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飚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文学
  • 5篇中国文学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3篇文学观
  • 3篇黄遵宪
  • 2篇政治
  • 2篇诗歌
  • 2篇思想启蒙
  • 2篇启蒙
  • 2篇清教
  • 2篇清教徒
  • 2篇清诗
  • 2篇文学观念
  • 2篇辛亥革命
  • 2篇柳亚子
  • 2篇阶级
  • 2篇近代化
  • 2篇风雪
  • 1篇代文

机构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23篇王飚
  • 1篇关爱和
  • 1篇袁进

传媒

  • 3篇文史知识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东岳论丛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档案与建设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山东近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
王飚
文献传递
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歌变革思想的发展及其地位
<正>黄遵宪一直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清末“诗界革命”的旗帜和代表。这种看法可以追溯到胡适。1922年他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黄遵宪《杂感》诗中提出“我手写我口”,“很可以算作诗界革命的一种宣言”。直到80、90年代出...
王飚
文献传递
张际亮与近代初期诗风新变
2007年
清代嘉道间诗人张际亮,经历了从一心仕进的书生,在遭到压抑和接触现实后认识了社会的黑暗衰败,成为改革弊政、禁烟抗英阵营成员的觉醒历程。他最早自觉以转移诗风自任,并以“志士之诗”号召诗坛,其创作也转向反映疮痍满目、危机四伏的现实,鸦片战争时期所作更汇入爱国诗潮,对近代初期诗风新变潮流的形成起了领先和推动作用。
王飚
关键词:清诗总集研究
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被引量:6
2010年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近年对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发现和研究扩展了视野。本文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提出:传教士的"知识传教"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纯粹宗教文化又区别于单纯科学文化、既源于西方又适应当地的独特的"传教士文化",这是19世纪中国西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传教士文化的"复合性"和"在地化"特点,为接受世界近代文化提供了多样选择和自主重构的可能,影响了以魏源、王韬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三代文学变革的先驱,逐步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理想,对文学家从士大夫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起了重要作用。传教士引进近代印刷、出版技术和报刊等新型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而影响文学创作,报章文体、时新小说、新学诗、新剧这些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都可以追溯到传教士文化。
王飚
辛亥革命理想的坚定守望者——柳亚子被引量:2
2011年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先驱者中不乏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革命者。柳亚子在20世纪初鼓吹民权主义、民族主义,以文字播动革命风潮,更全面地把握和体现了民主主义的理想和精神,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了舆论准备作用;而且在民国初建的那一刻,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风暴的不彻底性,首倡"第二次革命";孙中山逝世后,又在与西山会议派斗争中,对概括和阐扬新三民主义的三大政策做出突出贡献,并坚持数十年。柳亚子是辛亥革命理想的坚定守望者。
王飚
关键词:柳亚子辛亥革命
南社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0年
本文对南社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这次研讨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破了以往的研究格局,把南社放在整个民主革命发展和文化转型进程中来考察,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视野中进行审视,发掘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提出了新的观点,对南社的性质、历史作用和地位也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南社众多成员的文学成就和文化贡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对南社的价值作了概括,指出文学要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作为支柱,文学要表现时代应该与时俱进,文学的发展必须坚守民族文化的命脉。研讨会认为,近年关于南社史料的发掘、整理、考证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南社作家别集的整理、出版取得了一定成绩。另外,还总结并反思了南社研究的学术历程,探讨、展望了南社研究的发展前景。同时指出当前南社研究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研究的广度虽然拓展了,但研究的深度不够;在史实开掘方面多有进展,而理论剖析、升华却不足。
王飚
关键词:文化视野史料发掘
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被引量:4
2006年
黄遵宪评价自己在近代诗歌变革史上的地位,比喻为北美洲开辟时期“独立风雪中清教徒”,比今人称他为诗界革命代表更准确。他青年时虽已萌生革新诗歌的思想,但“我手写我口”和学习山歌等主张,并不适于表现近代新意境,今人对此评价过高。他出国后认识到“今古”的时代性区别,《明治名家诗选序》标志其诗学理论基础的转变。他明确了新派诗的方向是表现“异于古”的“今之世”和“今之人”,但艺术上只能基于古而扩展变化。诗界革命兴起后开始探索诗歌形式的改革,但来不及展开。黄遵宪是诗歌变革的先行者,文学史把他放在诗界革命中论述,模糊了诗歌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和转型轨迹。
王飚
关键词:黄遵宪
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诗人的心灵悲剧——吴伟业诗读札被引量:2
2003年
吴伟业诗所表现的灵魂深处深刻的矛盾、痛苦,根源于他所秉持的“忠孝节义”信念体系本身包含着悖论,从中可以探析传统士大夫的心灵悲剧。吴诗底蕴不易把握,在于“梅村体”的特点:取材史迹、熟于运典、讽议隐约。研究吴伟业诗应注意“于所不言求其言”,发微探心,《吴梅村歌诗编年笺注》足资参考。
王飚
关键词:明朝清朝梅村体
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文学被引量:2
2001年
1923年,汪精卫——当时他还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者——在《南社丛选·序》中,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总结:中国之革命文学,自庚子以后,始日以著,其影响所及,当日之人心为之转移,而中华民国于以形成,此治中国文学史者所必不容忽也。
王飚
关键词:辛亥革命革命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英雄主义
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瞩望被引量:11
2000年
王飚关爱和袁进
关键词: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世纪回眸中国文学处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