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娴
- 作品数:51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宗教面临的异化、他化、敌化风险及化解之道
- 2017年
- 我国现阶段对宗教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政策,但对于宗教面临的异化、他化、敌化风险却不能掉以轻心。为化解风险,应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将宗教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的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杨静娴
- 关键词:宗教异化他化化解
- 教育赋权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7
- 2021年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需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赋权理论与分众教学模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应用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应坚持去中心化、同权异质、智造金课原则,形成教学内容前置、确立分众标准、组内权能适配、课堂主导策略、评估反馈机制五位一体的教学路径,其要义在于增强学生真正融入思政课的主体力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 杨静娴钟科代周倩
- 关键词:思政课
- 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产生的易激点、危害及化解之道——基于领导行为及改进策略的视角被引量:1
- 2019年
- 少数领导的不当行为特别是贪腐行为是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产生的易激点。网络极端主义思潮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导致部分群众对祖国和中华民族产生疏离感。防范和化解网络极端主义思潮,应增强领导的服务意识,规范领导行为,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 杨静娴
- 关键词:思潮改革发展成果
- 话语创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迫切要求被引量:7
- 2018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采用以学生为本、平等对话、与时俱进的原则,创新话语体系,增强课程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话语创新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创新话语体系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旧"的话语体系,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政治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 杨静娴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
-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由“棱镜门”事件引发的思考
- 2014年
- "棱镜门"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挑战。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使其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战场,互联网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异质文化和政治理念,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采取有效措施防御互联网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消极作用,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 杨静娴刘路路
- 关键词: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
-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
- 本文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进行了价值分析,指出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奠定基础;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营造环境;为激发全社会的活...
- 杨静娴
-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安定
- 文献传递
- 生产力发展、理想社会追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分析
- 2008年
-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自身生产社会化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发展的要求,而是在对资本主义判断中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在这其中,如何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理想社会追求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问题,现代化是根本的内容。然而,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 杨静娴杜君
- 关键词:生产力理想社会
- 浅议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 2007年
-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潜能,不是以颂扬历史否定现在,也不是以传统思维匡正现代性成长,而是在社会现代化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生命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 杨静娴祝庭显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文化社会现代化传统思维
- 文化创新与20世纪前半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 2007年
-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以来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中提出的课题。现代性成长、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传统理想向现代的转变构成了其文化前提。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与自由主义和新传统主义共生中,把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消除教条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影响,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开拓出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 董四代杨静娴
-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生态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2005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人应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 杨静娴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