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许磊赵春利陈刚翁秀琴血管中心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中的罕见类型。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院发现的13例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1993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血管中心性淋巴瘤13例,占同期275例非霍奇金恶性...
- 许磊赵春利陈刚翁秀琴
- 关键词:淋巴瘤NHL病理学
- 颈部肿块1254例分析
- 1994年
- 颈部肿块1254例分析陆伟,张其忠,许磊我院自1986年~1990年间因颈部肿块而就诊的门诊病人共125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者770例占61.4%,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性853例,女性401例,年龄5~85岁,其中36岁以上者占70.7%。病人自发...
- 陆伟张其忠许磊
- 关键词:颈部肿块原发灶不明恶性淋巴瘤鼻腔癌原发肿瘤颈淋巴结转移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附1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就我院收治18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结合文献对其诊断、病理和治疗进行分析。该肿瘤色素不明显,形态多形性,易误诊。确诊必需仔细寻找色素或做色素染色。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为宜,强调放疗的疗效。
- 陈钦恭许磊张竞时陆伟
- 关键词:原发性黑色素瘤鼻腔肿瘤病理
- 15例甲状腺间变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的意义。[方法]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甲状腺间变癌。[结果]甲状腺间变癌的病理分型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15例中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分别是:Vimentin86.6%(13/15)、CK73.3%(11/15)、CEA60.0%(9/15),CD686.6%(1/15);TG和降钙素均为阴性。2例伴有乳头状癌其中Vimentin和CK均阳性;1例伴破骨样巨细胞CD68阳性。[结论]甲状腺间变癌是上皮源性、恶性度高的肿瘤。熟悉其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对诊断甲状腺间变癌具有重要意义。
- 陈燕坪许磊蔡晓雯
- 关键词:甲状腺免疫组化
- p53蛋白和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p5 3和 P-糖蛋白 (P- gp)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π(GST) ,拓朴异构酶 (Topo )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非小细胞肺癌 p5 3、P- gp、GST和 Topo 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肺癌组织中 ,p5 3阳性率为 70 % (35 / 5 0 ) ,P- gp阳性率为 6 2 % (31/ 5 0 ) ,p5 3阳性组的 P- gp表达率为 71.4 % (2 5 / 35 )高于 p5 3阴性组的 4 0 % (6 / 15 ) (P<0 .0 5 )。 P- gp阳性表达鳞癌和腺癌分别为 4 6 % (11/2 4 )和 77% (2 0 / 2 6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p5 3表达可引起多药耐药 MDR- 1编码产物表达增高 ,使肺癌细胞获得多药耐药 MDR- 1表型。 P- gp、GST、Topo
- 何诚陈其华许磊
- 关键词:蛋白质P53抗药性多药
- 20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 1993年
- 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2~3/10万,占全部肿瘤的1.79~3.2%,为我院头颈部肿瘤的首位。我院1985年~1992年4月收治甲状腺癌20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发病年龄及性别:年龄13~75岁,平均44岁;男女比例1:2.16,其中儿童5例。将200例甲状腺癌进行年龄分组,以35岁为界分两组进行比较。
- 陈钦恭许磊张竞时张红陆伟
- 关键词:年龄分组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滤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髓样癌
- 腮腺淋巴上皮病及其恶变被引量:3
- 1991年
- 淋巴上皮病较少见,特别是恶变,国内文献罕见有报告,现报告我们医院所遇到的 五例淋巴上皮病(有四例恶变)如下。五例临床资料见附表。
- 许磊陈钦恭陆伟张其忠王文鉴
- 关键词:淋巴上皮病腮腺癌病理学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被引量:1
- 1992年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甚少见,国内偶见有报告。我院从1988年4月~1991年7月共收住甲状腺恶性肿瘤174例,其中发现3例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女性,41岁,以发现颈前肿物2个月,伴颈部压迫感、声嘶,活动时气促等于1988年4月22日入院。体检:脉率104,呼吸34,神志清楚,可平卧,双甲状腺Ⅲ°肿大;右甲状腺可触及肿物约6cm×6cm;左侧约5cm×3cm,界限不清,肿物质硬,稍固定,但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同位素扫描示右叶冷结节,吸碘率正常。T_3 1.8nmol/L,T_4146.9nmol/L。
- 陆伟张其忠黄加兴许磊陈钦恭
- 关键词:肿瘤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胃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50例胃癌、20例不典型增生、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EGFR的表达。[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中EGFR表达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和P<0.01)。胃癌中EGFR表达与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EGFR表达阳性的胃癌前病变可能有较高的癌变易感性 ;
- 张红许磊
- 关键词:受体表皮生长因子癌前病变胃癌
- CD_(54)、CD_(4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CD54、CD44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腺样囊性癌中CD54、CD44表达情况。[结果]在腺样囊性癌腺样管状型、混合型、实体型中CD54、CD44表达率分别为88 24 %、66 67%、25 %与35 29 %、50%、87 5 %。在31例中 ,21例有复发或淋巴结转移 ,19例无复发转移 ,CD54在复发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复发转移组(P<0 01) ,而CD44的表达在复发转移组中却显著高于复发转移组(P<0 01)。[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CD54、CD44分子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进展及复发、转移有关。CD54高表达者复发转移较低 ,而CD44高表达者复发。
- 陈刚赵春利翁秀琴许磊
-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CD54CD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