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髋臼邻关节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髋臼邻关节骨囊肿的X线和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0年9月,2005年3月具有典型表现的5例髋臼邻关节骨囊肿,其中1例撮有X线、CT、MRI片,资料齐全。结果5例病人显示6个病灶。病灶呈圆形和类圆形,边界清楚,有薄层硬化缘。1例CT显示双侧囊肿均与髋关节相通;MRI表现为以液体信号为主,其内杂有不规则信号。结论X线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髋臼邻关节骨囊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时病灶有更高的检出率,MRI可确定病变性质,能对多数病人做出诊断。应选择使用。结合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本病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 孙庆举辛越王锋毕文杰
- 关键词:骨囊肿髋臼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髌骨纵行骨折的影像学检查被引量:1
- 2005年
- 孙庆举明路民朱建忠王锋毕文杰辛红梅
- 关键词:髌骨纵行骨折影像学检查骨折类型青壮年X线片正侧位
- 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引起会厌谷影像学改变2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对2003-04~2004-01我科发现咽部淋巴组织增生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1~78岁,平均57.3岁.其中因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来诊21例,因胃部不适来诊5例.
- 王锋孙庆举王德利
- 关键词:咽疾病淋巴组织增生会厌
- 肾盂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CT诊断及鉴别
- 2018年
- 尿路上皮癌又名移行细胞癌,是第四常见肿瘤,其中90%~95%为发生于膀胱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由于发生在肾盂的尿路上皮癌有时被归类为肾脏肿瘤,因此,其真正的发生率尚不确切,据估计,肾盂尿路上皮癌约占肾肿瘤的15%[1-3]。肾盂上皮癌发病率约为输尿管上皮癌的2倍,60%的肾盂尿路上皮癌被诊断时具有侵袭性[4,5]。
- 袁克美程玉卉王锋朱建忠
- 关键词:肾盂CT
- 数字点片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髌骨纵行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特型,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在临床诊断中由于主动伸膝常能勉强完成,而膝关节正侧位片由于骨阴影重叠或骨折分离不大常致漏诊[1-4].我们自2003-01~2003-12共发现6例,对数字点片在髌骨纵行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 孙庆举毕文杰王锋马芳芳辛红梅
- 关键词:髋骨骨折
- 原发性肝癌伽玛刀治疗后CT影像学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伽玛刀治疗后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伽玛刀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386例经病理证实或影像学及检验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以5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靶区,治疗总量为3.0-4.2 Gy。随访期为3-22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伽玛刀治疗3个月后复查,总有效率为73.8%,6个月生存率为81.3%,1年生存率为59.1%,对病人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证明CT影像学改变能准确地反映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疗效。结论伽玛刀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CT扫描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肝癌伽玛刀治疗疗效。
- 王锋朱海云刘林祥陈爱芳辛越邵岱岩
- 关键词:肝癌伽玛刀CT
- 腰椎副突形态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腰椎副突MSCT三维重建的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详尽的影像基础资料。[方法]利用MSCT对40例正常成人腰椎进行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后观察副突。对副突进行形态学分型,测量清晰显示副突所需的旋转和前倾角度、副突高度及乳副突间距,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三维重建图像侧向旋转13.8°±3.75°,轴向前倾26.4°±6.06°后可清晰显示腰椎副突结构。副突可分5型,I型(乳头状)占21.5%(86/400),II型(锥状)占17.2%(69/400),III型(舌状)占14.5%(58/400),IV型(残痕状)占27.0%(108/400),V型(无副突结构)占19.8%(79/400)。V型70%位于L4、5(55/79);各型副突间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0),性别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形态各异的腰椎副突,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
- 陈爱芳孙庆举王锋李长勤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形态学
- 肠系膜脂膜炎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与其他表现类似疾病的鉴别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20例肠系膜脂膜炎病例,1例手术证实,其余经临床综合诊断,对所有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发生于小肠系膜,表现为起自肠系膜根部,沿肠系膜血管向腹部延伸的片状影或块状影,可直达肠袢,CT值为-82~-19 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边缘清晰,周围肠袢可被推移,20例均见结节影及"假包膜征",15例可见"脂环征"。结论多数肠系膜脂膜炎病例可依据CT影像资料明确诊断或与其他疾病鉴别,少数没有特征性表现并难以鉴别的病例可采用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 王锋赵红金刘林祥陈克敏
- 关键词:肠系膜脂膜炎
- 胰腺腺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 王锋张娟
- 肋骨软骨肉瘤1例
- 2003年
- 1病例报告
男,50岁.右前胸无痛性肿块2个月余.查体:右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第4肋处可及35 mm×40 m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无压痛.
- 王锋
- 关键词:肋骨软骨肉瘤恶性肿瘤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