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治国

作品数:36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颅内
  • 8篇出血
  • 7篇脑出血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血肿
  • 5篇引流
  • 5篇细胞
  • 5篇激酶
  • 5篇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神经胶质
  • 4篇手术
  • 4篇尿激酶
  • 4篇肿瘤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保守

机构

  • 35篇天津市第五中...
  • 5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天津市神经病...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苏治国
  • 28篇刘振林
  • 24篇李罡
  • 14篇刘晓智
  • 14篇王骏飞
  • 10篇陈镭
  • 9篇史万超
  • 8篇姜忠敏
  • 6篇赵玉军
  • 6篇宋迎
  • 6篇宋军
  • 5篇王亮
  • 5篇刘洪良
  • 5篇怀鹏
  • 4篇柴慈婧
  • 3篇黄凯
  • 3篇马晨
  • 3篇王秀菊
  • 3篇于士柱
  • 2篇王维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立体定向手术组(66例)与保守治疗组(61例)患者的血种减少速度及预后。结果立体定向组66例患者术后72小时血肿减少量为37...
苏治国李罡刘振林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尿激酶
文献传递
外伤性颈内动脉夹层合并脑梗死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 男,38岁。因“头颈部外伤后左侧肢体力弱3d”入院。查体:神清,言语欠流利,左侧中枢性面舌竣,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Babinski's征(+)。
苏治国史万超怀鹏赵玉军宋迎宋军刘振林
关键词:脑梗死外伤性颈内肢体肌力外伤后
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室出血患者58例,其中行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25例(A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33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颅内压、1周时GCS、带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3周时GOS。结果 A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B组,术后1周GCS及3周时GOS高于B组,P均<0.05。结论经胼胝体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李罡苏治国颜荣王维陈聪刘振林
关键词:脑室出血显微外科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压水平及其节律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患者血压水平及其节律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 OSA患者80例作为OSA组,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侧上肢血压,连续监测3 d,每日于8:00(晨起)、14:00、18:00和22:00(睡前)共测量4次取平均值为高血压数值。3 d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每日于22:00~7:00连续记录8 h。结果 OSA组及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2.5%及22.4%( P<0.01);OSA组患者单纯高舒张压,单纯高收缩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睡前高血压11例(14.47%),晨起高血压14例(18.42%);OSA组睡前高血压39例(39.21%),晨起高血压53例(27.45%);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 OSA导致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同时使血压昼夜节律发生变化,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率升高。
卢俏丽苏治国李晨薛蓉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血压节律多导睡眠仪
叶酸/聚酰胺-胺作为miR-7基因载体的胶质瘤靶向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叶酸/聚酰胺-胺(FA/PAMAM)作为miR-7基因载体的细胞转染效率及其胶质瘤靶向功能,为研发高效小分子靶向投递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透析法制备FA/PAMAM络合物,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形貌;以其为载体转染miR-7至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荧光显微镜观察络合物转染效率,qRT-PCR方法检测miR-7水平;制作去胸腺小鼠颅内U251胶质瘤模型,分别经尾静脉、颈内动脉及肿瘤原位进行络合物移植,48 h后取脑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络合物在肿瘤内的聚集程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miR-7靶基因EGFR和细胞增殖活性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粒子形貌规整,与U251细胞共培养48 h后可获得高效转染,并显著提高miR-7水平。经尾静脉、颈内动脉及肿瘤原位三种途径移植后获得的冰冻切片中均可发现络合物粒子在肿瘤部位的聚集,但聚集程度为尾静脉<颈内动脉<肿瘤原位。Western blot结果示EGFR和PCNA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 FA/PAMAM能够高效投递miR-7基因至体内、外胶质瘤细胞,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高效小分子靶向投递药物进行胶质瘤基因治疗。
刘振林李罡苏治国王骏飞赵玉军陈镭刘洪良姜忠敏刘晓智
关键词:胶质瘤微小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诱导非典型蛋白激酶C基因沉默增加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诱导非典型蛋白激酶C(aPKC)基因沉默增加胶质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根治胶质瘤干细胞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流式细胞术分离大鼠c6胶质母细胞瘤侧群细胞,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c6侧群细胞aPKC表达,MTT和锥虫蓝实验检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更昔洛韦(GCV)对c6侧群细胞的杀伤效果;建立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肿瘤组织块称重,原位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6侧群细胞aPKC基因被有效沉默后,可显著增加其对HSV-tk/GCV药物的敏感性,表现为细胞凋亡和死亡数明显增加(P〈0.05);体内实验显示肿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诱导aPKC基因沉默可进一步增加胶质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HSV-tk/GCV的敏感性,为胶质瘤干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
刘晓智于士柱姜忠敏黄建永苏治国李罡张琳李艳霞刘振林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蛋白激酶C
颅内压监测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测组(29例)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测组(33例)患者的再出血率及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在病死率;预后均优于无颅内...
苏治国李罡刘振林
关键词:颅内压丘脑出血侧脑室引流尿激酶
文献传递
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自膨式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王志伟王红娟刘振林苏治国史万超怀鹏李罡胡金明马晨王秀菊宋迎宋军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丁苯酞自膨式支架
经胼胝体入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在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应用经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转归.结果 本组手术病例中术后无颅内感染及再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存活20例.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BI >60分(生活基本自理):5例;40< BI< 60分(中度功能障碍):9例;40< BI< 20分(重度功能障碍)4例;BI <20分(完全残疾):2例.结论 经胼胝体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可有效清除丘脑血肿,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可行的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方法.
李罡苏治国陈镭刘振林
关键词:丘脑出血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吡拉西坦和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和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2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疗效确切,能够代替甘露醇用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降颅压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骏飞柴慈婧李罡苏治国
关键词:吡拉西坦甘露醇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