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炜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2篇神经鞘瘤
  • 2篇肿瘤
  • 2篇颈部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诊...
  • 1篇占位
  • 1篇占位病变
  • 1篇诊断和鉴别诊...
  • 1篇声像图
  • 1篇实质性占位病...
  • 1篇肿块
  • 1篇下肝
  • 1篇迷走
  • 1篇迷走神经
  • 1篇迷走神经鞘瘤
  • 1篇颈部肿块
  • 1篇颈部肿瘤
  • 1篇颈丛

机构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黄雅芳
  • 4篇曾炜
  • 4篇朱世亮
  • 2篇王弘士
  • 1篇程琳
  • 1篇陈敏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56例高频超声对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报告1990~1994年间经超声检查,手术证实的颈部肿块(甲状腺肿瘤除外)56例。其中超声诊断的物理性质与手术结果全部符合,超声提示病理性质33例,未能提示的23例。文章分析并讨论了各种颈部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及应用高频超声诊断颈部肿块的价值。指出部分颈部肿块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声像图特征对鉴别诊断的意义。
黄雅芳朱世亮曾炜叶思予
关键词:颈部肿块高频超声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在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04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施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穿刺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10%,诊断正确率为9283%,假阴性率为659%。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对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肝穿刺阴性的病例应密切追踪随访,必要时再作穿刺以明确诊断。
陈敏朱世亮黄雅芳曾炜叶思予程琳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肝肿瘤超声波诊断
应用超声鉴别颈部交感及迷走神经鞘瘤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研究颈交感、迷走神经鞘瘤的彩超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为颈交感16例和迷走6例神经鞘瘤,均行彩超检查。结果:其中7例仅以肿瘤本身的声像图特征为诊断依据者,其术前作出神经鞘瘤诊断的4例,神经鞘瘤可疑、占位病变或淋巴结肿大各1例。无一例能确定神经来源。另15例以动脉、颈内静脉与肿瘤三者间的相关位置作为彩超诊断的根据:发现11例交感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并紧贴于肿瘤的前方至外方,颈内静脉移位于动脉之外后方,靠近动脉或与动脉相距30°-90°。4例迷走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于肿瘤之前内至内后方,颈内静脉与动脉相反方向移位于肿瘤外侧,动静脉相距120°~180°。结论:单纯肿瘤声像图难以区分颈神经鞘瘤,利用颈内动、静脉声像图可助诊断,其中颈内动、静脉-起被推移而相互位置不变或动、静脉相距0~90°内时提示交感神经鞘瘤,动、静脉相距120°~180°时提示迷走神经鞘瘤。
黄雅芳王弘士朱世亮曾炜叶思予
关键词:迷走神经神经鞘瘤声像图颈部肿瘤
颈部颈丛和臂丛神经鞘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
目的:提高超声对颈丛和臂丛神经鞘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10 MHz 高频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颈部椎旁间隙神经鞘瘤(颈丛12例,臂丛28例)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探查,从而准确解剖定位。结果:颈丛神经鞘...
曾炜王弘士朱世亮黄雅芳
关键词:颈丛神经臂丛神经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