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媚
-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强力霉素-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测定
- 林媚林小燕林友文
- 关键词:聚己内酯缓释微球强力霉素
- 有机立体化学中手性构型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用R/S构型命名法描述手性分子的构型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针对伞形式、锯架式、纽曼式、费歇尔投影式这四种典型的立体表达式中的手性碳构型的确定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简便的判定方法。
- 林媚林晨
- 关键词:R/S构型立体化学
- 有机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可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其良好的实验方法和工作习惯.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虽然教师在每学期第1节实验课上都强调要做好实验预习,但是不预习"盲目而来"的学生仍不在少数.
- 林媚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实验预习教学实践
- 壳聚糖-吲哚美辛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及微囊的性能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 ,将吲哚美辛微囊化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 ,利用复凝聚法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结果 壳聚糖浓度为0 .4 %、成囊 p H为 3.0、搅拌速度为 2 0 0 r/ min、成囊温度为 6 0℃为最佳工艺条件。红外与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成囊过程中吲哚美辛与壳聚糖发生共价结合。 结论 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 ,重现性好 ,工艺稳定 ,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 ,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 李柱来王津林媚赵传春
- 关键词:吲哚美辛壳多糖阿拉伯树胶
- 顺铂-聚己内酯微球的研制及其缓释性能测试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制备顺铂-聚己内酯微球,探讨该微球载药量、粒径大小及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水包油(O/W)乳化法和溶剂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微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载药率和包封率,采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表面形态。结果当聚乙烯醇浓度为3.5%、乳化搅拌速度为800 r/min时,采用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负载顺铂,可制得粒径约为54μm的顺铂微球,其载药率为7.8%、顺铂包封率为75%。药物释放速率与微球粒径大小有关,且遵循Fickian扩散定律。结论通过优化条件制得的顺铂聚己内酯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均一,有良好的缓释行为。
- 林爱珠方芳吴宏霞刘天惠柯方林媚
- 关键词:顺铂内酯类微球体迟效制剂
- 含依诺沙星微球的改性明胶膜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制备含有依诺沙星微球的改性明胶膜,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方法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依诺沙星明胶微球,以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优选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后,将载药微球分散到改性明胶膜中,对比普通载药膜测定其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性。结果以最优工艺制备的依诺沙星微球外观圆整,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04±0.25)μm,〉80%微球粒径分布在1-6μm,微球平均载药量为(11.8±1.02)%,平均包封率为(78.24±3.18)%,载药微球膜和普通药膜中依诺沙星累积释放约80%各需96h和8h。结论依诺沙星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载药微球改性明胶膜体外释放缓慢,有望开发为具有长效抗菌效果的创伤性敷料。
- 吴宏霞林媚
- 关键词:依诺沙星微球体明胶膜剂
-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纳米粒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考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纳米粒温敏凝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眼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纳米粒,以泊洛沙姆407和188为温敏基质,以人工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二因素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选温敏凝胶处方,释放度检测法考察该处方的体外释药性。结果载药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60.7±5.1)nm,包封率为(62.5±1.8)%,载药量为(10.43±0.30)%;最佳温敏凝胶基质组成为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22%∶6%),胶凝温度为(32.3±0.2)℃,载药纳米粒温敏凝胶24h释放总量达71.9%。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纳米粒温敏凝胶结合纳米粒和原位凝胶的优点,具有理想的胶凝温度和缓释效果,有望成为眼部给药新剂型。
- 吴宏霞林媚石冬梅唐淑榕李光文沈龙华
-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制剂凝胶类
- 强力霉素-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测定
- <正>高分子控缓释材料在现代给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控制释放材料对药物治疗剂量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利用率、降低毒副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实现药物的靶向输
- 林媚林小燕林友文
- 关键词:聚己内酯缓释微球强力霉素
- 文献传递
- 姜黄素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以聚己内酯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微球以期延长姜黄素的释放时间,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对缓释性能的影响,探讨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水包油(O/W)乳化和溶剂挥发法相结合制备载药微球,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形态和粒径,UV-VIS分光光谱仪在426 nm处测定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及药物释放行为。结果制备得到粒径<10μm的微球,聚己内酯分子量越大,姜黄素释放时间越长,且药物释放满足Fickian扩散方程。结论聚己内酯能有效延长姜黄素的释放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聚己内酯的分子量来调节药物释放行为。
- 林媚林晨刘洋
- 关键词:姜黄素微球体内酯类
- 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及其负载RNA性能被引量:2
- 2014年
- 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与乙烯吡咯烷酮(VP)共聚得到阳离子型的聚乙烯吡咯烷酮(CPVP),并分别合成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聚物,用粘度法测定了三者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将合成的CPVP与核糖核酸(RNA)以不同比例混合,研究CPVP负载RNA的能力,并与PDADMAC及PVP的负载性能做比较。结果发现,与PDADMAC及PVP相比,当CPVP与RNA按质量比2∶1混合时,形成的复合体纳米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00 nm,分散度指数为0.0966,粒径分布较窄。
- 林媚林美玉朱炜李超萍陈何璧高凡吴珊月黄毅楦
- 关键词:阳离子聚乙烯吡咯烷酮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