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文
- 作品数:119 被引量:1,19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6
- 2002年
- 该文针对我国保护区的发展与管理现状研究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保护区为社区服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结合国内外有关保护区的定义、功能、分类、动态管理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认识 ,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 ,提出了我国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 .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包括处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CIFM方式、加强保护区的分类与分级动态管理 .同时在对保护区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 。
- 贺慧李景文胡涌李俊清
- 关键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 科尔沁沙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6
- 2018年
- 能量、水分和生境异质性是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特殊环境科尔沁沙地为对象,通过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数据和对应气候数据统计,结合生境异质性分析,对科尔沁沙地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主导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科尔沁沙地植物共计有115科1030种,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随着经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受纬度影响较小。(2)水热动态假说最适合用于解释科尔沁沙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说明水资源可利用性是科尔沁沙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王寅王键铭崔盼杰钟悦鸣李景文褚建民
- 关键词:生境异质性科尔沁沙地
- 额济纳绿洲胡杨地上部分建构模式的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植物体地上部分建构模式反映了植物种对空间、光等资源的利用和适应策略。针对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个体地上部分构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杨个体地上分枝的级别、数量、长度、直径和角度,随其年龄的增长发生规律变化;枝条以3~6的模数着生于上级枝条上依次重复,直至5级,构成个体的树冠;不同级别分枝间产生次级枝条所经历年限为:Ⅱ级~Ⅲ级(5±1.7a)〈Ⅲ级~Ⅳ级(8±2.4a)〈Ⅳ级~Ⅴ级(11±3.1a)。
- 张昊李景文李俊清张玉波孙立
- 关键词:枝条构型额济纳绿洲
- 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更新及其恢复研究(英文)被引量:55
- 2003年
- 研究了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的更新和红松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成树树冠的遮蔽作用所导致的光照减少是制约幼树生长和存活的关键因素。阔叶红松林是该区最典型和稳定的植被类型 ,但是在过去的 5 0 a中 ,由于皆伐和更新不良导致了它的分布面积和蓄积量的减少。阔叶红松林是地带性“顶极”植被 ,并通过具有连续性年龄结构的树种有规律的替代和演替过程中不同阔叶树种组成而处于优势地位。这种林型无疑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库加以保护。次生阔叶林是在阔叶红松林受干扰后出现的 ,但它的种类组成简单 ,而且结构也很不稳定。因此 ,必须对现有的林分结构加以调整以利于林分的长期稳定和高产。同时 ,提出了红松阔叶林的恢复和重建的经营方式。
- 李俊清李景文
- 关键词:光照强度幼树
- 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森林的动态经营
- 该文结合天然林保护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当前林学与群落生态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林业实际探讨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现林的动态经营.对现有林中有重要地位的蒙古栎林、过伐针阔混交林与落叶松人工林等的开拓效应带经营、团块状保...
- 李景文
- 关键词:生态效益
- 文献传递
- 胡杨繁殖根系分枝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胡杨根系克隆繁殖对胡杨林更新及其群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而胡杨根克隆器官——繁殖根系的扩展分枝是实现克隆繁殖的重要生态过程。本文以明确胡杨繁殖根系分枝特征(节间长、分支强度、分支垂向和水平向夹度)在异质生境下的可塑性和主要分枝类型,探究胡杨繁殖根系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找到影响胡杨繁殖根系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对16个样点的一段跨度10 m以上的繁殖根分枝以及对应的土壤因子进行挖掘和调查。运用相关性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繁殖根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规律。运用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探究根分枝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结果】(1)CA和PCA结果显示,4个分枝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较高(P<0.05),PCA第1轴解释了繁殖根特征变异的66.88%,基本代表了从占据型(分枝强、短、垂向角小、水平角大)到游击型(分枝弱、长、垂向角大、水平角小)两种极端分枝类型的变化。占据型分枝更多出现在林缘,而游击型分枝更多出现在靠近河道处。(2)RDA结果显示,垂向分枝夹角主要受土壤紧实度的正影响(R^2=0.64,P<0.05),节间长度主要受紧实度的负向影响(R^2=0.87,P<0.05)。土壤全碳和全氮主要对分枝强度和分枝水平夹角有正向作用,但土壤含砂量对它们具有负向作用。主轴分布深度主要受毛管水埋深影响(R^2=0.62,P<0.05)。(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三类土壤特征共解释了胡杨分枝特征变异的68.3%,土壤物理特征(土壤质地、紧实度)的独立作用最大(R^2=0.12,P<0.05),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含水量)和养分特征(全N、C)的独立作用较小(R^2=0.07,P<0.05;R^2=0.03),但与土壤物理特征的共同作用较大(R^2=0.23,P<0.05)。【结论】(1)在异质性的河漫滩环境中,胡杨繁殖根系分枝在两种极端分枝类型——游击型和占据型分枝形成的连续�
- 叶子奇邓如军王雨辰王健铭李景文张凡兵陈杰
- 提高红松更新和培育质量的研究
- 李景文葛剑平陈动刘传照刘吉春
- 该项目以天然红松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长期定位研究。大面积调查和生产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理论综合地研究了混交林优质稳产更新和抚育的技术关键。主要内容:①运用年龄结构动态与树木空间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天然...
- 关键词:
- 关键词:更新树种混交林
- 极端干旱区胡杨叶与果实形态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胡杨是极端干旱区天然分布的唯一成林高大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胡杨在适应干旱区环境中表现出很多特殊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胡杨叶片形态和果实分布对其特殊的生境形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胡杨叶形态及空间分布、果实形态及分布格局、小枝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特点,以提高胡杨水分有效利用、抗高温干旱的能力。
- 白海霞尚红喜石玉民马季李景文
- 关键词:叶型果实适应性极端干旱区
- 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用38个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的群落样方调查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CA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记录植物12科29属36种,以藜科、柽柳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红砂分布频率最大,该地区植物生活型主要为灌木和草本;2)该区域不同优势群落外貌特征不同,在植株密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植被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明显差异;3)经过CCA分析,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该区域植物物种分布;4)该地区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共同影响,三者的解释率达到51.68%,其中土壤因子的单独解释率最高,达到25.36%,剩余48.91%未解释部分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该区域植物群落结构。总而言之,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水平低,群落结构简单,其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条件的影响。
- 龙婷王健铭李景文冯益民吴波卢琦
- 关键词:青藏高原植物群落环境解释
- 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著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
- 张现慧钟悦鸣谭天逸吕爽王健铭李景文
- 关键词:幼苗土壤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