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屿

作品数:33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土壤
  • 8篇玉米
  • 7篇秸秆
  • 7篇还田
  • 4篇土壤团聚体
  • 4篇团聚体
  • 4篇微生物
  • 4篇秸秆还田
  • 3篇氮肥
  • 3篇地统计
  • 3篇地统计学
  • 3篇养分
  • 3篇有机碳
  • 3篇玉米产量
  • 2篇单胞菌
  • 2篇氮肥运筹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生物炭
  • 2篇双行

机构

  • 26篇辽宁省农业科...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3篇刘慧屿
  • 22篇何志刚
  • 14篇董环
  • 14篇王秀娟
  • 12篇娄春荣
  • 12篇赵颖
  • 9篇韩瑛祚
  • 6篇汪景宽
  • 6篇李双异
  • 5篇刘艳
  • 5篇宫亮
  • 3篇华利民
  • 3篇隽英华
  • 3篇陈玥
  • 2篇牛世伟
  • 2篇迟凤琴
  • 2篇王秋兵
  • 2篇刘慧颖
  • 2篇张鑫
  • 2篇孙占祥

传媒

  • 6篇土壤通报
  • 4篇玉米科学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国土资源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 3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可降解牛粪粪污的低温产木聚糖酶的韩国丛毛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可降解牛粪粪污的低温产木聚糖酶的韩国丛毛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韩国丛毛单胞菌的分类名为Comamonas koreensis,保藏机构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韩国丛毛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
何志刚宫亮宋艳雨刘慧屿赵颖王秀娟
东北黑土质量时空变异规律研究及其应用
汪景宽王秋兵张旭东张玉龙李双异迟凤琴赵永存王铁宇史文娇朱平关连珠刘慧屿颜丽
该课题组通过在研究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绘制各类图件,研究了黑土地区主要土壤肥力质量单项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目前黑土地区87.82%以上土壤有机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质量
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本研究以辽宁省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花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估算不同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9年辽宁省不同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前期震荡平稳、后期升高的趋势,玉米、水稻、花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大豆呈整体下降趋势,2019年秸秆资源量达到4101万t,其中秸秆资源量最大的作物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花生;2019年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2330万t,降低碳排放量780.0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其中:肥料化利用量530万t,占比22.7%;饲料化利用量812万t,占比34.8%;燃料化利用量89万t,占比38.2%;基料化利用量28万t,占比1.2%;原料化利用量70万t,占比3.1%。因此,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辽宁省肥料减施增效、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赵颖何志刚韩瑛祚刘慧屿宫亮肖劲松董环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低温秸秆降解菌群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低温(10℃)高效的玉米秸秆降解菌群。[方法]采集不同低温菌源的样品,进行低温(10℃)连续富集继代(10代)培养,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并测定不同世代的纤维素酶、秸秆失重率等数据。[结果]筛选获得一组高效稳定分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群SLX。该菌群在15 d内产生复合纤维素酶系,对玉米秸秆的分解率达到58.97%。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表明不同菌源来源是菌群分类的主要依据,复合菌群SLX主要含有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微生物菌株,种分类上,uncultured Acidobacteriaceae,uncultured Sphingomonas等为优势菌株。外切β-葡聚糖酶(C1)与α-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β-葡萄糖苷酶(BG)与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表现正相关;内切β-葡聚糖酶(CMCase)和滤纸酶(FPA)位于第二象限,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表现正相关,可以解释微生物群落结构总变异的34.15%,菌群通过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了体系的稳定。固体发酵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麦麸∶秸秆粉的比例为7∶3时为最佳配比,水料比的最佳比例为1∶1时,接种量的最佳值为5%。[结论]研究结果为明确低温秸秆降解菌群降解机理和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隽英华王秀娟董环韩瑛祚
关键词:复合菌群玉米秸秆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技术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棕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调控效应被引量:2
2023年
如何有效运筹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研发高效节氮秸秆还田技术,是目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堆腐旋耕还田)与施氮水平(180、210、240 kg/hm^(2),以纯氮计)运筹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MBN含量及MBC/MBN比值和脲酶活性均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无规律性变化。随着生育期推进,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和MBN含量分别呈现单峰和双峰曲线变化,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波动式变化,高峰期均出现在春玉米旺盛生长期(拔节期至灌浆期)。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MBN含量均增加,MBC/MBN比值降低,而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行为因秸秆还田方式而异。在保证氮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配以15%氮肥后移能够增加土壤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比值。综上,在东北农业产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210kg/hm^(2)氮肥+15%氮肥后移的秸秆还田模式具有优化氮素管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
隽英华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陈玥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肥运筹脲酶硝酸还原酶
一种手持土壤原位取样器
本发明涉及农业土壤取样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土壤原位取样器,包括第一手柄、取样杆、环刀钻头、拨土杆及清土活塞,其中取样杆一端与第一手柄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环刀钻头;所述取样杆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清土活塞插设在取样杆的一端...
牛世伟刘慧颖华利民张旭何志刚刘慧屿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19
2006年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表层(0-20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这4种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的C0/(C0+C)为49.96%,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速效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的C0/(C0+C)变化范围是8.10%-14.39%,均表现出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均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从总体分布趋势来看,4项养分指标均呈现出由西向东、由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
刘慧屿魏丹汪景宽李双异迟凤琴
关键词:土壤养分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
辽宁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农田土壤长期受到人类干预,与自然土壤相比,其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强度更大。以辽宁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ENTURY模型模拟辽宁省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0~20cm)在1951~2005年的动态变化,并以2005年大量样点的分析结果为基础,估算有机碳储量。研究表明:全省2005年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2.66kgm^-2,其中辽东山区〉辽中南平原区〉辽西低山丘陵区,全省农田耕层土壤碳储量为112.15Tg;CENTURY模型模拟的农田土壤有机碳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刘慧屿李双异汪景宽
关键词:农田有机碳
大垄双行模式下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大垄双行模式下番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达到105826 kg/hm^(2),可增产6.2%;果实N、P_(2)O_(5)、K_(2)O吸收量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2.3%、6.2%、9.0%;增加了番茄生长前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而对作物生长后期的光合参数影响较小,整体改善了作物生长的透光性;有利于降低土壤0~60 cm土层NO_(3)^(-)-N的残留,平均降低43.8%,在0~20 cm土层削减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大垄双行模式是一种适宜轻简化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种植模式,适用于辽宁地区设施番茄优化栽培种植。
韩瑛祚王秀娟刘慧屿何志刚董环娄春荣
关键词:大垄双行设施番茄生长发育硝态氮
秸秆生物炭与减量氮肥配施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针对棕壤区土壤酸化、氮肥利用率低下、土壤结构破坏等突出问题,通过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炭添加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生物炭添加可以促进植株养分吸收,有效节肥45 kg hm^-2纯氮,并保证玉米产量;②与常规施肥比,连续多年秸秆生物炭添加可以升高12.36%土壤有机质与12.88%土壤pH,使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③秸秆生物炭配施氮素180 kg hm^-2处理可以增加土壤粒级>0.25 mm粒级的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综合各指标评价,秸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氮素具有"削峰填谷"的调节功能,秸秆生物炭配施氮素180 kg hm^-2处理可以达到减氮改土,并保证玉米质量和数量的生产目的。
刘慧屿娄春荣韩英祚王秀娟何志刚
关键词:生物炭氮素利用率土壤酸化土壤团聚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