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养均

作品数:74 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骨折
  • 35篇关节
  • 19篇肘关节
  • 18篇内固定
  • 14篇肱骨
  • 13篇尺骨
  • 12篇近端
  • 12篇近端骨折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突
  • 11篇肱骨近端
  • 11篇肱骨近端骨折
  • 10篇尺骨冠状突
  • 8篇血栓
  • 8篇血栓形成
  • 8篇深静脉
  • 8篇接骨
  • 8篇接骨板
  • 8篇老年肱骨近端...
  • 8篇骨板

机构

  • 7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西安医学院
  • 9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1篇朱养均
  • 65篇张堃
  • 50篇衡立松
  • 21篇张军
  • 18篇宋哲
  • 13篇段虹昊
  • 9篇杨娜
  • 7篇王鹏飞
  • 7篇王晨
  • 6篇冯东旭
  • 6篇庄岩
  • 6篇黄伟
  • 6篇李忠
  • 5篇田丁
  • 4篇张军
  • 4篇王晨
  • 3篇王登峰
  • 3篇魏巍
  • 3篇王展
  • 3篇邵宇雄

传媒

  • 8篇中华创伤骨科...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骨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华肩肘外科...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7
  • 2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后路联合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
肩锁关节功能解剖及垂直方向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判断肩锁关节韧带在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2具经福尔马林常规处理的正常肩关节尸体标本,解剖分离、显露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观察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的起止点分布、外观形态及附着区,并测量斜方韧带及锥形韧带长度、锁骨附着区冠状位及矢状位的长度、最外侧点到锁骨远端的距离以及斜方韧带及锥形韧带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夹角。随后将12具完整的肩关节标本随机分为A、B、C、D四组(n=3):A组保留完整的肩锁韧带,B组保留完整的喙锁韧带,C组保留完整的斜方韧带,D组保留完整的锥形韧带。使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以100 mm/min的载荷速度对标本韧带在垂直方向进行破坏性的静态拉伸力学测定,通过与生物力学试验机相连接的计算机记录并描画载荷-位移曲线,记录各韧带的断裂强度。结果锥形韧带及斜方韧带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0.6、12.5 mm;锥形韧带锁骨附着区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3.4、5.8 mm。斜方韧带锁骨附着区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4.2、8.7 mm。锥形韧带及斜方韧带最外侧点到锁骨远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5.5、23.6 mm。锥形韧带在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平均夹角分别为6.2°、11.3°。斜方韧带在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平均夹角分别为38.7°、6.9°。肩锁韧带断裂拉力为(201.3±1.9)N,喙锁韧带断裂拉力为(374.6±1.2)N,斜方韧带断裂拉力(192.3±4.3)N,锥形韧带断裂拉力(345.7±1.1)N。结论锥形韧带、斜方韧带和肩锁韧带对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和贡献不同。肩锁关节解剖重建时,以锥形韧带的解剖重建更为重要,同时应尽可能一期修复肩锁韧带。
王晨杨娜衡立松樊伟朱养均张堃宋哲
关键词:肩锁关节解剖学生物力学喙锁韧带肩锁韧带
预防肘关节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肘关节功能障碍是肘关节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充分止血,应用氨甲环酸,放置灌注引流管,冰敷等措施减少术后术区积血;铰链式外固定架及可调式支具的应用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可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术后疼痛的管理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术后康复的依从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未来的治疗趋势。本文对肘关节术后发生功能障碍的原因及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李树灏张堃宋哲蔡枭衡立松朱养均
关键词:肘关节加速康复外科功能康复氨甲环酸异位骨化
单一下肢闭合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骨折部位对单一下肢闭合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325例下肢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5例,女170例,年龄为(58.41±19.82)岁(19~94岁),BMI为(23.22±3.71)kg/m2(15.59~35.16 kg/m2);髋部骨折185例,股骨干骨折1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66例,胫腓骨干骨折25例,踝关节骨折27例,足部骨折10例。手术前后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将病人分为术前有血栓组和术前无血栓组、术后血栓组和术后无血栓组,分别对病人的年龄、性别、BMI及骨折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有100例病人发生DVT,发生率为30.77%,术后有166例病人发生DVT,发生率为51.08%;发病率在前三位的年龄段依次为60~74岁、≥75岁、45~59岁;女性病人更易发生DVT;按BMI分组后,术前术后各个组DVT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部位以髋部以远、膝关节以近骨折(包括膝关节周围骨折)的DVT发生率最高。结论髋部以远、膝关节以近骨折(包括膝关节周围骨折)及60岁以上的女性病人是下肢单一闭合骨折DVT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给予足够预防性抗凝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李树灏冯东旭蔡枭张军王鹏飞田丁杨娜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骨折部位
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生素D咀嚼钙片)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内固定术后第2天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照组48例,内固定术后未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8±0.8)周,比对照组平均(15.3±0.5)周短;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92.0%)高于对照组(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7.1%)。治疗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健侧肱骨近端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张军段虹昊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骨质疏松骨密度
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和术中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56例,进行3D模型的打印。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9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肱骨远端骨折7例,骨盆及髋臼骨折16例,胫骨平台骨折7例,胫骨远端骨折6例。术前对每一个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根据预手术结果实施手术。结果:56例患者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的手术方案完全采用了术前计划的内固定方法,术中采用的固定钢板、螺钉数与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所有患者均获得了12~18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均显示骨折满意复位,内固定可靠且位置良好。术后随访患者功能结果满意。56例患者均获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内固定满意,骨折均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51例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对于粉碎的干骺端、关节面、陈旧性以及解剖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患者,能够明确术前诊断,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和骨折块大小,便于术中骨折的满意复位及良好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成功率。
张建宋哲杨娜王晨衡立松樊伟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关节内骨折
闭式引流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是否进行闭式引流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自2015-10—2018-03因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行TKA的87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初次单侧TKA。记录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降低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值、大腿周径的差值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量表(KSS)评分差值,住院时间、术后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及术后是否形成血栓。结果8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6.0(4.71±1.4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降低值及术后输血治疗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初次TKA术后常规闭式引流并没有使患者获益,闭式引流可能增加术后出血和输血治疗的概率。
冯东旭李辉张堃朱养均年跃文黄伟蔡枭冯伟楼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闭式引流早期预后
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
目的 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3月我科共收治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46例,26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张军段虹昊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外固定支架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术后血栓形成可能原因分析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后血栓形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1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6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2例,女259例;年龄范围65~94岁,平均年龄77.2岁。所有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血栓形成。术前术后都行双下肢深静脉检查。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清学指标、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108例形成下肢DVT,发病率为29.92%,其中男性26例(24.07%),女性82例(75.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127,95%CI:1.134~3.989,P=0.019)、冠心病(OR:1.692,95%CI:1.056~2.713,P=0.029)、受伤至入院时间(OR=1.677,95%CI:1.037~2.712,P=0.035)是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期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168例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发病率为46.54%。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分型:(1)近端血栓2例(1.19%);(2)远端血栓143例(85.12%);(3)混合血栓23例(13.69%)。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与下肢骨折侧别的关系:(1)血栓与骨折患肢同侧84例(50.00%);(2)血栓位于骨折患者健侧19例(11.31%);(3)患者双下肢均有DVT发生65例(38.69%)。结论延迟入院>48 h,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为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前已有且术后未消失的血栓占术后血栓总发病率的48.81%,术后新发血栓占术后血栓总发病率的51.19%。对于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需行术前、术后多次行双下肢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栓变化,做好防治工作。
乔瑞杨佳瑞陈豪杰杨琨张子龙杨娜李树灏许帆宋哲田丁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治疗后发生骨不连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