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森
- 作品数:46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从《古风》五十九首看李白“穿越”之“神思”
- 2016年
- 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太白之"神思",贵在"穿越",或逆向穿越到古代,或幻想穿越到神话传说时代,或异化为物穿越到异质时空。"逆穿"、"幻穿"和"化穿"的使用,既使太白诗歌意象的选择和组织别出一格,又使其神思的理路、情感逻辑的表达"飘然""不群"。学养孕育气质,气质催发神思。李白"穿越"之"神思"是其以儒、道、侠为主,融汇纵横策士、佛徒、名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孕育而成。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使得李白的"神思"在宇宙大化中穿越飞扬而"无敌"于天下。
- 陈建森
- 试论元杂剧的演述性对话被引量:2
- 2001年
- 从剧场交流语境的角度进行考察,元杂剧的演出可以分为“行当”与观众之间,剧中人物与观众之间和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当下交流的语境。“演述性对话”是在“剧中人物与人物的交流语境”中产生的,是剧中人物通过“对话”而展开交流的一种演述形式。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必然会呈示出对话人物视界之间的附和、差异、对立、矛盾冲突的关系。
- 陈建森
- 关键词:元杂剧行当语境对立演出剧场
- 张九龄对盛唐诗歌发展的贡献被引量:3
- 2001年
-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九龄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张九龄在使唐诗的品格由初唐的“正”向盛唐的“醇”的发展方面,主要作出了三方面的贡献:第一,进退随缘,“九龄风度”为盛唐文人确立了一代美的风范;第二,倡导恢复诗歌缘情体物的传统;第三,自成一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一派。
- 陈建森
- 关键词:唐代诗歌山水田园诗
-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的思考——以岭南文化为例被引量:19
- 2008年
- 继续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以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和岭南学的建构,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 陈建森
- 关键词:区域文化研究岭南文化视域中国文化研究中原文化草原文化
- 戏曲形态新论被引量:3
- 2004年
- 近百年来,戏曲学界一直遵从王国维先生的戏曲"由叙事体而变为代言体"这一观点,将"代言体"视为戏曲形态。从语义学和剧场交流语境的角度,对中国戏曲形态进行重新审视,可以发现:无论是用"叙事体"还是"代言体"来解读现存的戏曲剧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点,取代它们的是"演述体"。
- 陈建森
- 关键词:戏曲形态代言体
- 宋人对杜牧诗文的接受与传播
- 2013年
- 北宋前期,杜牧的诗文较少引起文坛的关注。北宋中期,宋祁、欧阳修对杜牧极度推崇。北宋后期,诗评家认为,杜牧的诗善用故事、风调高华健丽,但诗律少严、亦无高意。南宋前期,诗评家认为杜牧气量不宏,又欲箝天下忠义之口,其诗纤艳淫媟,绮罗脂粉。南宋后期,对杜牧的接受转入低潮。宋代多次刻印杜牧的诗文集,一些流传较广的宋代诗文集选本都选录杜牧的诗文,这对杜牧诗文的传播及经典地位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杜牧及其诗文的接受由低走高又走低的原因,与宋代的宗唐诗学思潮、杜牧诗歌的情调以及南宋分裂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
- 苏铁生陈建森
- 关键词:宋人杜牧诗文
- 元杂剧“演述者”身份的转换与“代言性演述干预”被引量:2
- 2001年
- 元杂剧作家写完剧本虽然退居幕后 ,但是 ,他的观念形态、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仍然以隐蔽的方式 ,“潜入”“行当”和剧中“人物”的话语之中 ,假借“行当”和剧中“人物”的声口 ,继续指挥和控制整个剧情的演出 ,引导剧场观众接受视界的取向 ,这就是“代言性的演述干预”。“代言性演述干预”是元杂剧沟通剧作家的创作意图与剧场观众的接受视界的重要“中介”。
- 陈建森
- 关键词:视界元代杂剧剧作家情感态度
- 千年四入杨妃梦 邀月举杯戏春秋——曾永义新编昆剧《杨妃梦》观后被引量:1
- 2012年
- 《杨妃梦》是著名学者、剧作家、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曾永义先生继《孟姜女》和《李香君》之后新编的第三部昆剧剧本。这三部昆剧的主人公都是红颜薄命的古代佳丽,其人生命运皆被时代风云侵染得悲艳凄迷。干百年来,孟姜女、李香君、杨贵妃的传奇故事,一直令文人骚客长吁短叹。她们已不能沉浸于世俗的悲欢离合了,而是身不由己地被“活”在踵事增华、变本加厉的传奇故事之中,成为非神非仙非鬼非人的“影子人物”。曾永义先生演述她们那如烟如梦的传奇故事,貌似怜香惜玉,实为借美人之洒杯.浇心中块垒的文化反思和人生体悟。
- 陈建森
- 关键词:昆剧《孟姜女》春秋人生命运人生体悟
- 元杂剧戏剧形态引论被引量:6
- 2000年
- 目前戏曲研究界多沿用王国维的“代言体”指称元杂剧整体的“搬演形态”或者“完型形态”,这是对王国维“代言体”的误解,“代言体”说并不能概括元杂剧的整体的“搬演形态”或者“完型形态”,“演述”一词才能较为准确地概括元杂剧的戏剧形态。
- 陈建森
- 关键词:戏剧形态元杂剧代言体
- 走下神坛的“关大王”——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的创作意识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关汉卿的历史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探析了关汉卿塑造的关羽从神坛回归世俗的演变历史,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从理论上揭示关汉卿历史剧的创作意识。
- 陈建森
- 关键词:《单刀会》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