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勇

作品数:3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融合蛋白
  • 14篇细胞
  • 11篇蛋白
  • 7篇肿瘤
  • 7篇编码基因
  • 6篇血管
  • 6篇炭疽
  • 6篇炭疽毒素
  • 6篇FC融合蛋白
  • 5篇肿瘤细胞
  • 5篇FC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受体
  • 4篇基因
  • 4篇核表达
  • 3篇动物细胞
  • 3篇血管生成
  • 3篇突变体
  • 3篇内皮

机构

  • 33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安徽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滕州市工人医...

作者

  • 33篇邵勇
  • 32篇胡显文
  • 32篇高丽华
  • 17篇陈惠鹏
  • 16篇郗永义
  • 10篇王友亮
  • 9篇张连成
  • 9篇刘羽
  • 8篇高招刚
  • 8篇潘芸
  • 7篇胥照平
  • 7篇李伊培
  • 4篇张朵
  • 3篇岳俊杰
  • 2篇段海峰
  • 2篇张嵘
  • 2篇吉萍
  • 2篇段海锋
  • 2篇吴晓洁
  • 2篇牛明福

传媒

  • 8篇生物技术通讯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判断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疗效的预测分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判断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疗效的预测分子。本发明提供了检测PRSS1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检测待测肿瘤细胞是否对靶向EGFR单克隆抗体耐药产品中的应用;或检测PRSS1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检测待测肿瘤患者是...
王友亮谭招丽高丽华邵勇胡显文
文献传递
抗VEGF/VEGFR靶向肿瘤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新血管的生成有密切关系,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信号途径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阻断该途径的任何环节均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近年来,已有多种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投入临床应用,其中bevacizumab为第一个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继bevacizumab后,一种以基因工程手段获得的人Fc融合蛋白Zaltrap也成功在美国上市,这种杂交分子的药代动力学明显优于单克隆抗体,能更好的遏制肿瘤血管的发生并消退已形成的肿瘤血管。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Zaltrap比bevacizumab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此外,VEGFC/D Trap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在此对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进行综述。
李伊培郗永义张连成高丽华邵勇刘羽潘芸高招刚胡显文陈惠鹏张嵘
关键词:VEGF/VEGFR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AFLIBERCEPT
炭疽毒素受体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8(TEM8)和毛细血管形态发生蛋白2(CMG2)是已知的两个炭疽毒素受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当炭疽杆菌侵染细胞时介导炭疽毒素进入宿主细胞。这两个受体都是涉及到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的I型跨膜蛋白,并且都因为它们在血管生成或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强而被发现。有研究发现TEM8能够调节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而CMG2则在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它们与整联蛋白同源性较高,但它们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主要讨论这两种蛋白的结构和它们作为炭疽毒素受体介导炭疽毒素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然后我们简单探讨一下TEM8在靶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展望了下一步炭疽毒素受体研究的热点-它们的配体及生理功能研究。
张连成高丽华郗永义邵勇贾康杰胡显文陈惠鹏
关键词:炭疽毒素细胞受体血管生成
PA4-Fc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4-Fc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是如下1)或2)中任一所述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2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胡显文郗永义段海锋高丽华邵勇陈惠鹏胥照平张连成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PreS2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蛋白、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它们是HBV包膜的主要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PreS2蛋白在HBV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防治HBV的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简要综述了有关PreS2蛋白的研究,介绍了PreS2蛋白的各项功能。
吉萍牛明福邵勇高丽华胡显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PRES2蛋白
细胞周期决定核糖体蛋白S6在真核细胞核仁中的聚积
2014年
核糖体蛋白S6(rpS6)是核糖体40S小亚基的核心组成蛋白之一。研究表明,rpS6可以通过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中,在核仁中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在该研究中发现,rpS6在高等真核细胞核仁中的聚积与细胞周期有关,rpS6在S期中晚期开始在核仁中聚积,G2期含量达到最高,M期核仁分解时消失。推测,rpS6在核仁中的这种分布特性可能与核糖体的合成随细胞周期变化有关。
张朵兰风华高丽华邵勇陈恵鹏胡显文
关键词:细胞周期
hTEM8-N-RF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
2013年
目的:构建人肿瘤内皮标志物8(hTEM8)胞外区(N端)与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表达载体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TEM8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其在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质粒pDsRed-Express-C1和重组质粒pcDNA3.1(+)-hTEM8/Fc为模板,PCR扩增RFP和hTEM8-N基因片段,先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hTEM8-N-RFP,转染HEK293F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的表达,并用G418对转染的细胞进行加压筛选,Western blot检测hTEM8-N-RFP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结果:DNA测序、酶切鉴定的结果显示,表达载体pcDNA3.1(+)-hTEM8-N-RFP构建成功,且序列正确。转染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EK293F细胞中有红色荧光,经加压筛选单克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稳定表达红色荧光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到融合蛋白hTEM8-N-RFP在真核细胞HEK293F中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hTEM8-N-RFP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为后期研究hTEM8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其生理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连成高丽华刘羽郗永义邵勇贾康杰胡显文陈惠鹏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融合蛋白
CMG2突变体和Fc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MG2突变体和Fc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是如下1)或2)中任一所述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2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
郗永义胡显文高丽华岳俊杰邵勇
肿瘤内皮标志物8同型物Ⅰ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F细胞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构建肿瘤内皮标志物8(TEM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实现TEM8在HEK293F细胞中的外源表达。方法:用PCR技术扩增TEM8基因,经限制性酶切、连接、转化,插入pcDNA3.1(+)-EGFP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将TEM8表达质粒转染至HEK293F细胞中,Western印迹检测TEM8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TEM8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EM8-EGFP并转染HEK293F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及有限稀释法得到生长性状良好、表达效率高的单克隆细胞系TEM8-EGFP/HEK293F;Western印迹证明过表达细胞系TEM8-EGFP/HEK293F显著表达TEM8蛋白。结论:构建了表达TEM8的重组HEK293F工程细胞系TEM8-EGFP/HEK293F,为进一步研究TEM8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羽高丽华邵勇王友亮胡显文陈惠鹏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preS1-preS2-HBs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研究含有前S1抗原、前S2抗原的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前S1蛋白+前S2蛋白+S蛋白)的跨膜特性。方法依据乙肝病毒大外膜蛋白的计算机模拟图将其分为分别命名为HBsAg1(1-174),HBsAg2(1-245),HBsAg3(1-294),HBsAg4(1-341),HBsAg5(1-373),HBsAg6(1-400),最终累加成一条连续的长链状态,贯穿在细胞内外形成四次跨膜区,并以此6个片段为模板设计6对引物。从含有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基因的质粒pcDNA3.1-preS1-preS2-HBsAg中扩增出前S1,S2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连接人尿激酶原信号肽+6×组氨酸(His)+前S1蛋白、前S2蛋白+HBsAg(1~6)+血细胞凝集素(HA);PCR产物经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插入经同样处理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含有Pro-UK,6×His,preS1,preS2,HBsAg跨膜序列及HA的表达载体pIRES2-EGFP/Pro-UK-6×His-preS1-preS2-HBsAg(1~6)-HA,该表达载体应能够共表达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染293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并进一步通过荧光观察、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双标等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293细胞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电泳片段大小符合HBsAg1~HBsAg6片段的600,810,957,1098,1194和1275 bp理论值。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转染和单克隆筛选后得到转染成功的HBsAg1~HBsAg6的293细胞,呈亮绿色,细胞形态良好,荧光表达强度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31 000,34 000,44 000,47000,54 000和60 000处有明显的阶梯状蛋白信号,条带清晰并与理论值相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前S1、前S2蛋白的乙肝外膜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能共表达乙肝外膜蛋白跨膜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的293细胞系。
牛明福吉萍武汉良邵勇高丽华胡显文
关键词:293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