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洛丽塔
  • 3篇人性
  • 3篇《洛丽塔》
  • 3篇创伤
  • 2篇声音
  • 2篇天使
  • 2篇教学
  • 2篇复调
  • 1篇电影
  • 1篇读写
  • 1篇读写水平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叙述者
  • 1篇言说
  • 1篇妖魔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分级
  • 1篇英语分级教学
  • 1篇战争电影

机构

  • 13篇吉首大学
  • 5篇三峡大学

作者

  • 16篇郭建飞
  • 5篇徐建纲
  • 1篇曾凡荣
  • 1篇田祥斌

传媒

  • 3篇南昌教育学院...
  • 3篇邵阳学院学报...
  • 2篇电影文学
  • 2篇电影评介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职业圈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小世界》中的婚姻伦理声音
2011年
塞尔玛的声音前后不一致,体现了夫妻生活中两性和谐的重要性及道德观上的矛盾性;希拉莉对于婚姻完好的捍卫战争的声音打开了走向婚姻完整道路之门;德丝丽和弗尔维娅-莫加纳的声音展现了放肆与放荡的生活方式显示了她们渴望男女平等的变态的心理要求。
郭建飞曾凡荣
关键词:《小世界》婚姻伦理声音
洛丽塔——历经创伤的悲剧人物
2017年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流传最广、最具争议的小说。不同学者对其主要人物之一——洛丽塔——的悲剧人生根源的探讨有不同的理解。从创伤理论视角来看,洛丽塔只是美国青少年集体创伤的个体创伤代表,故,挖掘洛丽塔的创伤根源、探索人物试图走出创伤的种种疗伤方法以及最终失败的根源所在,对理解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的集体创伤有重要作用。
郭建飞
关键词:洛丽塔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最直接的体现,课堂教学也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势在必行。
郭建飞
关键词:教学质量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再探《洛丽塔》
2015年
《洛丽塔》自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泾渭分明的评论,有时评论甚至相左;或许正是由于观点相矛盾才使得其倍受瞩目,不断有读者从新的切入点来进行研究。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分别提出了期待视域和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而《洛丽塔》中的期待视域和召唤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它们吸引着读者的阅读进行下去,以求问题得以解决、困惑得以澄清。
郭建飞
关键词:《洛丽塔》期待视域
“天使”爱“魔鬼”——评《撞车》
2012年
电影《撞车》的中心是"人性",影片讲述了一系列繁杂交织在一起的关于种族歧视的事件,影片以撞车为线索,来透析人类内心深处的"天使"和"魔鬼"。透析一个人比透析一群人容易;肤浅的透析比深刻的透析容易。《撞车》无疑是深刻地透析一群人的内在思维变革的典范,这部电影,无疑是深入人心,值得推崇的。
郭建飞徐建纲
关键词:《撞车》种族歧视人性
残酷的美丽,丑陋的人性被引量:2
2009年
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光影三部曲"的第三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可谓是惊世之作,在展示肉体的美妙的同时他又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丑陋。这部戏的眼睛,即第一条线为困扰雷纳多的青春期;通过第一条线看到第二条线即倾城美女玛琳娜起伏的人生;与第二条线相呼应的是政治背景这条伏线;三条线凸显了影片中表现出来的美丽的残酷以及人性的丑陋这一主题。
郭建飞
关键词:人性
撕裂与抗衡——《洛丽塔》中亨伯特形象的心理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洛丽塔》的主角之一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曾几度出入精神病院,拐骗幼女,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杀人凶手。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来看,亨伯特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停地对抗、冲突,因最终没能达到平衡而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郭建飞
关键词:亨伯特本我超我
《我的名字叫红》的复调性对话
2013年
《我的名字叫红》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作品。作品完全摒弃传统的"作者是上帝"的做法,以人物或者非人物作为叙述者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小说以谋杀案和爱情故事作为线索,隐藏其中的是第三种声音——文化底蕴。文章拟从巴赫金复调小说的对话性出发,来探析文本的深层涵义:不同声音的相互碰撞、互相妥协才使得事物具有存在的意义,才能解决问题。
郭建飞
关键词:《我的名字叫红》叙述者
民族地区英语分级教学中“基础级”学生读写水平提升的探讨——以吉首大学为例
2015年
在肯定两年来吉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不可忽视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吉首大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及语言习得者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本项目着重分析了分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拟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基础级"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最后达到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目的。
郭建飞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分级教学读写水平
喧哗的舞台,骚动的灵魂——再读《喧哗与骚动》被引量:2
2010年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惊世之作。小说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出发,让所有的人物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在人生喧哗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骚动不安的灵魂。
郭建飞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