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白细胞介素24mRNA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从基因水平测量瘢痕疙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4的表达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24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①选取2004-06/2005-1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患者,瘢痕疙瘩标本12例,正常瘢痕标本10例,行巨乳缩小、除皱术、植皮等患者正常皮肤标本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捐献标本,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本取材部位为颜面、前胸、四肢等,切取后液氮保存。②低温条件下切取秤量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电泳鉴定总RNA完整性,并统一调整总RNA含量为10g/L,-70℃储存。RT-PCR二步法合成cDNA。③以正常皮肤、正常瘢痕为对照,以GAPDH作为扩增内参照基因,将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和瘢痕疙瘩各类标本总RNA反转录的cDNA模板浓度调整相对一致进行扩增反应。以白细胞介素24mRNA与GAPDHmRNA的光密度积分值之比作为各类组织标本中白细胞介素24的相对含量,比较白细胞介素24mRNA在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各类组织标本中总RNA抽提结果: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抽提总RNA经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后显示较清晰的18s和28s条带,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2.0。②各类组织标本中白细胞介素24mRNA的表达:白细胞介素24和GAPDH基因表达产物通过RT-PCR方法得到的特异性DNA片段长度分别为173bp和577bp。瘢痕疙瘩的白细胞介素24mRNA与GAPDHmRNA的吸光度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0.577±0.113,1.070±0.185,1.139±0.195;t=7.436×10-8~4.745×10-8,P均<0.01),正常皮肤与正常瘢痕白细胞介素24mRNA的相对表达量基本一致(t=0.405,P>0.05)。结论: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与白细胞介素24在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有关。提示采用基因疗法提高早期瘢痕疙瘩中白细胞介素24的含量�
- 李建赤梁杰罗少军张培华彭智李平
- 关键词:瘢痕瘢痕疙瘩基因表达
- 三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和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三氧化二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I、III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三氧化二砷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1)。上述抑制作用呈现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采用RT-PCR法对I、III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前两者的表达量降低。结论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李平张培华何红罗少军汤少明梁杰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
- 两种全耳再造术并发症情况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Tanzer-Brent分期法(分期法)全耳再造术和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两种术式并发症的好发种类。方法:对47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分期法全耳再造术,14例小耳畸形患者行扩张法全耳再造术,统计两种不同术式并发症的种类。结果:行分期法全耳再造术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19%,9/47),其中耳软骨支架外露3例,感染1例,颅耳角狭窄3例,耳廓小于健侧耳2例;行扩张法全耳再造术出现并发症7例(50%,7/14),血肿3例,耳软骨支架外露2例,扩张期外露2例,颅耳角狭窄1例。分期法全耳再造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扩张法(P(0.05)。结论:两种术式比较,分期法并发症较少,血肿形成、耳软骨支架外露、感染、耳颅角狭窄、再造耳小于健侧耳等是全耳再造术常见的并发症。
- 惠俐程宁新陈元良李平李燕
- 关键词:小耳畸形耳廓再造并发症耳支架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观测。临床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最大面积8 cm×13 cm。结果吻合型腓肠神经占53.1%;非吻合型占46.9%。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1.5)cm的位置由腘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0.3)mm。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其外径分别为(0.8±0.4)mm和(0.8±0.3)mm。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可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软组织缺损并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 彭智梁杰廖进民李平张文广吴志远
-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粘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例进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
- 惠俐徐士亮陈元良李平程宁新
-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
- 文献传递
- 注射器法行颏颈部吸脂术26例被引量:4
- 2009年
- 颏颈部局限性皮下脂肪堆积使颈部外形缩短,颏颈之间的曲线、下颌骨的轮廓线消失,面颈部的分界不明显,严重者呈“双下巴”外形,影响外观,故要求颈部塑形。
- 陈元良程宁新惠俐李平
- 关键词:注射器法皮下脂肪堆积轮廓线下颌骨面颈部
- 皮肤扩张器在头面部大面积皮肤病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在头面部大面积皮肤病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皮肤扩张器治疗16例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病损患者。选用100~500 ml容量的扩张器植入病损旁的皮下,注射壶内置,注水扩张6~8周。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将扩张皮瓣用滑行推进或旋转推进方式修复切除病损之创面。结果:16例患者共治疗24处病损,置入扩张器39个,一次修复最大面积为12 cm×18 cm,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扩张期发生并发症2例,为术后血肿及扩张器外露,发生率约5%。结论: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病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 李平何红程宁新惠俐陈元良赵欣欣
- 关键词:皮肤扩张器头面部皮肤缺损皮瓣
-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次,5次;或2Gy/次,8~10次,总剂量15~20Gy;γ射线的剂量为5~6Gy/次,2~3次,总剂量15~20Gy),放射治疗结束、切口拆线后1周内开始运用硅凝胶膜贴敷,每日至少贴敷12h以上,连续1~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经综合治疗后痊愈241例(192/49),占67.5%;显效74例(48/26),占20.7%;有效23例(14/9),占6.5%;无效19例(11/8),占5.3%;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例(2.0%)出现放射性损伤,创面发生溃疡,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瘢痕未复发;315例(88.2%)患者治疗部位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惠俐徐士亮陈元良李平程宁新
- 关键词:皮肤瘢痕疙瘩硅凝胶膜Γ射线
- 增生性瘢痕组织内IL-24基因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测定人白介素24(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的表达,以探讨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以普通瘢痕和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测定IL-24基因在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全部的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IL-24基因均有表达。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内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皮肤和普通瘢痕(P<0.01),在普通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IL-24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低下有关。
- 梁杰李建赤罗少军张培华彭智李平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IL-24基因表达
- 铜针栓塞术治疗血管瘤21例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 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 明显改善4例, 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 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 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 彭智梁杰李平
- 关键词:铜针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