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曙辉

作品数:56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消融
  • 15篇动脉
  • 14篇射频
  • 14篇射频消融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4篇成形术
  • 11篇二尖瓣
  • 11篇二尖瓣狭窄
  • 10篇球囊
  • 9篇心动过速
  • 9篇心房
  • 7篇心肌
  • 7篇球囊成形
  • 7篇房颤
  • 7篇房室
  • 6篇心房颤动
  • 6篇血管
  • 6篇造影
  • 5篇折返

机构

  • 37篇湖北医科大学...
  • 13篇武汉大学
  • 6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砀山县...

作者

  • 56篇漆曙辉
  • 54篇江洪
  • 42篇李庚山
  • 40篇黄从新
  • 33篇唐其柱
  • 30篇王晋明
  • 20篇陈元秀
  • 15篇王小红
  • 12篇陈芳
  • 12篇许家琍
  • 10篇张庆华
  • 9篇黎明江
  • 5篇许家俐
  • 5篇杨新红
  • 5篇许家
  • 4篇王晓红
  • 4篇施冰
  • 4篇杨剑雪
  • 4篇左进
  • 4篇吴钢

传媒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心脏起搏与心...
  • 3篇起搏与心脏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9篇1995
  • 7篇1994
  • 6篇199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5例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分析
1993年
本文对65例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了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表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11/15),而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却很低(1/14),并发现部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例有心肌炎或可疑心肌炎改变,然而由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除1例符合肥厚性心肌病外,其余均为正常心肌组织,与其解剖特点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局限性,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
王晋明江洪黄从新陈元秀漆曙辉彭善友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内膜心肌活检
急诊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快速房颤的临床报告
1993年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房室旁道(简称旁道)的传导特点不同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简称正道),快速的心房激动可经旁道下传引起极快的心室率,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心功能不全,甚至恶化为心室颤动而危及病人的生命。笔者遇见2例药物和体表直流电复律不能控制病情者接受急诊射频消融(RFCA)治疗获得根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江洪黄从新李庚山许家琍王晋明唐其柱陈元秀漆曙辉陈芳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纤颤射频消融
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膜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15只犬进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植入术 ,前降支相应血管作为对照 ,分别于术后 1周、4周和 12周处死 ,进行病理学检查、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PCNA和Bcl x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cl xl蛋白质印迹杂交。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 1~ 12周内膜面积持续增加 ;正常血管未见凋亡细胞和PCNA阳性细胞 ,术后 1周内膜中凋亡细胞阳性率和PCNA阳性细胞率均达高峰 ,术后 4周和 12周不断降低 ,但凋亡细胞阳性率在各时间段均低于PCNA阳性细胞率 ;Bcl x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印迹杂交均显示正常对照血管偶见表达 ,术后 1周在内膜中表达增加 ,术后 4周在内膜中大量表达 ,并可维持至 12周。结论 细胞凋亡相对不足可能是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形成的一个原因 ,Bcl xl在内膜中高表达可能是造成细胞凋亡相对不足的因素之一。
聂晓敏李庚山江洪李晓艳蒋学俊王晓红杨新红漆曙辉许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细胞凋亡BCL-XL术后蛋白表达
大蒜素包膜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包膜支架携带和释放大蒜素的能力 ,并观察大蒜素包膜支架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 6只犬 ,将大蒜素包膜支架和对照支架分别置入左回旋支的远端 (大蒜素支架组 ,n =6)和近端 (对照组 ,n =6) ,于支架置入术后 1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处死 ,光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另选取 10只犬 ,分别于大蒜素包膜支架置入后 1h、1d、3d、10d和 2 8d处死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血管局部的大蒜素浓度。结果 :大蒜素包膜支架置入体内 1h、1d、3d、10d、2 8d时的血管壁浓度分别为 80 83、67 5 0、11 79、0 3 3、0 2 6ng/mg组织。术后 1个月 ,大蒜素支架组和对照组血管的损伤程度相同 ,大蒜素支架组的血管内膜增生和再狭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包膜支架可有效携带和释放药物 ,大蒜素包膜支架可抑制术后再狭窄发生。
聂晓敏江洪李庚山李晓艳蒋学俊王晓红漆曙辉杨新红吴钢朱中生许辉
关键词:大蒜素冠状动脉损伤再狭窄血管成形术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存器质性心血管病时的射频消融
1998年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并存有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是否适宜作RFCA报道较少,本文总结我院6年来对87例并存有心血管病的室上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现报告如下。
陈元秀江洪黄从新唐其柱李庚山王晋明许家琍陈芳漆曙辉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射频消融术
闭塞冠状动脉的造影特点和球囊扩张治疗被引量:1
1995年
分析19例患者闭塞冠状动脉(冠脉)的影象特点和球囊扩张治疗结果.发现16例并存非闭塞冠脉狭窄,其中12例表现为70%以上的重度狭窄.所有闭塞冠脉均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左前降支和右冠脉闭塞均表现为对侧侧支循环,左旋支闭塞者3例为同侧侧支循环,1例为对侧侧支循环.13例闭塞血管经球羹扩张后再通,6例失败,其主要原因为导丝不能通过闭塞部位(5例)和球囊不能跨过闭塞部位(1例).
江洪黄从新李庚山王晋明许家琍陈元秀唐其柱刘伟宏漆曙辉王小红
关键词:动脉造影球囊扩张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1999年
漆曙辉江洪王晋明许家俐王晓红黎明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持续交界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蚀治疗被引量:9
1995年
报道5例持续交界性心动过速(SJRT)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蚀(RFCA)治疗。结果表明,5例患者的室房传导和心动过速的逆传支为具有递减传导性能的隐匿性房室旁路(AP)。电生理特点为:(1)心室刺激与心动过速的逆传心房顺序相同;(2)右室间隔上部刺激的室房传导时间明显短于右室尖部刺激;(3)心动过速时于H波同步刺激心室可逆传至心房且使之提前激动;(4)4例RFCA成功阻断AP,3例AP位于右后隔区,1例位于中隔区;(5)4例AP阻断后,3例显示室房分离,1例显示正常室房传导。结论认为,SJRT的发生机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FCA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江洪黄从新李庚山陈元秀唐其柱王晋明漆曙辉陈芳王小红左进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蚀术射频消蚀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内自回声现象的血液流变学机制
2000年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与左心房自回声现象( SEC)的关系。9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recutaneous Ball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前采用 HP SONOS2500型彩色多普勒成像仪(探头频率为5MHz)行食道超声检查,术中自左心房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心房颤动、二尖瓣狭窄程度、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压力均 SEC的独立预测因子。SEC组Hct、ηp、 ηa( L)、 ηa( H)、 IRCA、 Tk均高于无 SEC组(p<0.05或< 0.01)。提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SEC的形成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存在密切关系。
胡成林李彦博刘华芬黎明江陈江斌张庆华唐其柱江洪黄从新漆曙辉
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血液流变学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的靶血管选择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5年
王兵江洪夏豪漆曙辉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