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俊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腹腔
  • 4篇肠道
  • 3篇炎性
  • 3篇胰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肠梗阻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修补术
  • 2篇血管
  • 2篇炎性肠梗阻
  • 2篇胰腺
  • 2篇早期炎性
  • 2篇早期炎性肠梗...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早期
  • 2篇术后早期炎性
  • 2篇术后早期炎性...
  • 2篇术野

机构

  • 20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20篇王文俊
  • 8篇王小周
  • 7篇李占武
  • 5篇姜磊
  • 5篇董云
  • 5篇张晓宇
  • 4篇康新
  • 1篇范明慧
  • 1篇胡祥
  • 1篇刘莉
  • 1篇朱晶
  • 1篇王媛媛
  • 1篇张潇月
  • 1篇崔洪章
  • 1篇杨进益
  • 1篇张晓宇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腔静脉取栓及血管重建术在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术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与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10月行R CC根治术中联合IVC取栓、血管重建术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52岁;Mayo Clinic的IVC癌栓分类法分为:0级0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病理分期(Robson分期):Ⅲ期5例,Ⅳ期2例。结果 7例均成功行肾癌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癌栓取出及即时下腔静脉修复重建。其中,5例行单纯连续缝合IVC切口修复;Ⅲ期中IVC壁缺损较大的两例分别用自体肝镰状韧带补片修复一例,行端端吻合一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5年,4例于术后8~9个月肿瘤复发死亡。2例3年无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在行RCC根治性切除的同时,积极地进行联合IVC取栓、切除受侵静脉壁和IVC重建,能够提高远期存活率。并指出:普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对保证此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王文俊康新范明慧张晓宇杨进益
关键词: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手术取栓血管重建
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动物模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一种用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4只;腹腔感染组24只;模型组24只。首先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建立6 h后行剖腹手术,轻轻取出全部小肠置于两层湿纱布之间,用带有滑石粉的手套进行手术操作,用盐水棉签从小肠末端自下而上到幽门环擦拭小肠浆膜层,反复6次,共15 min。分别于第3、5、7天处死大鼠,行胃肠道传输速率测定和腹部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术后观察肠管粘连情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kit原癌基因蛋白(C-kit)表达。组间比较先采用One-way ANOVA检验,之后采用Dunnet 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胃肠道传输速率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1.25±2.68)%、(21.90±0.96)%、(21.17±2.47)%;而对照组分别为(62.61±3.25)%、(59.76±4.92)%、(57.18±4.30)%。腹腔感染组分别为(50.66±5.95)%、(48.89±3.15)%、(47.58±3.74)%,模型组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924、228.536、193.761,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SOD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63.12±18.50)、(260.14±29.53)、(261.43±47.92)U/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6、28.863、37.244,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MDA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7.36±1.38)、(6.14±1.02)、(6.49±0.65)nmol/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2、11.190、16.156,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iNOS阳性表达显著增强,C-kit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
李占武王文俊谢承霖王小周姜磊刘强秦浩张晓宇
关键词:肠梗阻动物模型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的36.67%更低,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生长抑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小周董云王文俊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
腹腔镜腹壁切口缝合引导器械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腹壁切口缝合引导器械,属于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手柄,手柄一端设有凹槽道,所述的凹槽道设有上缘边,所述的凹槽道为“V”字型,凹槽道的底部为凹槽底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避免腹腔镜小切口缝...
李占武马素芳王文俊张晓宇
文献传递
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胆管损伤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发生胆管损伤(BDI)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接收并行LC治疗的6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经LC治疗后发生BDI的危险因素。结果6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经LC治疗后发生BDI27例,BDI发生率为4.50%;胆管损伤患者年龄≥60岁、术前胆囊壁厚度≥4mm、术前胆囊管长度<10mm、术前胆囊萎缩、术者经验<100例、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持续性出血、术中粘连紧密占比均高于未损伤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胆囊壁厚度≥4mm、术者经验<100例、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紧密是急性胆囊炎患者经LC治疗后发生BD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经LC治疗后BDI发生率较高,术前胆囊壁厚度≥4mm、术者经验<100例、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紧密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做出针对性指导,以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经LC治疗后BDI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刘强孙少明王文俊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
肠道上皮细胞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维护及炎性肠病发生机制被引量:11
2019年
在肠道环境因素(包括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免疫之间,肠道上皮细胞(包含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有2个主要作用。一种是肠道上皮细胞通过构建黏膜屏障,如黏液层、抗菌肽等,分离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免疫细胞。
崔勇鹤孙少明李占武王文俊
关键词:肠道上皮细胞肠道微生物肠道屏障肠道免疫炎性肠病
36例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 分析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术后确诊的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痛特点、影像学检查及腹腔穿刺阳性率,评价各项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30例患者主诉症状为腹痛,临床表现各异,6例患者主诉为腹胀、恶心等。腹痛时间:急性腹痛(〈24 h)14例(46.7%),亚急性腹痛(24~72 h)13例(43.3%),慢性腹痛(〉72 h)3例(10.0%)。34例术前行腹部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2例(35.3%);36例术前行腹部CT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29例(80.6%);19例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16例(84.2%);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71.9%(23/32)。结论 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其腹痛特点不存在特异性,腹部CT检查和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王小周王文俊董云姜磊
关键词:腹部X线诊断性腹腔穿刺
肠梗阻并发腹腔感染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究肠梗阻并发腹腔感染(IAI)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肠梗阻并发IAI患者117例(感染组)和肠梗阻未合并感染患者109例(未感染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 mRNA、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和NF-κB mR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其他检查,根据感染程度和抗感染疗效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程度和疗效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感染组PBMC中TLR4 mRNA、MyD88 mRNA和NF-κB mRNA及IL-4、IL-10与TNF-α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组PBMC中TLR4、MyD88和NF-κB mRNA和IL-4、IL-10及TNF-α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好转组治疗3 d时PBMC中TLR4、MyD88和NF-κB mRNA及IL-4、IL-10和TNF-α均降低(P<0.05),失败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且好转组各项指标优于失败组(P<0.05)。结论肠梗阻并发IAI患者PBMC中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程度增加,且与感染程度和疗效均存在密切联系。
刘强谢承霖李占武王文俊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病情转归
带蒂肝圆韧带、大网膜联合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应用(附8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带蒂肝圆韧带及大网膜联合修补巨大胃穿孔和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3月两家医院普外科选择性利用带蒂肝圆韧带及大网膜联合修补巨大胃穿孔和十二指肠穿孔8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120min,平均86min。肠蠕动3~4d恢复;引流管4~5d撤除;切口8~9d拆线。住院时间8~13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年,3例晚期胃癌病人除1例于术后3个月行胃癌根治术仍存活外,余2例分别于术后3~6个月内死亡。无修补术后胃肠瘘(再穿孔)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带蒂肝圆韧带的生理及解剖学优势,联合大网膜共同修补,使修补更加牢靠,能有效避免巨大胃穿孔和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胃肠瘘(再穿孔)、幽门梗阻及与术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王文俊康新董云王小周
关键词:大网膜穿孔修补术
趋化因子受体CXCR1及CXCR2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1及CXCR2在胃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和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原发灶、转移灶、癌旁组织和未转移患者原发灶中的表达情况;对胃癌腹膜转移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趋化因子受体CXCR1及CXCR2阳性和阴性表达的中位生存时间;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CXCR1、CXCR2在胃癌腹膜转移组原发灶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发生腹膜转移和未发生腹膜转移的原发灶间,CXCR2的表达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XCR1的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2在胃癌腹膜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相关(均P<0.05);CXCR1在胃癌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淋巴转移、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均P>0.05)。CXCR2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低于CXCR2表达阴性的患者。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原发灶中CXCR2的表达是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生长有关;而CXCR2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有关。
姜磊胡祥王文俊康新王小周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CXCR1CXCR2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