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焕馨
-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被引量:5
- 2001年
- 我 院于1996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1714例,其中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683例, 占同期 新生儿住院人数39.8%,现对其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探讨。
临 床 资 料
一、 诊断标准[1] ①足 月新生 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②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每天使 用JM-102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连续观察,每天最少测3次。凡达到20TCB时则作静 脉抽 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凡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均列入统计内。
二、 一般 资料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683例中男性480例,女性203例,男:女为1∶0.42 ;胎龄26周~ 45周,早产儿80例(11.7%),过期产儿5例(0.7%),足月儿598例(87.6%);发病日龄< 24 小时32例(4.7%),2天~3天271例(39.7%),4天~7天312例(45.7%),7天以上 68例(9.9% )。
三、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683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 素分 析,依次为:①围产因素(251例,36.7%)占首位,其中又以窒息为最多,共92/251例 (36 .7%)。 ②感染因素占第二位,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117例,17.1%) ,以脐炎、肺炎、败血症 为多;病毒感染其次(66例,9.7%),包括CMV感染35例,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2 9 例,CMV与弓形体混合感染1例,其黄疸消退较慢,6例CMV感染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 。 ③G- 6-PD缺陷占第三位(98例,14.3%),显示G-6-PD活性及G-6-PD/6GPD比值下降的程度 与胆红素 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呈正相关。 ④晚发性母乳性黄疸(66例,9.7%)多于7 天后黄疸迁延不退 ,黄疸以中度为主,无临床症状,停喂母乳或加用光疗,黄疸逐渐消退。 ⑤早发性母乳性黄 疸(29例,4.2%)。 ⑥头颅血肿(27例,3.9%)。 ⑦ 红细胞增多症(11例,1.6%)。
- 罗丽茹林焕馨
- 关键词: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机制
- PCR技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998年
- 本文运用PCR技术,以IgH和TCRγ基因重排作为标志,检测了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其中有7例初治未缓解、12例部分缓解(PR)、13例完缓解(CR)的ALL患儿MRD检测阳性,另有8例(1例PR、7例CR)检测MRD阴性。文中发现CR时间越长,MRD阳性率越低,反之,CR时间越短,MRD阳性率越高。提示MRD可作为白血病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CR后,MRD检测阳性有复发的危险,长期的MRD检测阴性,可作为临床停药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PCR方法准确,先进,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 聂建民林焕馨郭亮
-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微小残留病急性聚合酶链反应
- 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技术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及意义
- 1999年
- 目的:探讨儿童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技术(PCR-SSCP)检测了40 例G-6PD缺乏症患儿,并采用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以1 388位点突变的15 例,以1 311 位点突变的6 例,以1 024位点突变的未发现,另19 例类型未定。本文发现以1 388 位点突变最常见。结论:采用PCR-SSCP技术筛查可疑突变点,再结合氨基酸序列分析了解G-6PD缺乏症发生的分子基础,对于遗传性酶缺陷的基因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 聂建民郭亮蔡定邦林焕馨林华锦刘凌
- 关键词:儿童基因型G-6PDPCR-SSCP
- PCR技术在儿童ALL微小残留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PCR检测ALt-MRD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PCR技术,以IgH和TCRγ基因重排作为标志,检测了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结果:7例初治未缓解,12例部分缓解(PR),13例完全缓解(CR)的ALL患儿MRD检测阳性,另8例(1例PR、7例CR)检测MRI)阴性。发现CR时间越长,MRD阳性率越低,反之,CR时间越短,MRD阳性率越高。结论:MRD可作为白血病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CR后,MRD检测阳性有复发的危险;长期的MRD检测阴性,可作为临床停药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PCR方法准确、先进,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 聂建民林焕馨郭亮
- 关键词:白血病多聚酶链反应微小残留病
- 转铁蛋白受体在儿童白血病中表达与增殖关系
- 1998年
- 以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搞体OKT9.为抗体.运用酶联免疫组ABC染色法.对儿童急件白血病不同病期的骨髓进行ABC染色。结果发现白血病未治期及部分缓解期转铁蛋白受体(TfR)表面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25)。而完全缓解期TfR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5)。提不TfR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增殖有关,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聂建民林焕馨林华锦梁星群张俊慧
- 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白血病增殖儿童免疫
- 红细胞一管定量法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探讨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地中海贫血 (地贫 )红细胞一管定量筛查方法。方法 :对象 1~ 14岁儿童 5 0 0例 ;采用红细胞一管定量筛查法测定溶血度 <6 0 %者 ,进一步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分析。结果 :5 0 0例中溶血度 <6 0 %者80例 ,最后由电泳及基因确诊 β -地贫 12例 ,a-地贫 48例 ,其检出率达到 75 %。结论 :红细胞一管定量法操作简单、快速 ,无需复杂设备 ,结果可靠 ,为地贫诊断提供了一个初步的依据 。
- 罗丽茹林焕馨郭亮刘凌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 围生期高危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及智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及智力的影响。方法 取 4~ 7岁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儿童 74例为观察组 ,正常同龄儿童 12 0例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家庭社会情况及儿童健康情况问卷 ,部分病例并采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查智商。结果 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2 4 32 % ,正常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1 6 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两组内向行为问题分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外向问题分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两组智商比较 ,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P<0 0 1)。结论 围生期的高危因素对儿童在学龄前的行为及智力发育有严重的影响。
- 罗丽茹林焕馨
- 关键词:围生期高危因素学龄前儿童智力
-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对传统换血疗法进行改进,并使该技术在新生儿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方法:采用肱动脉(股动脉)、头皮静脉作换出、换入途径,置换出体内2倍血量救治红细胞G-6-PD缺陷致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结果:术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了5796%和5854%(P<001),迅速改善了机体内环境。结论:改良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且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严越秀蔡定邦林华锦林焕馨张小玲杨惠珍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换血疗法同步换血
- 小儿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聂建民林焕馨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儿童
- 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 1996年
- 林焕馨郭亮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