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能量代谢关键调控因子PGC-1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20年
- 能量代谢平衡的紊乱,即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主要致病因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作为能量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它能够灵敏应答于各种环境刺激和营养信号的改变,并通过选择性地结合不同转录因子,协同控制包括葡萄糖稳态、脂质代谢平衡和生物时钟稳态在内的多种生理进程。本文回顾了PGC-1α基因和蛋白的结构,深度阐明了PGC-1α在肝脏、骨骼肌以及心脏等哺乳动物重要能量代谢器官中的组织特异性代谢调节功能。同时,我们还总结了以PGC-1α为潜在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本综述将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和潜在药物治疗靶点。
- 王慧婷张岩晨徐梦怡张雯翔刘畅陈思禹
- 关键词:能量代谢组织特异性分子靶点
-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开放性实验的总结与收获
- 2009年
-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在微基因药物实验室的开放性实验的锻炼,学习了PCR技术、基因工程菌的设计和构建、菌种的保管与归档等实验室基本技能,训练了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为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累经验。
- 汪永喆刘畅张宇贾绍辉刘景晶方泰惠曹荣月
- 关键词:生物技术本科生
- 食品添加剂2,3-丁二酮的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香味。2,3-丁二酮(2,3-butanedione,BUT)是具有挥发性、黄油类颜色和气味的香精。这些特性使BUT常常被添加到食品中。尽管BUT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BUT蒸气会导致肺功能受损,肺部存在限制性或阻塞性的呼吸道狭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存在短期和长期暴露于BUT中导致的临床发病症状。为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BUT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文章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讨论了BUT的毒理性质。
- 吴兰刘畅王琛
-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毒性
- 基于Access和Dream Weaver软件的实验室菌种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开放性实验和实践创新训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参与实验室中的基因工程菌菌种管理。针对实验室构建的工程菌的品种多、数量大、流动快等特点,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和Macromedia Dream Weaver 8.0设计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菌种管理系统,对现有菌种进行良好的统计和查找。阐述了如何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和Macromedia Dream Weaver 8.0软件管理实验室菌种,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 刘畅黄文睿汪永喆叶萌方泰惠刘景晶罗新龙范晓旭曹荣月
-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ACCESSDREAM实验室管理
- 局部麻醉药神经毒性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药丁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上述5个局部麻醉药刺激体外培养的人神经细胞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构建局部麻醉药神经毒性的体外培养模型;未行任何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药物作用24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5个局部麻醉药的半数致死量。结果与对照组细胞比较,5个局部麻醉药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SH-SY5Y细胞存活率(P<0.01)。半数致死量:丁卡因为212.7μmol/L,布比卡因为989.1μmol/L,罗哌卡因为3.6mmol/L,普鲁卡因为3.7mmol/L,利多卡因为7.4 mmol/L。结论局部麻醉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神经细胞毒性;其毒性大小依次为丁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 赵艳林孔秋月熊静薇马禾刘莉丁正年刘畅
- 关键词:局部麻醉药神经毒性
- PGC-1β拮抗LPS诱导的肝脏Hepcidin表达升高及铁过度堆积
- 2016年
- 探讨PGC-1β在调节肝脏Hepcidin表达及铁代谢稳态中的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处理的小鼠肝脏和原代肝细胞中,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GC-1β及Hepcidin的表达.使用腺病毒介导的过表达和干扰手段,研究PGC-1β对本底及LPS刺激下Hepcidin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法探究PGC-1β对LPS刺激后肝脏铁离子堆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LPS在体内和体外水平,均可显著抑制PGC-1β的表达,而增加Hepcidin的表达;(2)过表达PGC-1β能抑制LPS诱导的Hepcidin表达及胞内铁堆积.综上,PGC-1β可以拮抗LPS诱导的Hepcidin表达升高及铁的过度堆积.
- 张雯翔许琦陈思禹刘畅
- 关键词:HEPCIDIN铁代谢肝脏
- 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各种疾病的最前沿领域和热点之一,蛋白组学的发展为糖尿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糖尿病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甚至免于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总结,就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对糖尿病研究的影响以及在发现更多糖尿病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展望,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发现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陶颖君吴洁刘畅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生物标志物
- 营养感知与生物时钟
- 2014年
-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明暗交替循环,为了适应这一环境,生物体进化出时钟系统,控制着行为和生理进程同步化于光线的周期变化,以使能量利用达到最优状态.时钟的分子结构分级组建,其中中枢时钟掌管着进食/禁食之间的日际转换,而外周时钟导致能量储存/利用的24 h周期振荡.最近的研究表明,生物时钟响应于营养信号,而且高脂饮食影响了动物自发运动的周期(时钟的核心特质之一).生物时钟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阐明代谢和时钟通路的交互对话.在本综述中,我们将讨论激素和作为营养信号的大分子如何整合时钟和代谢系统.
- 刘畅Peek C BRamsey K MMarcheva B
- 关键词:能量代谢
- 代谢生物钟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生物时钟大致以24 h为一个周期,参与调节一系列代谢和生理功能。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的相关证据显示,生物时钟的紊乱直接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包括睡眠失调、抑郁、代谢综合征和癌症。在分子水平上,生物时钟系统的组成元件与细胞代谢的调控因子之间存在功能性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生物时钟可以调控多种代谢途径;另一方面,代谢物的供给和进食行为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生物时钟。进一步理解生物时钟节律和细胞代谢的相互调节作用,将为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陈思禹钱近春刘畅
- 关键词:能量代谢
- 生物时钟与脂肪组织代谢整合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生物时钟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并调控机体的生理稳态。近年来的研究已部分阐明,中枢和外周时钟内在的反馈机制在能量代谢稳态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一天中能量需求的波动,哺乳动物脂肪组织的生理机能也表现出相应的昼夜变化。现对与脂肪组织生物时钟偶联的重要元件及其关联调控机制,尤其是基于小鼠模型得到的启发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阐明了生物时钟和脂肪组织能量代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从时间生物学的视角为治疗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
- 唐春奇刘畅
- 关键词:脂肪组织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