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 作品数:3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如何增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理论性
- 2002年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现实性较强的课。为了加强课程的理论建设 ,我们在教材中增设了“导论” ,集中阐述课程的基础理论问题 ;处理好坚持课程现实性的特点与增强其理论性的关系 ;对于课程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设专题课 。
- 李淑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世界主题
- 弘扬中医医人思想,保护学生视力健康
- 目的目前,尚无治愈近视的有效措施。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中医医人思想对于学生视力健康保护的意义。方法根据中医与现代眼科学和儿少/学校卫生学理论,分析我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医医人思想对于学生视力保护的意义。结果...
- 郑荣领刘生荣汤锡强翟黎东徐广第李淑珍
- 关键词:眼科学视力保护
- 文献传递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坚持”
- 2015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名称诠释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两个坚持",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体制的变革,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做到"两个坚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正确地把握了国家制度与体制两者的关系,正确地汲取了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的沉痛教训。在坚持国家制度的同时,进行体制的变革,并不是中国的特殊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李淑珍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马克思实现“两个转变”的契机
- 1989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学说时,都经历了一个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但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却有所不同。如果说,恩格斯的“转变”主要是由于他在英国的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那么,马克思的“转变”则在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前经历了一段从事政治批判的时期。正因为如此,作为他在这个时期的重要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也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研究者们的普遍重视。
- 李淑珍师扬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二元化资本主义社会市民社会黑格尔私有制
- 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被引量:19
- 1996年
-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加以区分的观点,强调了马克思将国家视为政治生活领域、将市民社会视为物质生活领域,纠正了黑格尔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颠倒;阐发了马克思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上升到视为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变化的历史必然现象,分析了这一分离的历史进步意义,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对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指导意义。
- 李淑珍
- 关键词:市民社会黑格尔社会结构伦理精神政治国家
-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依据和意义被引量:14
- 2007年
- 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重视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强调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体制和全球新安全观。从实践层面来看,它反映的是世界现实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辅相成。和谐世界的理念将引领中国外交,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 李淑珍
-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外交软实力
- 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困境的原因和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美国在取得攻占巴格达并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后,陷入了伊拉克战争困境。这主要是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所致。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困境,将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和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 李淑珍
-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霸权主义新保守主义
- 近年来国外关于世界多极化和世界格局问题研究观点综述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年来,国外对世界多极化和世界格局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新特点,肯定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主张多极世界格局的观点多了起来,很多研究者指出和论述了美国霸权的衰落和世界的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如何界定当前的世界格局和预测未来的多极世界格局时,观点纷繁杂陈。
- 李淑珍
- 关键词:多极化
-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解读——从理论和指导思想的视角
- 2011年
- 从苏联模式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马克思预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和无阶级社会,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实际上是在还没有完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基础的任务之前,在还没有完成马克思提出的过渡时期消灭资本主义、消灭阶级的历史任务之前,就急于实现马克思预测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产物。
- 李淑珍
- 关键词:苏联模式消灭阶级无阶级社会高度集权历史进程教条式
- 近20年时代主题论争述评
- 鉴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及近20年来学术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长期存在着歧义和争论,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有关的争论进行疏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
- 李淑珍
- 关键词:局部战争美苏争霸反对霸权主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