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岛7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 1996年
- 本文就海南岛76例60岁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回顾性病因分析。上消化遗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溃疡44的,占57.8%。;胃癌9例,占11.8%,食道静脉曲张7例,占9.2%,慢性胃炎6例,占7.8%,急性胃粘膜病变占5.2%,肝癌胃转移1例,占1.3%。病因未明5例。在消化性溃疡中以胃溃疡最多.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除考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外。
- 黄咏东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病因
- 胃力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探索中药对该病的疗效,作者采用胃力康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黄咏东符林梅
- 关键词:中药治疗胃力康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消化道表现
- 1996年
- 黄咏东
-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症状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26例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分析两者对患者临床病情程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P〈0.05),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存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存在正相关。结论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韦红苗新普黄咏东王裕宣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
- 黑斑息肉综合征2例
- 例1,男,14岁,因反复鲜血1年,加重1周就诊。体检:口唇及口腔周围有黑色素沉着,腹壁有散在的黑色斑点,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性息肉。病理活检提示:错构瘤。入院诊断:黑斑息肉综合征。入院后,分3次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常规给予...
- 符林梅黄咏东
- 文献传递
- 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发病报告
- 2005年
- 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病.以皮肤粘膜色素斑及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临床特征.现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发现的一家族Peutz-Jeghers综合征进行家族分析.
- 黄咏东符林梅
- 关键词:发病报告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多发性息肉家族病
-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IL-6、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则给予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功能、血脂及血清IL-6、CRP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血脂,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 郭红玲欧阳艳红王圣黄咏东苏健玲
- 关键词:灯盏生脉胶囊血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心功能
-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5-LOX、PPARγ和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5-LOX、PPARγ和NF-kB P65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UC内镜活检标本和2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5-LOX、PPARγ和NF-k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织5-LOX、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PPARγ在U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5-LOX、NF-kB P65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PPARγ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5-LOX与NF-kB P65表达正相关,5-LOX、NF-kB P65与PPARγ蛋白表达负相关。结论:5-LOX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γ-NF-κB p65信号通路影响UC炎症的发生发展,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苗新普欧阳钦韦红黄咏东
- 关键词:5-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核转录因子KB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状况,并对影响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单纯肝硬化组74例,合并HD组48例以及合并2型糖尿病(T2MD)组46例,所有病例以死亡为随访终点。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肝硬化患者预后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T2MD组患者糖尿病史高于HD组及肝硬化组(P<0.05),HD组及T2MD组酒精性肝硬化比例高于肝硬化组(P<0.05),HD组及T2MD组患者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Child-Pugh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组与T2M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T2MD组及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空腹血糖水平(FPG)、胰岛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G)、C肽水平低于HD组及T2MD组(P<0.05),而HD组FPG、C肽均高于T2MD组(P<0.05),T2MD组TG水平高于HD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饮酒、腹水、合并HD、合并T2DM、Child-Pugh评分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D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更高,HD可增加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
- 崔路佳韦红黄咏东苗新普
-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血糖
- 肝硬化合并肝肺综合症23例
- 黄咏东钱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