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小麦
  • 7篇发芽
  • 6篇穗发芽
  • 6篇小麦品种
  • 5篇选育
  • 5篇小麦胚
  • 5篇麦胚
  • 4篇休眠
  • 4篇抗寒
  • 4篇抗性
  • 4篇基因
  • 3篇淀粉
  • 3篇性状
  • 3篇重组自交系
  • 3篇籽粒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粒重
  • 3篇抗寒性
  • 3篇高产

机构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泰安市农业科...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北大学

作者

  • 29篇张秀英
  • 26篇肖世和
  • 18篇闫长生
  • 14篇孙果忠
  • 9篇游光霞
  • 5篇张海萍
  • 4篇常成
  • 4篇王瑞霞
  • 4篇陈旭
  • 3篇海林
  • 3篇石社民
  • 2篇马志强
  • 2篇王瑞
  • 2篇钱兆国
  • 2篇伍玲
  • 2篇王海波
  • 2篇朱光
  • 2篇张秋芝
  • 2篇武淑祯
  • 1篇司红起

传媒

  • 5篇作物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材料穗发芽差异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小麦成熟期穗发芽会严重影响子粒品质。利用我国黄淮南片西部推广的小麦品种衍生的白皮小麦基因型为材料,进行田间和室内的穗发芽比较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含有山东省济麦系列血统的材料因成熟时种子休眠,以及穗部结构和种皮厚度等特征对抗穗发芽有利,其穗发芽抗性的田间表现较好;而含有河北省衡观35血统的材料,以及其他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材料,穗发芽问题比较严重。建议在穗发芽抗性育种中加强对亲本的抗穗发芽特性的选配。
张秀英陈旭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
不同穗发芽抗性的小麦胚对ABA敏感性及抗性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穗发芽抗性的小麦品种处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胚对ABA敏感性和后熟过程中种子的萌发能力,以揭示小麦对穗发芽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抗性品种的胚萌发能力和胚对ABA敏感性存在差异。胚萌发能力随胚龄的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扬花后25d到35d的胚萌发势的降幅值在抗穗发芽基因型中所占的比重明显较易穗发芽基因型大。易穗发芽基因型对ABA的敏感性随胚萌发能力的提高而下降,而抗穗发芽的基因型对ABA的敏感性随胚萌发能力的提高则有升有降。因此,胚休眠主要在发育后期获得。红皮易穗发芽品种的成熟胚因脱离母体而提高的萌发势明显较白皮易穗发芽品种的高。品种的成熟胚离体萌发能力越高,则种子休眠期越短。
孙果忠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
大穗大粒冬小麦品种中麦9号的选育与推广
2001年
中麦 9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麦类系高肥组以泗阳 936为母本、83鉴 2 5为父本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北京农学院遗传育种研究所参与了示范和推广工作 .该品种具有矮杆、茎杆粗壮坚韧、抗倒伏、抗寒性较强、大穗大粒、综合农艺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等突出特点。中麦 9号 1997年通过北京市和河北省审定 ;1998年通过全国审定 ,并被列入河北省十大推广品种 ;1999年获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三等奖 .1996- 2 0 0 0年累计推广面积 10 0多万hm2 .
张秋芝马志强张秀英朱光石社民
关键词:选育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被引量:51
2008年
以142个和尚麦/豫8679的F7:8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安徽合肥(2007)和四川成都(2007)4个生态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3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4个QTLs,涉及小麦1A、1B、2A、2D、3A、3B、3D、4A、4D、5A、5B、6D和7D染色体。其中,17个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17%~ 20.83%;16个与最高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31%~ 15.95%;21个与千粒重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36%~ 16.80%。另外,在1A、1B、2A、3B、4D、6D和7D染色体上发现10个涉及"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位点的基因组区段,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王瑞霞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关键词:数量性状位点重组自交系灌浆速率千粒重
中国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13
2015年
冬季冻害是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以我国黄淮海地区近年主栽的7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其抗寒性调查和VRN-A1、VRN-B1、VRN-D1位点基因型的分子标记鉴定,研究小麦抗寒性的生物学基础,探讨VRN1基因在小麦抗寒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小麦的抗寒性与其他抗逆性状相关联,生产和国家区域试验证实具有较好抗旱节水、耐盐碱等抗逆特性的品种多具有较强抗寒性。VRN1是小麦抗寒性的关键性遗传调控位点之一,显性基因VRN1的存在会显著降低品种的抗寒性,具有2个或3个VRN1基因的品种一般抗寒性都很弱,而3个位点均为隐性基因是品种具有强抗寒性的必备条件。因此,建议我国黄淮海北部地区应加强选育、推广基因型为vrn-A1vrnB1vrn-D1的品种,以保证小麦安全生产。
游光霞孙果忠张秀英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品种抗寒性抗逆性
小麦胚休眠的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I-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一些蛋白在已知的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种子休眠的解除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环境胁迫反应(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NAD(P)H脱氢酶)、细胞循环(生长素反应蛋白)、信号转导(钙调素相关蛋白)和贮藏蛋白(2S种子清蛋白)代谢等生理活动。为研究H2O2打破小麦休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果忠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休眠过氧化氢蛋白质组
几个冬小麦矮秆亲本的遗传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利用5×4格子方的20个小麦杂交组合(F1)及相应的亲本,研究了株高、千粒重等6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性程度、配合力及遗传力,结合本研究结果,重点对蚰包、农林10号衍生物冬协2号和G/230以及矮变一号等几个矮秆亲本及其组合进行了评价。
王永和张秀英
关键词:小麦矮秆杂种优势配合力
国审节水抗寒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051的选育被引量:1
2019年
中麦505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节水、抗寒、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曾在北京昌平、河北保定、安徽蚌埠、河南新乡等地参加多点观察,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特别适宜黄淮海北部及类似生态区节水轻简化栽培。该品种于2019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在发展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旭张秀英闫长生孙果忠肖世和
关键词:节水抗寒强筋
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33
2009年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合肥(2007)和成都(2007)4个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93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的QTL,这些QTL分布在除1D和6A之外的所有小麦染色体上。在检测到的QTL中,与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和千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为17、16、18、21和21个。另外,本研究还在1A、1B、2A、2D、3A、3B、5A、5B、5D、6A、6D、7B和7D染色体上共发现了18个QTL富集区。【结论】获得93个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这些QTL可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依据。
王瑞霞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游光霞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粒长粒宽籽粒体积
小麦春化基因的遗传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小麦春化基因Vrn-1的遗传效应,以15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发育进程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标记鉴定了上述品种的Vrn-1等位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Vrn-1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品种抽穗期存在很大差异;3个显性Vrn-1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Vrn-A1>Vrn-D1>Vrn-B1;春化基因具有累加效应,显性Vrn-1基因的存在使基因型呈现春性特征,不携带任何显性Vrn-1基因的基因型则表现为冬性。因此,采用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预测品种的冬春性。
孙果忠游光霞武淑祯张秀英王海波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