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喜

作品数:30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胃癌
  • 13篇预后
  • 8篇肿瘤
  • 6篇病理
  • 5篇癌患者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生成
  • 4篇胃癌患者
  • 4篇细胞
  • 3篇预后因素
  • 3篇组织芯片
  • 3篇胃癌患者预后
  • 3篇胃癌组织
  • 3篇胃癌组织芯片
  • 3篇胃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内皮
  • 3篇患者预后
  • 3篇基因

机构

  • 30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市肿瘤研...
  • 2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30篇王喜
  • 26篇王杰军
  • 16篇于观贞
  • 14篇潘军
  • 12篇陈颖
  • 5篇吴欣
  • 5篇柳珂
  • 3篇钱建新
  • 3篇李萍
  • 3篇闫明霞
  • 3篇顾小强
  • 3篇姚明
  • 2篇朱阳春
  • 2篇秦叔逵
  • 2篇李荣
  • 2篇何晓静
  • 2篇王妙苗
  • 1篇华召来
  • 1篇娄成
  • 1篇崔桂平

传媒

  • 11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肿瘤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二届国际肿...
  • 1篇第十届全国临...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xPC-3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株DA和NE代谢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BxPC-3条件培养液影响分化的PC12细胞神经递质代谢的机制.方法:用去除IL-6的BxPC-3条件培养液处理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HPLC检测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DA、5.HT和NE的含量.在不含血清的条件培养液中加入IL-6(0.01mg/L,0.1mg/L,0.25 mg/L,0.5 mg/L,1mg/L,1.5 mg/L,2 mg/L),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裂解液,采用HPLC检测DA和NE的含量.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条件培养液中加入IL-6抗体后,上清中DA和NE的含量明显增加,而细胞内DA和NE代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加入不同剂量IL-6后,随着浓度的增加,DA和NE的代谢近似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当IL-6浓度为1mg/L时DA和NE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xPC-3条件培养液主要通过IL-6影响分化的PC12神经递质代谢.
李荣王杰军吴欣郭静王妙苗王喜解静何晓静
关键词:条件培养液白介素6PC12细胞代谢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判断抗血管生成化疗剂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SGC-7901、MKN-45、Huh-7和U87等荷瘤裸鼠模型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水平,通过检测EPC判断优福定(UFT)抗血管生成的化疗剂量。方法:建立荷瘤动物模型,UFT和环磷酰胺(CTX)对荷瘤动物模型治疗后,FCM检测外周血EPC(circulating EPC,CE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SGC-7901、MKN-45、Huh-7和U87等荷瘤裸鼠模型中CEP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裸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小剂量UFT持续治疗MNK-45荷瘤裸鼠,检测CEP确定UFT抗血管生成化疗时最佳生物剂量是20mg.kg-1.d-1。最大耐受剂量UFT组治疗1周时,裸鼠处于频死状态,与对照组相比,CEP明显增加(P<0.05);持续小剂量UFT组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CEP明显降低(P<0.05)。持续小剂量UFT和CTX治疗MNK-45荷瘤裸鼠结果显示,CEP值和MVD显著相关(r=0.998,P=0.044)。结论:CEP检测可估计UFT抗血管生成化疗的最佳生物剂量和抗肿瘤疗效。
吴欣王喜姚明闫明霞王杰军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血管生成抑制剂剂量效应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胃癌中的现症感染情况,探讨HP感染状态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94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切片分别取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切片中HP的感染状态,分析HP感染状态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研究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HP感染与胃癌Lauren分型、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阳性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8.5个月,高于HP阴性患者的36.4个月(P=0.003)。接受根治性手术的HP阳性胃癌患者预后好于HP阴性患者(P=0.034)。亚组分析显示,HP阴性的肠型胃癌患者预后较HP阳性者差(P=0.006),但在弥漫型胃癌患者中未发现HP阴性和阳性者之间有差异(P=0.922)。结论 HP感染不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P阳性感染状态的肠型胃癌患者临床预后可能较好。
甘露张霞潘军柳珂李萍王喜王杰军
关键词:胃肿瘤幽门螺杆菌预后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内皮前体细胞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骨髓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EPCs,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FP质粒以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EPCs,并检测其表达;建立小鼠Lewis肿瘤移植模型,回输基因修饰EPCs,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新生血管局部GFP表达情况并计数。结果:pcDNA3.1/GF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EPCs后,EPCs表达GFP片断。部分GFP标记的EPCs在肿瘤新生血管定位,计数结果提示约14.0%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来源于EPCs。结论:骨髓来源的EPCs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骆益宙秦叔逵王喜钱建新顾小强王杰军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血管生成肿瘤骨髓
大规模中国人胃癌组织芯片的构建及胃癌预后因素的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方法:收集107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CNA的表达,并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1072例胃癌信息的组织芯片,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5.1%和89.3%,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53的过度表达与年龄、男性、贫血、腺癌、分化、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而PCNA则与年龄、肿瘤部位、腺癌、分化、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高度相关。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贫血、肿瘤大小、分化、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切缘、术中输血以及PCNA均与预后相关,而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年龄、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术中输血以及PCNA与预后相关。结论:1072例胃癌的大规模组织芯片为胃癌的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胃癌患者的机体情况、肿瘤、手术情况和生物学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影响了其预后。
于观贞陈颖潘军王喜王杰军
关键词:胃癌组织芯片
优福定节拍性化疗抗MKN-45荷瘤裸鼠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持续小剂量优福定(UFT)对MKN-45荷瘤裸鼠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动物模型,用UFT和环磷酰胺(CTX)对荷瘤动物模型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EP);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持续小剂量UFT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CEP和MVD含量下降显著,而持续小剂量CTX虽然抑瘤率较持续小剂量UFT高,但却未抑制CEP和MVD含量。结论:持续小剂量UFT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对MKN-45胃癌细胞荷瘤裸鼠产生抗瘤效应。
吴欣王喜于观贞陈颖姚明闫明霞王杰军
关键词:裸鼠内皮祖细胞微血管密度
ErbB2/Grb2/mTOR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检测ErbB2/neu、Grb2和mTOR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ErbB2/Grb2/mTOR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1072例胃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ErbB2/neu、Grb2和mTOR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ErbB2/neu、Grb2和mTOR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2%、47.5%和50.8%。ErbB2/neu和Grb2的过度表达与年龄(>60岁)、肿瘤部位、肿瘤类型和高分化相关(P<0.01);mTO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类型、高分化、T分期和TNM分期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3个蛋白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Grb2和mTOR与预后有关(P=0.0067,P=0.0001);而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mTOR与预后有关(P=0.046)。结论:ErbB2/Grb2/mTOR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mTOR还可能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3个蛋白可以作为胃癌治疗的靶点,继而为胃癌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于观贞陈颖潘军王喜王杰军
关键词:胃癌ERBB2GRB2MTOR
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含有1072例胃癌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35.5%(381/1072),而癌旁上皮中均有表达。在胃癌中,ANXA1的表达下降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P<0.01)。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22.6%(242/1072),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部位、高分化和T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ANXA1和EGFR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缺失表达和EGFR的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XA1和EGFR是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
于观贞陈颖潘军王喜王杰军
关键词:胃癌EGFR
mTOR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观察mTOR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检测mTOR和VEGF在1072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mTOR和VEGF在胃癌中总表达率分别为50.8%和59.4%。mTOR过度表达与肿瘤部位(贲门、胃底)、腺癌、高/中分化、T1/T2、Ⅰ/Ⅱ期以及PCNA表达有关;VEGF过度表达与年龄(>60岁)、男性、肿瘤部位(贲门、胃底)、腺癌、高/中分化、肿瘤浸润(T3~T4)、淋巴结转移、PCNA表达以及p53表达有关。mTOR和VEGF共表达率为39.6%。Cox模型结果显示,mTOR和VEGF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mTOR/VEGF信号通路在胃癌中高度激活,mTOR和VEGF的表达是胃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作为胃癌治疗的靶点。
潘军于观贞陈颖王喜王杰军
关键词:胃癌MTORVEGF
肿瘤相关贫血、肿瘤病理状况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相关贫血对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2005年病理确诊的术前胃癌患者,通过检索患者住院病历和随访来获取研究资料,应用SPSS软件处理和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669例获生存随访等资料的胃癌患者,术前有无贫血,其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23.9±1.7)个月vs.(35.1±2.2)个月,P<0.01];按胃癌TNM分期计算有无贫血患者的生存时间,在Ⅰ期胃癌患者中,无贫血和有贫血患者的生存期分别是(79.9±2.0)个月和(63.5±7.1)个月(P<0.01),但是在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中,未见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有无贫血和胃癌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而胃癌的肿瘤直径(P=0.009)、肿瘤分化程度(P=0.004)和TNM分期(P<0.001)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结论:有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胃癌患者生存期短于无贫血患者;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
李睿于观贞王喜潘军王杰军
关键词:胃癌贫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