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系统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运动症状
  • 1篇症状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保护作用
  • 1篇神经元
  • 1篇实验性大鼠
  • 1篇尿酸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缺血

机构

  • 3篇重庆市綦江区...

作者

  • 3篇刘静
  • 2篇秘勇建
  • 1篇赵小燕
  • 1篇杨小凤
  • 1篇罗朝丽
  • 1篇盖洁
  • 1篇周红梅
  • 1篇刘兰
  • 1篇陈琴
  • 1篇张涛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的一种危险病理生理状态。CVS时因局部脑血管收缩使受累脑组织区域血供减少,从而引起缺血缺氧性神经功能损害而使患者致残/致亡、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如今,伴随广大学者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工作中相关特异性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对SAH患者出血后CVS的发生、以及其他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亦日趋成熟,本文就其发生、发展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方式做一简单系统性回顾与展望,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师对于相关的临床选择提供借鉴。
秘勇建盖洁江渔罗朝丽杨小凤赵小燕谭佳容刘静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尿酸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帕金森病(PD)病理改变主要是黑质和蓝斑色素的神经细胞减少、变性和空泡形成。PD发生的病因可能与环境毒物、神经细胞老化、遗传等多因素作用相关,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质调控异常等因素有关[1]。临床表现以经典的四大症状(肌强直、震颤、姿势平衡障碍、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然而除运动症状外,绝大多数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出现以睡眠相关运动障碍、自主神经症状、嗅觉减退、疼痛、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刘静牟春地
关键词:尿酸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障碍
雌激素孕酮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脑缺血保护机制的研究
2016年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在绝经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较男性少,而在绝经之后,其发病率与男性相比基本类似。有学者认为,雌性激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开启的后续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发现,雌性激素有促进血栓形成、诱发乳腺癌等副作用。伴随更进一步的研究,相关学者一致认为,孕酮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意义重大,并在未来有着广泛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秘勇建陈琴梅正福江渔张涛周红梅刘兰刘静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心脑血管系统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海马区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