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艾滋病
  • 2篇乙型
  • 2篇疫情
  • 2篇染病
  • 2篇吸毒
  • 2篇吸毒者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伊蚊
  • 1篇乙类
  • 1篇乙类传染病
  • 1篇乙脑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脑炎
  • 1篇疫情动态
  • 1篇疫情动态分析

机构

  • 10篇揭阳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10篇李惠莲
  • 8篇林伟波
  • 7篇林宏波
  • 5篇邱志远
  • 1篇张冬生
  • 1篇蔡松武
  • 1篇林立丰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揭阳市强制戒毒人群艾滋病知识与相关态度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态度与行为,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揭阳市2005年的强制戒毒人员,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匿名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吸毒人员322人,有30.7%的吸毒者能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为预防HIV/AIDS分别有74.5%和79.5%的吸毒者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和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有58.4%的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来自电视。结论该市吸毒人群的HIV/AIDS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偏低,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林宏波林伟波池建源许妙珊李惠莲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揭阳市200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林宏波林伟波池建源李惠莲许妙姗
关键词:艾滋病吸毒者
揭阳市2004年采用网络直报后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分析揭阳市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了解传染病监测工作采用网络直报后的报告质量,指导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2004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6 664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112.85/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37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前二位的分别为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5.25%和28.09%,全市共报告AIDS/HIV 18例。结论揭阳市的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存在波动性。今后,需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和AIDS/HIV等疾病的防治工作。
林宏波李惠莲林伟波池建源邱志远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
广东省揭阳市人感染禽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揭阳市人感染禽流感流行特征,为完善当地人感染禽流感监测体系和有效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21—2022年揭阳市人感染禽流感监测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21—2022年揭阳市未报告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流感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080份,严重呼吸道住院病例哨点医院采集样本520份,均未检出禽流感病毒;共采集禽类市场外环境样本610份,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364份,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22份,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1份。结论揭阳市禽类市场外环境普遍存在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发现和确诊方式存在不足;建议加强监测,采取行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人感染禽流感预警预报体系。
郑育驯许瑶珊李惠莲
关键词:病毒
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与对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调查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结果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马拉硫磷、敌敌畏、仲丁威、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1.37,1.89,1.78,2.40和3.26。结论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已产生低抗药性,在防治时应适当选用敏感药物。
林伟波林宏波蔡松武邱志远李惠莲林立丰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常用杀虫剂LC50氯菊酯仲丁威
揭阳市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揭阳市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结果2004年全市共报告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9例,发病率为4.47/10万。5~7月为发病高峰,10岁以下的儿童是发病的集中年龄。结论该市的流行性腮腺炎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防范于未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行高峰的到来。
林宏波林伟波李惠莲邱志远池建源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
揭阳市1460例吸毒者HIV及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1460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0.48%,梅毒感染率为10.55%;有43.84%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8.60%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28.22%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26%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干预等工作,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林伟波林宏波池建源许妙姗李惠莲
关键词:吸毒者艾滋病
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2003-2004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的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及检验室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6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4.76%。普宁市发病最多,占55.6%;发病高峰在6月份;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免疫空白的儿童。结论揭阳市乙脑的流行高峰是在6月份,儿童无免疫力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儿童免疫空白,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措施。
林伟波林宏波邱志远李惠莲
关键词:乙脑流行病学
揭阳市1995~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揭阳市十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揭阳市1995~2004年从各县(市、区)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表及网络直报系统中所获得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4年揭阳市法定报告甲、乙传染病发病率为18.62/10万~112.8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9.87/10万。十年来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0.39/10万~70.07/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呈双峰型,1997年、2002年出现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17.55/10万、17.43/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也呈双峰,高峰分别为1999年及2002年;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年发病率为0.09/10万~3.90/10万。结论揭阳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以及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防控力度。
林生茂李惠莲张冬生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甲类乙类淋病
揭阳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
2009年
目的了解揭阳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数据库,用SPSS13.0的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2004-2008年乙肝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揭阳市2004-2008年共报告乙肝病例3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2.54/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59岁的青壮年,占总报告数的76.7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657.92,P=0.0047),各县区发病率无明显差别(χ2=0.86845,P=0.929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两者占总数的56.79%。结论揭阳市乙肝发病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做好儿童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其他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林伟波李惠莲邱志远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