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恩允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R.scFv,所含基因全序列为864bp,编码288个氨基酸,其特征是在引物设计中引入细胞内蛋白运输信号,构建了载有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
- 沈恩允甄永苏张胜华李毅
- 文献传递
- CKl9、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角蛋白19(CKl9)、癌胚抗原(CEA)和癌链抗原19—9(CAl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第1周期化疗前后CKl9的含量并结合化疗前、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CAl9—9的含量,联合随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客观评价联合标志物检测与肿瘤复发和化疗效果的关联。【结果】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术后转移组100%(16/16)至少有一项高于正常,75%(12/16)至少两项高于正常,25%(4/16)三种肿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未转移组42.31%(22/52)只其中一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无两者或三者同时高于正常。未转移组中的18例患者,化疗前CEA或CA19—9高于阳性参考值,经足疗程化疗后降至正常,与化疗初期动态监测CK19凋亡诱发的规律性变化的符合率为66.7%(12/18)。【结论】OCK19、CEA和CA19—9联合检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②化疗初期CKl9规律性变化特征与效果之间有直接关联性,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银新宁守斌沈恩允金晓维唐杰朱鸣贺永梅
- 关键词:角蛋白肿瘤相关
- 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R.scFv,所含基因全序列为864bp,编码288个氨基酸,其特征是在引物设计中引入细胞内蛋白运输信号,构建了载有内质网滞留型抗IV型...
- 沈恩允甄永苏张胜华李毅
- 文献传递
- 抗Ⅳ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及其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了编码胞浆和内质网滞留型抗Ⅳ型胶原酶抗体的表达载体pcDNA3.1-CP.scFv和pcDNA3.1-ER.scFv。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系进行基因转染。以Western blot检测pcDNA3.1-CP.scFv和pcDNA3.1-ER.scFv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PG细胞Ⅳ型胶原酶分泌情况,Matrige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结果CP.scFv和ER.scFv胞内抗体在PG细胞内表达,ER.scFv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抑制率分别为85.7%和51.2%;而CP.scFv对Ⅳ型胶原酶分泌无抑制作用。ER.scFv编码基因转染的PG细胞与野生型和空白质粒组比较,对体外侵袭有明显的抑制,抑制率为76.3%;而CP.scFv编码基因转染的PG细胞未显示出有抑制作用。结论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技术可以在蛋白加工、分泌通路中抑制Ⅳ型胶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侵袭,可能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沈恩允王维刚张胜华甄永苏
- 作为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LDE的可行性研究
- 2001年
- 目的 :观察LDE ACM复合物对裸鼠胃癌SGC 790 1、NKM 45细胞株皮下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了解LDE作为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SephadexG 5 0层析以及超声法制备LDE和LDE ACM复合物 ,建立裸鼠胃癌皮下移植肿瘤模型 ,观察LDE ACM对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E ACM复合物可明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与其他实验对照组比较 ,LDE ACM组的瘤重明显减轻 ,抑瘤率明显增高 ,而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降低。结论 :LDE ACM复合物有较强的抑制肿瘤效应且副作用明显减轻 ;LDE作为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是可行的。
- 沈恩允康鲁东姜安丽赵春华毕文祥李静徐松德
- 关键词:SGC-7901细胞抗肿瘤药
- 内质网滞留型抗Ⅳ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特性,Ⅳ型胶原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肿瘤转移扩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胞内抗体技术,阻断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期达到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效果。方法:构建编码可在内质网滞留的抗Ⅳ型胶原酶单链抗体的表达载体pcDNA3.1-ER.scFv,并转染入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系内。Westernblot检测pcDNA3.1-ER.scFv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胞内抗体ER.scFv在PG细胞内与靶蛋白相互作用情况,明胶酶谱检测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及体外侵袭和增殖实验。结果:ER.scFv在PG细胞内表达,而且能够识别和结合靶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过胞内抗体的基因转染,显著抑制了Ⅳ型胶原酶的功能和活性。ER.scFv转染的PG细胞较野生型和空白质粒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抑制率为76.3%(P<0.05),在Matrigel上进行细胞培养,ER.scFv对PG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效果。结论: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技术可以在蛋白加工、分泌这一关键通路中抑制肿瘤细胞Ⅳ型胶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肿瘤侵袭和增殖,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
- 沈恩允王维刚李毅张胜华甄永苏
- 关键词:胞内抗体肿瘤侵袭增殖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