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军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新疆维
  • 3篇吸毒
  • 3篇吸毒人群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新疆维族
  • 2篇人免疫缺陷病...
  • 2篇随访
  • 2篇缺陷病
  • 2篇维吾尔族
  • 2篇维族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静脉吸毒
  • 2篇静脉吸毒人群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基因多态性分...
  • 2篇感染者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汕头大学
  • 3篇乌鲁木齐市疾...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马军
  • 7篇张远志
  • 7篇阮玉华
  • 5篇洪坤学
  • 3篇邢辉
  • 3篇邓小玲
  • 3篇徐小虎
  • 3篇许铭炎
  • 2篇陈健平
  • 2篇关永生
  • 2篇秦光明
  • 2篇刘沙
  • 2篇王云霞
  • 2篇陈阳贵
  • 2篇李军
  • 2篇袁霖
  • 2篇彭虹
  • 2篇王君
  • 1篇刘宏伟
  • 1篇陈耿臻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遗传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新疆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IV 1型B/C重组病毒感染者Nef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主要流行的HIV 1型(HIV-1)B/C重组毒株感染者Nef蛋白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特征。方法队列收集19例感染时间〈1年和40例感染时间〉3年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其针对HIV-1 B/C重组毒株Nef重叠多肽产生1干扰素(IFN-1)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15例感染时间〈1年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识别氨基酸位置为Nef 83至135内的EVA7081.1、EVA7081.5、EVA7081.6、EVA7081.48共4条多肽;29例(75.2%)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识别氨基酸位置为Nef 63至101内的EVA7081.43、EVA7081.44、EVA7081.45、EVA7081.47、EVA7081.48、EVA7081.49共6条多肽。感染时间〈1年的感染者平均反应强度为284.13 SFC/10^6 PBMC,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平均反应强度为152.44SFC/10^6 PBMC,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1.000,P=0.002)。结论HIV-1 B/C重组病毒感染者在感染时间〈1年和〉3年时机体均识别HIV-1 Nef的中心区域,其产生IFN-1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强度随疾病的进展逐渐减小。
刘宏伟洪坤学马军袁霖刘沙陈健平张远志阮玉华王哲邵一鸣
关键词:HIV感染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
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应用PCR-SSP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吾尔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1981)、B*15(0.1368)、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0.0189)、B*44(0.0142)、B*18(0.0094)、B*57(0.0047)和B*78(0.0047),总体基因频率分布介于南北汉族之间。在维吾尔族样品中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35(0.1136)和B*51(0.1136),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1(0.0045)、B*56(0.0045)和B*78(0.0091),B*08、B*35、B*50等“高加索人”起源的HLA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分布频率高于国内其他民族,与高加索人种的数值相当。经χ2检验,两个民族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经遗传分析,四川彝族群体HLA-B基因座杂合度(H)、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EP)分别为0.8977、0.9661和0.8009;维吾尔族群体的H、DP和EP分别为0.9372、0.9857和0.8732。获得了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数据,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及疾病关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许铭炎洪坤学马军邓小玲李军彭虹阮玉华秦光明张远志邢辉徐小虎邵一鸣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多态性PCR-SSP
中国新疆维族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易感性或抗性(英文)被引量:9
2005年
通过对中国维吾尔族人群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HLA-B等位基因与HIV感染的易感 或抵抗性的相关性。本研究用PCR-SSP的方法对新疆维吾尔族110例无相关的健康对照者(HIV阴性)和128例 HIV阳性感染者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用POPGEN软件对健康对照者人群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 测,用卡方检验分析HLA-B等位基因在健康对照者和HIV阳性感染者频率分布的差异。在HIV-1阳性感染者 中,B*49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增加(B*4901:P=0.02.OR=3.06,95%CI=1.16~8.10)。而在健埭对照者 中,B*40等位基因顿率增加具有统计意义(B*40:P=0.02.OR=0.39.95%CI=0.07~0.92)。由此可见,B* 4901等位基因可能与HIV-1感染的易感性有关,而B*40等位基因可能与与HIV-1感染的抵抗性有关。
许铭炎马军洪坤学邓小玲刘永超阮玉华邢辉张远志徐小虎邵一鸣
关键词:HIVHLA-B维吾尔族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共用注射器吸毒调查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 509名吸毒者中,59.5%(303/509)曾经共用器具注射毒品。从首次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8.8/100人年(95%CI=7.819~9.8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吸毒年份(HR=1,654,95%CI=1.284~2,132)与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18.4/100人年(95%CI=16.279~20.4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R=1.448,95%CI=1.129~1.858)与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发生率高.可能是当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王君马军米娜瓦尔.艾拜郝春买吾拉尼.买买提依明陈阳贵王云霞关永生阮玉华
关键词:吸毒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具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静脉吸毒人群HIV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王君陈曦买吾拉尼.买买提依明关永生陈阳贵王云霞马军张远志阮玉华汪宁邵一鸣
关键词:静脉吸毒性别HIV
中国HIV-1 C/B’重组毒株和B’毒株感染者Nef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主要流行的HIV-1 C/B’重组毒株和B’亚型毒株感染者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特征,确定两种亚型感染者共同识别的免疫优势区。方法本研究以59名HIV-1 C/B’重组毒株、27名B’亚型毒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用ELISPOT检测针对HIV-1型C/B’Nef重叠多肽产生IFN-γ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结果44例(74.58%)HIV-1 C/B’重组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主要识别EVA7081.1、5、6、7、43、44、45、47、48、49这10条多肽,氨基酸序列为Nef63~115和117~139的区域。20例(74.07%)的HIV-1 B’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主要识别EVA7081.1、2、43、49这4条多肽,氨基酸序列为Nef63~77和87~119的区域。两种亚型感染者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与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不相关。结论中国HIV-1 C/B’重组毒株和B’亚型毒株感染者共同识别氨基酸序列为Nef63—77和87~115的免疫优势区,提示此区域可用于疫苗的设计.
刘宏伟洪坤学马军袁霖刘沙陈健平张远志阮玉华王哲邵一鸣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NEF
乌鲁木齐市H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人群死因随访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的死因。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筛选和招募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年内观察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中1年死亡7人,死亡率1.38%;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5人,占71.4%;因哮喘导致死亡1人,占14.3%;突发心肌梗塞导致死亡1人,占14.3%。结论乌鲁木市静脉吸毒人群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当地少数民族的静脉吸毒者的死亡率。
帕尔哈提·亚迪卡尔买吾拉尼·买买提明张远志马军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
部分哈萨克族HIV感染者的随访调查被引量:2
2003年
孙峰朱文静马军赛力克·努阿斯亚·吐努尔泰·米
关键词:哈萨克族HIV感染随访调查艾滋病
四川彝族和新疆维族HLA-B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PCR-SS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0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2028)、B*15(0·1604)、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0·0189)、B*27(0·0142)、B*44(0·0142)、B*18(0·0094)和B*78(0·0047)。在维族样品中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35(0·1136)和B*51(0·1136),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1(0·0045)、B*56(0·0045)和B*78(0·0091)。经x2检验,两个民族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经遗传分析,四川彝族群体HLA-B基因座杂合度(H)、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EP)分别为0·8977、0·9661和0·8009;维族群体的H、DP和EP分别为0·9372、0·9857和0·8732。本研究获得了四川彝族和新疆维族HLA-B基因座基因频率数据,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及疾病关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许铭炎洪坤学马军邓小玲陈耿臻李军彭虹阮玉华秦光明张远志邢辉徐小虎邵一鸣
关键词:新疆维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