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都兴莉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底栖动物
  • 2篇盐碱化草地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扰动效应
  • 2篇教育
  • 2篇环境教育
  • 2篇碱化草地
  • 2篇草地
  • 1篇稻田
  • 1篇稻田生态
  • 1篇稻田生态系
  • 1篇稻田生态系统
  • 1篇异黄酮
  • 1篇营养盐
  • 1篇院校
  • 1篇植被
  • 1篇植被重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扰动
  • 1篇生源要素

机构

  • 6篇长春师范学院
  • 5篇长春师范大学
  • 3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作者

  • 11篇都兴莉
  • 10篇房岩
  • 10篇孙刚
  • 8篇胡子祎
  • 2篇周世玲
  • 1篇汪爱武
  • 1篇徐涛
  • 1篇苏志刚

传媒

  • 3篇农业与技术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Ⅰ物理化学和水利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
徐涛房岩孙刚胡子祎都兴莉
关键词:盐碱化草地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69.4%、72.3%、55.1%。水稻对中浓度污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均超过了70%。水稻可用于受损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周世玲房岩孙刚都兴莉胡子祎
关键词:水稻NP生态修复
瑞典的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瑞典的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已成为瑞典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居领先地位。瑞典的环境教育给了我国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尽快完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教育经费投入,改变应试教育传统思想,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建立环境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环境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胡子祎房岩孙刚都兴莉
关键词:环境教育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Ⅱ生物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行植被重建时重点选择的品种。基因工程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房岩孙刚胡子祎都兴莉
关键词:盐碱化草地植被重建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渗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的"绿色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化环境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环境教育体系,使高校成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基地。
房岩孙刚都兴莉胡子祎
关键词:环境教育课程渗透高师院校
稻田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交换与耦合的扰动作用
本论文以底栖鱼类泥鳅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徐家村的稻田采样分析,研究了底栖动物对稻田沉积物-水界面交换与耦合扰动作用。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以沉积物-水界面关键生态过程(颗粒垂直分布、再悬浮、生源要素循环...
都兴莉
关键词:稻田迁移率营养盐
文献传递
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大类群分类法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采集土壤昆虫15个科(成虫与幼虫单列),其中弹尾目(Collembola)的鳞跳虫科(Tomoceridae)为优势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68.71%;节跳虫科(Isotomid)、长角跳虫科(Paronellidae)、蚁科(Formicidae)、棘跳虫科(Onychiuridae)、虻科幼虫(Tabanidae larva)、蚊科幼虫(Culicidae larva)、山跳虫科(Pseudachortidae)、疣跳虫科(Neanuridae)、蓟马科(Thripidae)、蚜科(Aphididae)为常见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24.60%。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昆虫的科数和个体数减少,表聚性下降。
苏志刚房岩孙刚胡子祎都兴莉
关键词:土壤昆虫公园绿地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对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度、溶解氧、生物组成、机械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于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具有复杂的、综合的、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水体的营养水平、透明度、生产力和食物网。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水体沉积物污染已成为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的磷素交换、释放机制,对于水体污染预测和控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孙刚房岩毕语涵都兴莉
关键词:环境因子水体沉积物内源污染
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
2014年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并对其进行展望。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的各种生源要素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交流以及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和建立模型三者的结合。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研究主要围绕海洋开展,而对湖泊以及河流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作为生物扰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应根据我国的各种水域特点,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都兴莉房岩孙刚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源要素生物扰动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被引量:7
2013年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65.1%、68.2%、75.6%,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2.8%、60.0%、62.6%。菖蒲对高浓度污水中总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周世玲房岩孙刚都兴莉胡子祎
关键词:生态修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