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坚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高发家系一级亲属胰岛素原水平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高发家系一级亲属胰岛素原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广州市T2DM高发家系先证者(n=48)及一级亲属(n=113)共161例。经100g馒头餐或75g口服葡萄搪耐量试验(OGTT),按199...
- 郭坚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原一级亲属家系
- 文献传递
- 大米不同烹调方法对健康人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米粥和大米饭对健康人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应答的影响。方法30名40岁以下,糖耐量、体重指数(BMI)、血压、肝肾功能正常,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早餐给予进食等量大米[体重(kg)×25kcal×60%×1/5]烹调成的大米粥或大米饭,并以等能量的葡萄糖作对照,观察0、30、60、120和180min血糖、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结果无论进食大米饭、大米粥还是葡萄糖,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三种饮食120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没有差异;进食大米饭后餐后血糖最大波动值[(2.35±0.67)mmol/L]明显低于大米粥[(3.01±0.87)mmol/L,P〈0.05]和葡萄糖[(4.13±1.50)mmo]/L,P〈0.05]。进食大米饭后30min的胰岛素[(19.3±8.6)vs(26.7±13.0),(26.8±10.8)mU/L,均P〈0.05]、C肽明显低于进食大米粥和葡萄糖[(1.25±0.36)vs(1.70±0.46),(1.80±0.51)nmol/L,P〈0.05];进食大米饭后120min和180min胰岛素高于其他两种饮食;进食大米饭餐后胰岛素最大波动值[(19.7±6.8)mU/L]明显低于大米粥[(27.6±13.1)mU/L,P〈0.05]和葡萄糖[(29.9±12.2)mU/L,P〈0.05]。结论健康人进食等量大米煮成的大米粥餐后血糖波动比进食大米饭更大,早期胰岛素分泌增加,餐后胰岛素波动增大。
- 王辉劳干诚冉建民郭坚谢彬刘薇张扬冯琼熊晓清
- 关键词:大米饮食餐后血糖胰岛素分泌
- 奥美沙坦对肥胖大鼠肝脏甘油三酯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对胰岛素抵抗的Zucker肥胖大鼠(ZF鼠)肝脏甘油三酯(TG)代谢的影响。方法8周龄ZF鼠(22只)及其对照(ZL鼠,12只)分别给予含0.01%奥美沙坦饮用水治疗4周。结果奥美沙坦在两组大鼠均明显降低了血压。ZF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0.31±0.22)μU·ml^-1·min^-1·10^-4vs(3.54±0.30)μU·ml^-1·min^-1·10^-4,P〈0.01)]和葡萄糖效应[(SG,(1.35±0.51)min^-1·10^-2vs(3.40±0.14)min^-1·10^-2,P〈0.01)较ZL鼠明显减低,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11.4±2.6)mmol/Lvs(9.2±0.6)mmol/L,P〈0.01],奥美沙坦治疗后SI和SG明显改善。ZF鼠血TG浓度为ZL鼠的6倍,奥美沙坦治疗明显降低了ZF鼠的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治疗前2.70±0.69mmol/Lvs治疗后(1.98±0.43)mmol/L,P〈0.01],但对血TG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奥美沙坦使zF鼠肝甘油三酯分泌率(TGSR)下降了50%[(0.56±0.08)mg·min^-1·100g^-1vs(0.30±0.07)mg·min^-1·100g^-1P〈0.01]。奥美沙坦治疗后(12.8±1.7)mg/s,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比治疗前[(22.7±4.2)mg/g明显降低,P〈0.01)],而肝胆固醇含量不受影响。奥美沙坦治疗后ZF鼠肝细胞脂滴沉积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奥美沙坦对肥胖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产生和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不依赖于药物的降压效应。
- 冉建民劳干诚徐刚谢彬张扬刘薇冯琼郭坚
- 关键词:甘油三酯奥美沙坦
- 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厄贝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治疗3个月后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血维生素D浓度(25-(OH)D3)、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维生素D浓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氨氯地平组维生素D浓度高于厄贝沙坦组,联合用药组维生素D浓度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用药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可提高其维生素D浓度,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且氨氯地平升高维生素D浓度作用更强,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张扬徐刚赖美铮熊晓清郭坚
-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2型糖尿病维生素D
- 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停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66例行ATD治疗且达到停药标准的GD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停药后3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8)和未复发组(n=38)。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甲状腺功能亢进家族史、初诊或复发、甲状腺大小、是否加用左甲状腺素(L-thyroxine,L-T4)、治疗中及停药后是否食用无碘盐、基线及停药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antibodies,TRAb)水平等的差异。结果 (1)临床特点:相对于未复发组,复发组年龄较小(P<0.05);家族史阳性率高(P<0.01);复发就诊患者比例及甲状腺Ⅲ度肿大比例高(均P<0.01);基线及停药时TRAb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中及治疗后食用无碘盐者比例显著降低(P<0.01)。两组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ioxidase antibodies,TPOAb)水平、ATD种类及是否加用L-T4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停药后未食用无碘盐及基线高水平TRAb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患者ATD治愈后复发受多种临床因素影响;长期无碘盐摄入及根据TRAb水平调整ATD疗程可能减少停药后复发的机会。
- 徐海龄冉建民劳干诚林燕珊马慧璇冯琼郭坚谢彬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抗甲状腺药复发自身抗体
- 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只、模型组13只、中药组14只、西药组13只。其中模型组与对照组予以纯净水灌胃,中药组予以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方颗粒灌胃,西药组则予以厄贝沙坦灌胃,1次/d,连续灌胃16周。分别比较各组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并检测肾组织VEGF和AT1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中药组大鼠FBG水平低于模型组与西药组(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VEGF、AT1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VEGF、AT1R水平低于模型组,中药组大鼠AT1R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状态,通过抑制VEGF与AT1R的表达水平,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 刘薇朱平赖美铮谢彬郭坚
- 关键词:糖尿病活血化瘀方糖脂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芦荟凝胶促进糖尿病创面溃疡愈合的机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促进糖尿病创面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3组,A组为正常组,B组和C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建立全皮伤口模型,B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创面,C组给予芦荟凝胶干预,4次/d,通过胶原纤维-Masson三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伤口形成后3、7、14 d皮肤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大鼠伤口愈合明显迟缓。芦荟凝胶干预可加速糖尿病大鼠大鼠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中,B组MMP-9 mRNA水平持续高于A组(P<0.01),而TIMP-1 mRNA水平持续低高于A组(P<0.01);给予芦荟凝胶干预的C组MMP-9 mRNA和TIMP-1 mRNA水平仅在伤口形成第3天与A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点均与A组相近。芦荟凝胶干预可降低大鼠伤口组织MMP-9 mRNA/TIMP-1 mRNA比值。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慢,芦荟凝胶干预可加速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芦荟凝胶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MMP-9/和TIMP-l水平实现的。
- 张扬朱平徐刚赖美铮熊晓清郭坚
- 关键词:芦荟凝胶MMP-9TIMP-1糖尿病
- Graves病并甲亢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Graves病(GD)并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停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间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行ATD治疗且达到停药标准的GD并甲亢患者66例进行随访,每半年、或根据患...
- 徐海龄冉建民劳干诚林燕珊马慧璇冯琼郭坚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