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相磊

作品数:2 被引量:8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湿地
  • 2篇种子库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湿地植被
  • 1篇退耕
  • 1篇种子
  • 1篇物种
  • 1篇洪湖湿地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王相磊
  • 1篇刘贵华
  • 1篇刘贵华
  • 1篇张学江
  • 1篇张学江
  • 1篇周进
  • 1篇李伟
  • 1篇李伟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湖南茶陵湖里沼泽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被引量:39
2004年
研究了湖南茶陵湖里沼泽中水毛花 (Scirpus triangulatus)、疏忽蓼 (Polygonum p raetermissum)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和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4种植被类型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种类型中共萌发了2 9种植物 ,种子平均密度为 5672粒· m- 2。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库的物种数和平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疏忽蓼斑块的种子库中萌发 2 2种 ,平均密度是 10 0 89粒· m- 2 ;而普通野生稻斑块种子库中只有 14种 ,平均密度仅 2 50 0粒· m- 2。在地表植被中共鉴定出 18种植物。 4种植被类型中 ,其地表植被的物种数和 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种子库。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物种相似性系数的范围从 0 .43 75至 0 .692 3。每种植被类型中 ,均有一些物种只在种子库中出现 ,而另有一些物种只在植被中出现。表明种子库在湿地保护和受损湿地的恢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移植法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 ,应综合考虑种子库与地表植被、以及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的特点 。
刘贵华李伟王相磊张学江
关键词:种子库地表植被植被类型种子物种湿地
洪湖湿地退耕初期种子库的季节动态被引量:62
2003年
为了研究水田退耕初期种子库的特征 ,在两个不同水位条件下通过幼苗萌发法对洪湖的濒湖退耕田种子库的结构和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库季节变化明显 ,种子库的密度于 1 2月达到最大值 2 .61× 1 0 5ind .·m- 2 ,6月时最小 ,为 2 .90× 1 0 4 ind .·m- 2 。而萌发的物种数则相反 ,6月时最大 ,1 2月时最小。Simpson和Shan non_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hannon均匀度指数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 ,在 6月最高 ,1 2月和 3月最低。该种子库类型属于持续性种子库。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群落种相似性系数变化较大。 0~ 5cm和 5~ 1 0cm土层中的种子库萌发的物种数差异不显著 ,但在数量上有明显分层现象 ,上层种子库占总数的 78%。One_wayANOVA分析表明 ,萌发时的水位条件可显著影响种子库萌发的种类和数量。结合种子库研究的结果 。
王相磊周进李伟刘贵华张学江
关键词:洪湖湿地种子库湿地植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