徐健
  • 9篇洪娜
  • 8篇谢靖
  • 8篇张晓林
  • 8篇吴思竹
  • 8篇林颖
  • 7篇刘细文
  • 6篇李广建
  • 6篇曲云鹏
  • 6篇李春旺
  • 6篇黄永文
  • 6篇黄金霞
  • 6篇孙坦

传媒

  • 53篇现代图书情报...
  • 30篇图书情报工作
  • 15篇数字图书馆论...
  • 15篇数据分析与知...
  • 14篇情报理论与实...
  • 8篇中国图书馆学...
  • 8篇情报学报
  • 5篇图书馆杂志
  • 5篇第二届“数字...
  • 4篇情报杂志
  • 4篇图书情报工作...
  • 3篇情报科学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中国教育网络
  • 3篇农业图书情报...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图书馆学研究
  • 2篇科研信息化技...

年份

  • 6篇2024
  • 16篇2023
  • 10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19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1篇2009
  • 16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工具书语料的国史知识库构建和检索被引量:6
2016年
工具书语料是构建知识库的基本知识来源。本文给出基于工具书语料的知识库构建和检索流程,从概念关系模型构建、初始实例获取和知识库编辑等方面探讨基于工具书语料的国史知识库构建;除了实现对象属性检索和语义关联检索外,利用工具书衍生的变体词表还可以实现问答式检索。文章还指出工具书语料在知识来源揭示、超文本检索方面的作用。
孙辉王颖张智雄
关键词:国史知识库语义检索
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方法、体系与应用
2024年
[目的/意义]分析智慧数据建设现状,认识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情报智慧数据建设的方法与框架。[方法/过程]界定科技情报智慧数据的概念内涵,提出“明确定位与价值、数据架构体系、建设知识语料、数据质量控制、嵌入业务流程的协同建设模式、数据权益约束及安全分级”7个方面的建设原则,设计“技术与功能逻辑、数据分类组织、数据建设流程、数据协同加工工具、运营服务策略”体系框架,拓展智慧数据的示范应用。[结果/结论]通过研发具有“收、存、治、管、用”一体化的科情数据平台,建立了覆盖“情报动态、科研成果、创新活动、创新主体及多类功能型知识实体”等类型的科技情报智慧数据中心,并在“科技人才自动发现、重大科技问题的自动生成以及语义查重查新”等场景中开展应用。
钱力刘细文刘细文常志军张智雄李杰刘峥丁洁兰李欣刘峥谢子纯
关键词:科技情报人工智能
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实践
2024年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的智能化发展给数据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数据治理中数据建设内容不成体系、数据建设和业务缺少协同纽带、数据质量差等关键问题,推进数智驱动情报分析新模式的形成。[方法/过程]基于智慧数据内容层级结构,设计了基础治理与协同治理相辅相成的整体架构,分别面向通用化数据处理和定制化数据处理。结合协同主体和协同机制,探索交互式、低代码协同治理平台的建设路径,并以质量指标为牵引制定数据治理全链条的质量控制模块,最终形成科技情报业务牵引的智慧数据治理技术体系。[结果/结论]该体系指导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慧数据治理工作,设计研发了6套治理工具集,实现了对142项数据资产管理以及约4.6亿篇文献数据的内容治理,并支撑了多个知识服务系统的运行。[局限]该治理体系未研究对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治理方案。
常志军张智雄钱力钱力丁洁兰
关键词:协同治理数据质量人工智能
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4年
[目的/意义]在数据驱动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愈加重视基于数据的循证分析,建设智慧数据服务体系是科技情报工作向数据驱动赋能转型的重要动力。[方法/过程]界定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从数据视角与服务视角两个维度出发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特点,论述了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以此为基础,依据从数据到情报的服务逻辑与层级,提出了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服务体系的内容架构与建设模式。[结果/结论]从数据供给站、数据超市、数据应用产品、数据服务中台4个方面构建科技情报智慧数据服务体系,前两者侧重数据供给型服务,旨在满足用户的数据型需求,后两者侧重数据感知型服务,旨在满足用户的情报型需求;提出需求与建设并行、治理与协同并行、技术与内容并行、质控与运营并行的“四个并行”建设模式;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智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为案例,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体系的应用落地。
丁洁兰钱力常志军张智雄
关键词:科技情报
全息学与情报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全息学与情报研究张智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080)AbstractBasicconceptsandviewsof“holography”areintroduced,informationanalysisisregardedasaproc...
张智雄
关键词:情报研究情报学情报系统
用户需求嵌接、流程驱动、情景敏感型9-9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新进展被引量:17
2007年
全面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读者至上、需求为本"的新型服务理念下,在国内外图书馆界首次开展9-9的实时咨询服务,采用页面共览、嵌接和情景敏感等先进技术,增强解答直观性,将咨询服务全程地嵌入用户环境和流程之中。通过网络化服务组织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向不同IP的读者推荐相应的学科馆员或本地咨询馆员。全面开展服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及其规范管理,更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周宁丽张智雄初景利
关键词:流程驱动情景敏感
一种基于明确语义内容的匹配方法与装置
本申请涉及智能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明确语义内容的匹配方法与装置。连接文献数据库,对文献进行多维数据抽取,建立抽取数据集;将抽取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并与对应文献关联,存储到Milvus数据库中;配置推荐控制...
张智雄张彧刘熠
分布式参考咨询服务标准与规范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0
2003年
根据网上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数字 (或网上 )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问答内容创建、对象描述、知识组织、数据存取传递、专家信息管理、协作馆信息管理、服务流程管理、质量控制、知识产权管理、个人隐私控制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发展。
周宁丽张智雄李珍
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
国际数字对象保存会议(iPres)综述被引量:6
2005年
2005年9月15-16日,国际数字对象保存会议在德国哥延根举行.本文两作者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希望在本次会议的亲身体验之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上的数字保存政策、数字保存系统和技术、数字保存标准规范这三个数字保存的重要领域进行综述,以反映和折射出全球数字保存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张智雄李春明
多路网络转换的嵌入式网关设计
2017年
控制器局域网络与以太网组合的控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应对网络节点和数据量的增加对网络转换设备提出的要求,采用一片LPC1788和两片LPC2294的架构设计一种多路网络转换的嵌入式网关,实现8路CAN总线、2路SPI总线和1路以太网的信息互联。完整的通讯协议和收发缓存队列设计保证了设备的软件可靠性,时间触发CAN网络的设计则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相对于单路网络转换网关具有网络扩展性和数据传输能力的优势。实际应用验证了它在节点多数据量大的网络转换中的优势。
李锦李乡伟叶杰张智雄
关键词:控制器局域网络以太网网关协议转换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