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科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丹东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5篇引流
  • 4篇肝再生
  • 3篇胆道
  • 3篇引流方式
  • 3篇术后
  • 3篇梗阻
  • 3篇梗阻性
  • 3篇肝切除
  • 3篇部分肝切除
  • 2篇胆道引流
  • 2篇胆管
  • 2篇术后肝再生
  • 2篇切除术
  • 2篇结石
  • 2篇黄疸
  • 2篇减黄
  • 2篇梗阻性黄疸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6篇丹东市中心医...
  • 4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安庆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梁科伟
  • 4篇袁晟光
  • 3篇廖维甲
  • 3篇何松青
  • 2篇覃理灵
  • 2篇刘杰
  • 1篇孙彦浩
  • 1篇鲁育民
  • 1篇曹中良
  • 1篇罗金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汁酸与肝再生被引量:6
2011年
胆汁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在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作为信号分子在胆汁酸代谢、糖脂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其在肝再生的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及其在肝脏再生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梁科伟袁晟光
关键词:胆汁酸CYP7A1FXR肝再生
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黏膜下脂肪瘤一例
2014年
患者 男,61岁,因“胸闷、憋气伴咳嗽、咳痰半个月余”于2013年6月3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憋气、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白色浆液性痰,无寒热,无明显胸痛.既往有常年吸烟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入院查体:身高170 cm,体质量91 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外形正常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肺下缘移动度正常,触觉语颤正常对称,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图1),下叶背段呈阻塞性肺炎改变.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带蒂肿瘤,表面光滑(图2),取活检病理示支气管黏膜组织.诊断: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并于2013年6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管口带蒂肿瘤,肿瘤表面光滑、切面黄色、包膜完整(图3).术后病理示:支气管黏膜下脂肪瘤(图4).
曹中良梁科伟
关键词:肺下叶背段脂肪瘤黏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阵发性咳嗽
不同减黄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扩大范围肝脏切除术在给肝门部胆管癌/(HC,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疗效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增加了术后肝衰发生率,原因是HC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抑制了术后肝再生。研究表明,对重度梗阻性黄疸HC...
梁科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再生胆道引流
文献传递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切除组与胆道镜组,各29例。肝切除组予以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道镜组予以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手术时长、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结石复发率。结果胆道镜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短于肝切除组,出血量少于肝切除组,结石残留率为3.45%(1/29),低于肝切除组的31.03%(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道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2/29),低于肝切除组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胆道镜组复发率为3.45%(1/29),低于肝切除组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部分切除术比较,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可显著改善手术情况,明显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罗金石梁科伟佟财宇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
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模型。随后将1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肝中、左叶切除;内引流组:于扩张胆管和十二指肠间置管引流;外引流组:于扩张胆管置管,导管另-端从腹腔引出。每组40只大鼠。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引流7d后行肝中、左叶切除,于术后0、1、2、4、12、24、48、72h收集3组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肝再生率、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OL、IL-6水平,RT.PCR测定肝脏组织TNF—OLmRNA和IL-6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部分肝切除术后72h内引流组sD大鼠肝再生率为94.86%±12.72%,显著高于外引流组的62.39%±8.01%和对照组的45.77%±5.41%(F=33.62,P〈0.05)。3组大鼠肝脏组织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12h明显升高,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24.47%±4.01%和88.1%±9.2%,对照组和外引流组于48h达到高峰,分别为15.80%±1.08%和58.3%±5.8%、18.40%±1.12%和70.2%±6.9%。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STAT3表达于术后4h达到高峰,为42.6%±3.6%,对照组和外引流组分别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9%±2.0%和29.2%±3.7%。内引流组STAT3表达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7±23)U/L和(256±32)U/L;对照组和外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309±41
袁晟光梁科伟刘杰廖维甲覃理灵何松青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再生胆道引流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34例,T管引流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给予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月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补液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中,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18.2%(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有效胆汁引流,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减少患者痛苦。
梁科伟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T管引流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5例(11.1%)患者中转开腹(其中10例患者回盲部肿瘤>8 cm,5例患者肿瘤侵犯十二指肠),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平均出血量为(112.28±4.46)ml,平均手术时间为(160.28±6.69)min。5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随访6~36个月,其中10例患者出现双肺部转移,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5例患者出现腹腔内远处转移及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梁科伟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结肠肿瘤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予以"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及切口外观满意度、颈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3.57%(4/112),观察组复发率为2.70%(2/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外观满意度、颈肩部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相当,但"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满足患者对颈部的美观要求,适用于对颈部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梁科伟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
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减黄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和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减黄对梗阻性黄疸(OJ)SD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术后肝功能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OJ不同引流方式减黄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动物模型。并在术后0、1、2、4、12、24、48和72h收集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血清TBIL、ALB、ALT、AST水平,计算残肝重量、肝再生率,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组织PC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 PH术后各时段内引流(ID)组和外引流(ED)组TBIL、ALT、AST水平较OJ组均偏低。各时段ID组ALB水平较OJ组、ED组偏高。72 h肝再生率ID组高于ED组,ED组高于OJ组。3组PCNA水平均于12 h明显升高,ID组于24 h达高峰,OJ组、ED组高峰延迟至48 h且峰值偏低。PH术后各组血清TNF-α水平均呈上升趋势,ID组于12 h达高峰,OJ组、ED组均于24 h达高峰,各时段OJ组、ED组血清TNF-α水平较ID组均偏高。结论内外引流术均可改善OJ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肝功能,并改善OJ大鼠残肝再生能力,但内引流效果更明显,且内引流术可以有效降低血清TNF-α水平。
袁晟光梁科伟刘杰廖维甲覃理灵何松青
关键词:胆管引流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与不同引流方式下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与不同引流方式下梗阻性黄疸(OJ)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后肝再生差异的关系.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70%肝切除组(Control组)、梗阻性黄疸未引流切除组(OJ组)、梗阻性黄疸内引流切除组(ID组)、梗阻性黄疸外引流切除组(ED组).术后0、4、12、24、48、72 h等时间点检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残肝组织FXR mRNA和蛋白表达、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 mRNA表达.结果 ED组PH后12~72 h各时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为(19.52±1.87)%、(30.16 ±2.65)%、(46.44±2.66)%、(44.36±3.82)%,均明显低于ID组和Control组(P <0.05);ED组TBA含量各时点分别为(20.38 ±4.33)、(25.87±8.68)、(35.05±6.87)、(49.66±6.65)、(60.44±7.66)、(52.36±8.82) μmol/L,均低于Control组和ID组(P<0.05);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ED组各时段分别为1.75±0.09、1.68±0.14、1.53±0.16、1.25±0.16、1.17±0.18、1.24±0.16,均高于Control组和ID组(P<0.05),ID组各时点FX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0.18、1.80 ±0.12、1.89±0.12、2.56±0.09、2.39±0.20、2.02±0.24,均高于ED组(P<0.05),FXR蛋白表达与FXR mRNA基本一致;各项指标ID组与Control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引流的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较内引流明显抑制的原因与胆酸丢失有关,可能机制为低表达的FXR抑制了肝再生.
鲁育民袁晟光梁科伟孙彦浩廖维甲何松青
关键词:胆固醇7Α-羟化酶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肝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