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萱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向慧
广州医科大学
潘泽林
广州医科大学
邓美珍
广州医科大学
潘英
广州医科大学
杨容坤
广州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脑电
1篇
蛋白
1篇
电图
1篇
血管
1篇
血管痉挛
1篇
血性
1篇
球蛋白
1篇
缺血
1篇
缺血性脑卒中
1篇
染色
1篇
染色体
1篇
染色体综合征
1篇
蛛网膜
1篇
蛛网膜下
1篇
蛛网膜下腔
1篇
蛛网膜下腔出...
1篇
蛛网膜下腔出...
1篇
综合征
1篇
卒中
1篇
癫痫
机构
1篇
广州医学院
1篇
桂林医学院附...
1篇
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3篇
郑萱
1篇
陈争
1篇
杨容坤
1篇
易咏红
1篇
杨淑霞
1篇
廖卫平
1篇
梁桂华
1篇
潘英
1篇
陆雪芬
1篇
邓美珍
1篇
潘泽林
1篇
向慧
传媒
1篇
广州医学院学...
1篇
卒中与神经疾...
1篇
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1篇
2017
1篇
1998
1篇
199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脑电近似熵在缺血性脑卒中起病24小时内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脑电近似熵(ApEn)在缺血性脑卒中起病24 h内病灶位置变化特点以及是否具有病灶定位意义。方法选取37例起病24 h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3例对照组进行安静、闭目、放松状态下的全导联脑电信号采集,计算脑电Ap En;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各导联脑电ApEn。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病灶位置脑电ApEn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脑组织脑电Ap En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起病24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灶位置脑电ApEn明显降低,脑电ApEn对起病24 h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病灶定位作用。
张少填
黄捷群
潘泽林
林长甜
叶泽明
魏佳娜
邓美珍
向慧
廖伟峰
郑萱
杨容坤
潘英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临床与脑电图的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青春期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临床和EEG表现特点。方法:对30例该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其与脆性X细胞表达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及行为异常十分常见,但特殊面容和巨睾出现率低。46.7%的患儿有癫痫发作,且发作有无与脆性X表达率相关。EEG有癫痫放电者9/21,但仅1例局限于双颞区。结论:特殊面容及巨睾不应作为青春期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儿筛选和诊断的依据。癫痫的发生可能与脆性X位点有关。
易咏红
陆雪芬
廖卫平
陈争
郑萱
杨淑霞
关键词: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脑电描记术
癫痫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1994年
检测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其中2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伴脑血管痉挛患者,其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为83.04±31.78mg/L,19例不伴脑血管痉挛病人,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最为:30.79±22.13mg/L;脑血管痉挛组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明显高于非脑血管痉挛组(P<0.01)。结果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免疫反应的存在。
郑萱
梁桂华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免疫球蛋白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