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导模
  • 3篇导模共振
  • 3篇光学
  • 3篇光栅
  • 2篇等效折射率
  • 2篇遗传算法
  • 2篇折射率
  • 2篇损伤阈值
  • 2篇驻波场
  • 2篇自支撑
  • 2篇激光
  • 2篇激光损伤
  • 2篇激光损伤阈值
  • 2篇光学薄膜
  • 2篇场强
  • 2篇场强分布
  • 1篇亚胺
  • 1篇亚胺化
  • 1篇严格耦合波理...
  • 1篇优化设计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吴永刚
  • 9篇凌磊婕
  • 8篇王振华
  • 7篇陈乃波
  • 6篇夏子奂
  • 2篇伍和云
  • 2篇刘仁臣
  • 2篇吕刚
  • 1篇唐平林
  • 1篇焦宏飞

传媒

  • 3篇上海市科协第...
  • 2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针法的平板偏振膜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针(needle)法优化技术,分别以两种不同厚度的高折射率单层膜为初始膜系,设计得到了平板偏振膜。当入射角为56°时,在中心波长1053 nm附近不小于20 nm的带宽范围内,偏振膜的p光反射率Rp<2%,s光反射率Rs>99.5%,且消光比(Tp/Ts)>200。角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入射角由53°增大至59°的过程中,两偏振膜的光学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偏振带却向短波长方向发生了移动,且带宽增大。根据蒙特卡罗容差分析,在各膜层膜厚误差独立的监控方式下,要保证成品率高于90%,则两偏振膜的最大容许膜厚标准偏差分别为1.20%和1.35%。
陈乃波吴永刚凌磊婕焦宏飞王振华
关键词:薄膜光学针法容差分析
自支撑聚酰亚胺/锆膜的制备及性能改善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自支撑锆(Zr)膜,采用二步法制备聚酰亚胺(PI)膜,在Zr膜表面沉积PI膜得到自支撑PI/Zr复合膜。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二甲基二苯醚(ODA)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应得到聚酰胺酸(PAA),然后PAA高温亚胺化得到PI;PI成膜时采用提拉法成膜。经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计量线站测定,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PI膜的引入虽然会导致自支撑薄膜透过率有所下降,但在类镍-银软X射线13.9 nm波段PI(200 nm)/Zr(300 nm)和PI(200 nm)/Zr(400 nm)自支撑薄膜的透过率仍然分别达到14.9%和7.5%。
伍和云吴永刚吕刚凌磊婕夏子奂刘仁臣唐平林
关键词:聚酰亚胺聚酰胺酸亚胺化
高激光损伤阈值光学薄膜场强分布模拟与优化
本文研究的是利用优化工具遗传算法(GA)设计优化中心波长为1053nm,以45°入射的平板偏振膜.首先利用matlab编写了遗传算法优化程序,设计了周期多层偏振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并优化膜系中的驻波场.最后优化得到...
凌磊婕吴永刚陈乃波王振华
关键词:激光损伤阈值驻波场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自支撑Zr膜制备及软X射线透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软X射线波段滤光膜材料大都为自支撑金属薄膜,实验室环境下自支撑薄膜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易氧化,空气中的杂质原子进入自支撑薄膜内部,致使自支撑膜光学性能大幅下降.5 nm至20 nm软X射线波段Zr具有较低的质量吸收系数和较小的密度,在该波段Zr滤光膜透过率较高.采用脱模剂法制备自支撑Zr膜,在洁净的浮法玻璃上蒸镀一层NaCl做为脱膜剂,直流磁控溅射沉积Zr膜,脱膜后的到自支撑Zr膜.为防止薄膜表面氧化及空气中杂质原子进入薄膜内部,在Zr膜两面各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一层10 nm厚的C或Si膜作为保护膜,得到C/Zr/C、Si/Zr/Si复合膜,测试结果显示C或Si膜的引入对于自支撑Zr膜光学性能基本无影响.
伍和云吴永刚王振华吕刚凌磊婕夏子奂陈乃波
关键词:软X射线脱模剂磁控溅射
导模共振滤光片波导近似分析
本文从等效折射率理论及薄膜波导的本征值方程出发,研究了导模共振光栅滤光片的波导近似分析方法。分别以单层、四层膜系导模共振光栅结构为例,将光栅等效为均质薄膜,通过求解波导本征值方程,研究了光栅层厚度、周期、占空比,四层膜系...
王振华吴永刚陈乃波凌磊婕夏子奂
关键词:光栅结构等效折射率
文献传递
用导模共振光栅测量纳米级间隙的研究
利用导模共振光栅表面的空气层厚度变化,造成导模共振光橱反射峰位的移动来测量纳米级间隙,突破了测量100nm以下间隙的难关.本文用严格耦合波方法计算了双层膜和金属基底模型,并分别讨论了光栅各参数(光栅厚度、周期、折射率)、...
夏子奂吴永刚王振华凌磊婕
关键词:导模共振
文献传递
导模共振滤光片波导近似分析
本文从等效折射率理论及薄膜波导的本征值方程出发,研究了导模共振光栅滤光片的波导近似分析方法。分别以单层、四层膜系导模共振光栅结构为例,将光栅等效为均质薄膜,通过求解波导本征值方程,研究了光栅层厚度、周期、占空比,四层膜系...
王振华吴永刚陈乃波凌磊婕夏子奂
关键词:导模共振光栅等效折射率
文献传递
高激光损伤阈值光学薄膜场强分布模拟与优化
本文研究的是利用优化工具遗传算法(GA)设计优化中心波长为1053nm,以45°入射的平板偏振膜。首先利用matlab编写了遗传算法优化程序,设计了周期多层偏振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并优化膜系中的驻波场。最后优化得到...
凌磊婕吴永刚陈乃波王振华
关键词:激光损伤阈值驻波场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正交双光栅结构的导模共振光谱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将两个弱调制导模共振光栅相互垂直放置构成新型正交光栅结构。应用严格耦合波理论计算了横电/横磁(TE/TM)偏振光入射时的光谱特性,并分析了该结构的导模共振现象。研究表明,当改变两光栅间隔距离时,正交光栅结构呈现出较大的光谱可调范围(共振峰间距由0~62.7 nm连续可调);当分别以TE/TM偏振光正入射时,两种偏振光对应的共振波长位置保持不变、光谱曲线相同,相当于平行双光栅结构对应光谱的叠加。TE/TM偏振光倾斜入射时反射峰发生分裂,同时在入射面为P1面时582.3 nm和590.8 nm共振波长位置处,及入射面为P2面时590.8 nm和612.4 nm共振波长位置处呈现出峰位随入射角的增加保持不变的特性。
王振华吴永刚凌磊婕夏子奂陈乃波刘仁臣
关键词:光栅导模共振偏振光严格耦合波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