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新普

作品数:37 被引量:172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结肠
  • 20篇结肠炎
  • 18篇溃疡
  • 18篇溃疡性
  • 17篇溃疡性结肠炎
  • 8篇细胞
  • 6篇合酶
  • 5篇氧合酶
  • 5篇提取物
  • 5篇鸟氨酸
  • 5篇鸟氨酸脱羧酶
  • 5篇转录
  • 5篇脱羧酶
  • 5篇小鼠
  • 5篇氨酸
  • 4篇逆转
  • 4篇肿瘤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P65
  • 4篇5-脂氧合酶

机构

  • 29篇海南省人民医...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37篇苗新普
  • 14篇韦红
  • 9篇崔路佳
  • 9篇欧阳钦
  • 6篇黄咏东
  • 4篇孙晓宁
  • 3篇王裕宣
  • 3篇张瑜鸿
  • 3篇李慧艳
  • 2篇李建生
  • 2篇侯梅
  • 2篇师晓天
  • 1篇符林梅
  • 1篇邓桃枝
  • 1篇刘占举
  • 1篇张东艳
  • 1篇张纪良
  • 1篇朱江
  • 1篇曹芹芳

传媒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小鼠结肠炎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2)模型组;(3)模型+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4)模型+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治疗组。实验结束后剖取各组小鼠结肠炎症组织,HE染色,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组织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阳性细胞表达率,ELISA方法检测定小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结果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和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好于DSS模型组,DAI积分低于DSS模型组;结肠组织显微镜检查,动物结肠炎症程度低于DSS模型组;动物结肠黏膜细胞中IκB-α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DSS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4、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DSS模型组。结论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果胶多糖可能通过于预IκB-α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症细胞中NF-κB活性,抑制IL-4、IL-13等炎症因子,产生抗炎效果。
苗新普孙晓宁崔路佳邓桃枝曹芹芳
关键词:萝芙木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
一种消化系统治疗用可移动式灌肠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系统治疗用可移动式灌肠装置,该灌肠装置包括底座、壳体和驱动机构;在壳体一侧设有进液口、反向一侧设有出液口;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轴、弹性件和活动塞体;固定轴顶端设有固定块,活动塞体可...
苗新普陈旭永王柳丹
海南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海南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8家3级医院的住院U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共918例患者诊断为UC,资料完整者795例。79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2.14±13.28)岁。发病部位中,E1304例(38.3%),E2337例(42.4%),E3154例(19.3%)。按发病分型,初发型399例(50.2%),慢性复发型396例(49.8%)。按病情程度,轻度385例(48.4%),中度210例(26.4%),重度200例(25.2%)。2012~2016年度与2007—2011年度两个时期比较,UC患者例数增加,男女构成比下降,3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升高,中-重度和E3患者比例增加。结论近10年海南省UC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性别构成差别趋向缩小,发病年龄趋向年轻,病变严重程度趋向加重。
苗新普韦红崔路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李慧艳苗新普侯梅
关键词:MDR耐药细胞逆转剂肿瘤细胞膜胰腺癌细胞株
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对DSS小鼠结肠炎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海南萝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var.hainanensis Tsiang)提取物果胶多糖(pectic polysaccharides,PP)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sodium,DSS)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DSS组;(3)DSS+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4)DSS+PP治疗组。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每日一般情况。剖取各组小鼠结肠炎症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关键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c-Jun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定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SASP治疗组和PP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DSS组;与DSS组相比,ERK、p38 MAPK和JN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ASP治疗组和PP治疗组结肠组织中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提示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果胶多糖对DSS小鼠结肠炎有显著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干预MAPK信号通路发挥此作用。
李思琼崔路佳苗新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干预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苗新普孙晓宁崔路佳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贫血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贫血的相关临床特点,探讨不同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与贫血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外周血红细胞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结果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发生贫血37例(占48.69%),其中轻度贫血19例,中度贫血12例,重度贫血6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1例(占56.76%),正常细胞性贫血9例(占24.32%),大细胞性贫血7例(占18.92%)。贫血以小细胞性和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贫血与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与病变累硬部位相关。结论贫血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生可能与消化道急慢性失血、肠道炎症所致铁吸收减少、溶血等因素有关。
苗新普韦红黄咏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贫血外周血红细胞
炎症性肠病评估指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1
2009年
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临床诊治问题纷繁复杂。最近的诊治共识意见强调:完整的IBD诊断应包括疾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病变范围及并发症。诊断成立后全面评估病情对选择治疗方法、评定药物疗效、估计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们结合文献,复习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评估指标的临床应用,以资临床应用参考。
欧阳钦苗新普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治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核因子-kB和白细胞介素-13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核因子-kBp65(nuclear factor kB p65,NF—kBp65)、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以及与UC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免疫组化SP法和ELISA法检测活动期UC(46例)及正常对照(28例)组织中NF—kBp65和IL-13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粘膜NF—kBp65的表达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1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UC病情程度越重,NF—KBp65表达的阳性率越高,而IL-13表达越低,NF—kBp65和IL-13表达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768,P〈0.01)。结论NF—kBp65的表达与IL-13呈负相关,均参与了UC的发生和发展。NF—kBp65、IL—13反映了疾病的炎症程度,并且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定的指标。IL-13的表达可能由NF—kBp65调控。
苗新普韦红黄咏东
关键词:核因子-KB白细胞介素-13溃疡性结肠炎
乳酸菌联合Ⅰ型干扰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2016年
目的探讨乳酸菌联合Ⅰ型干扰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每次1—2粒,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Ⅰ型干扰素,每次1×106-3×106ml,3次/周,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乳酸菌联合I型干扰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小,满意度高,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裕宣苗新普韦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乳酸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